清朝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口述(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

农历八月十五前夕,孙耀庭母亲被父子两支开去了远处干活。

孙耀庭将自己裤子脱下,躺在了早已垫好纸的炕上。

“爹,快动手吧,割完我就能进宫当太监了。”

在孙耀庭的催促下,孙怀宝猛地捏住孙耀庭的命根子,一狠心,伴随着手起刀落,鲜血哗哗流了出来,而孙耀庭只喊出了一声就彻底昏死过去。

清朝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口述(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1)

在一连发了三天高烧后,孙耀庭终于醒了过来,再过休养几日,他就可以进宫当“老公”了。

可是一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般打在了孙家每个人的心上。

“你说这可怎么办,娃儿刚刚净完身,皇上老子就下台了!”

这个消息在皇城内并不是什么新闻,因为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已经传的沸沸扬扬的了,但是因为吕官屯这个小地方实在太过偏僻消息闭塞,所以消息七拐八弯才传到了这里。

此时,刚刚能下地走的孙耀庭什么也听不进去了,耳朵嗡嗡作响的他,想着自己被保存在盒子里的命根子。

他到底为什么会想要当太监呢?成为一个废人以后,他接下来的生活又将如何呢?

孙耀庭思绪飘荡着,再次回到了孩童时的那天......

清朝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口述(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2)

孙耀庭所生活的村庄,是距离吕官屯旁的一个穷乡僻壤。

清宣统元年,这个寂静的地方因为“小德张”的回村突然变得热闹非凡,周围几里的老老少少如同过年一般,都纷纷穿上好衣服,赶往河畔。

“快来,‘小德张’回来了,‘小德张’回来了!”

村里村外,到处都是在讨论“小德张”的议论声。

“小德张一家真是烧了高香,能伺候到慈禧太后跟前,也算是了不起了。”

“据说小德张这次是回来还愿的,要给咱们村的那个庙塑金身嘞。”

......

坐在父亲肩头的孙耀庭,睁大眼睛观望着。

清朝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口述(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3)

伴随着锣鼓喧天,一艘接一艘的彩帜粉扎的大船,在纤夫挽纤的号子中缓缓驶入人们的视野。

在船上的人穿的都是绫罗绸缎,这一气派的模样,让孙耀庭心生羡慕。

“好气派啊,什么时候我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那我这辈子就没有遗憾了。”

看着痴心妄想的书生,旁人笑话道“你就一穷酸书生,还想过这样的日子,要不你也进宫当太监去。”

说完旁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太监”这个词还是孙耀庭第一次听到。

“爹,什么是‘太监’?”

“太监”这个工作那么厉害,居然能换来这样的生活,在等待父亲的回答时,孙耀庭对太监心生向往。

“太监就是‘老公’”

清朝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口述(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4)

感到有些疲惫的孙怀宝,将孙耀庭从肩头放了下来,看到他还是不解的样子,他笑着用手捏了捏孙耀庭的脸。

“还不明白呢,就是把你的宝贝割掉,然后进了皇城服侍皇帝老子就是‘老公’了。”

“那爹,‘老公’都那么气派吗?”

“那可不,要发财,就要当‘老公’。你看看他们穿的衣服能抵咱们一家一年的吃食喽。走喽走喽,小德张请戏班子在村里大戏,还请咱们吃肉,去晚了就没有了。”

听到父亲和村里人的解释,在孙耀庭心中一个小小的种子就这样埋了起来。

在小德张回村的那几天,村里每家每户几乎都领到了肉。

“这小德张可真大方,要是一直在,咱们家就能天天吃肉了。”

饭桌上,孙耀庭啃着筷子头幻想着,突然被他爹轻轻拍了下头。

“想啥呢,快吃,一会还要干活。”

清朝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口述(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5)

小德张走了以后,生活还要继续,孙耀庭因为年纪小,所以只能跟着家里干一些轻便的活。

可天不遂人愿,算命先生的一指,给他们家惹上了大祸端。

他们村里因为平时经常会有年轻人莫名其妙的死亡,所以在那个劳动力极度短缺的年代,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村里人,将这件事情推给了牛鬼蛇神之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村里人凑了些钱请了这一带都有名的算命先生给他们村看风水。

拿着罗盘在村里走了几圈后,算命先生在村里的南边停了下来,“你们村少东西,在这个地方挖个大坑就好了。”

听到这个消息,村里人都十分高兴,但是地的主人“猴变”不乐意了,本身就是大地主的他哪里容许他人染指自己家的田产,于是他故意使手段将孙耀庭家的地,通过买通官府。

清朝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口述(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6)

冬月的天气,冷的刺骨,在大雪纷飞中,他们娘几个踏着厚厚的雪想要讨回一个公道。

可是,算命先生都是“猴变”设下的局,官府他们也早都买通了,所以任凭他们在官府外跪到晕倒,亦或者是如何申诉都于事无补。

愤怒的孙怀宝找到“猴变”家上门理论,却不成想被“猴变”的家丁打了一顿。

“天理何在,天理何在!”

满身是伤的孙怀宝无处伸冤,七尺高的他,只能无助的痛哭流涕。

可是这些恶霸哪里管那么多,他们掏出手中的银元在孙怀宝面前摆弄“天理?我告诉你,这就是天理,你家要不想死绝,就老老实实的,不然有你们好看!”

看到父亲这幅模样,孙耀庭的哥哥冲上前去,想要予以还手,可是在人多势众下,父子两又被打了一顿,最后更是被诬陷放火,关了几年。

清朝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口述(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7)

民国八年,在父亲和哥哥出狱后,为了活命一家几口只能逃到异乡,而几年的流浪生活,他们一家人饥一顿饱一顿,甚至因为居无定所,一家几口在破庙中也待过,甚至在他们饿急了的时候,和野狗抢食。

“爹,我一定要为我们家报仇!我一定要让我们家都吃得起饭。”

在流浪的过程中,孙耀庭不断回想起村里人早先时候所说的,小德张在当“老公”回乡后,早先得罪他的人,不请自来匍匐在他脚边磕头道歉的话。以及他在父亲肩头,看到“小德张”气派的模样。

他恨,恨那个那个地主,害得他们一家流离失所,夺走他们家的地产。

他恨不得一把大火就将他们家人全都烧死在火里,仇恨的种子让他逐渐下定决心要走“小德张”的老路。

因为知道母亲不会同意这件事,所以他专门等到母亲离开后,找到父亲商量。

清朝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口述(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8)

“爹,我要当‘老公’,我要进宫,我要和小德张一样,让‘猴变’匍匐跪到咱们一家人面前,磕头给我们家道歉,你要不帮我净身,我就不活了。”

年仅11岁的孙耀庭望着眼前的父亲说道。

“老公”哪有那么好当的,真是胡闹!

看着在自己面前哭闹的儿子,孙怀宝着急的上火。

“这不是闹着玩的,弄不好就要死人的......”

儿子已经缠着自己好几天了,孙怀宝给人家打杂的时候都想着这件事。“小德张”当初回村的气派模样,他们不是没见过,万一孙耀庭真的能帮他们家逆天改命,或许他们家之后就真的不用那么苦了。

这些天他曾去邻村老太监处了解过,“净身”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他们民间想要净身的方法只有一种,即在孩子未成年的时候,将刀子在火上消过毒后,从生殖器根部全部齐茬割掉。

清朝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口述(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9)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个坏处,如果处理不好,很有可能会丧命,了解到这里孙怀宝心里堵得慌。

不久后,孙耀庭再次找到父亲。

“爹。你就帮我净身吧,我不怕死,我们一家人都已经过成这样了,还怕死吗,爹你用刀割了就是,我挺得住。”

“儿,不行啊,咱们一家就是在落魄,爹也不能让你当废人啊。”

看到痛哭流涕的父亲,又看看四处漏风的家里,孙耀庭下定了决心。

“爹,你要是不帮我,我就自己来。”

话已至此,孙怀宝不再说什么了。

却不成想,在孙耀庭完全净身以后,皇帝却倒了。

清朝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口述(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10)

这个消息再次让孙家人哭做一团,孙耀庭没了命根子,且不说成家,单就是平时生活都会有各种问题,更无法下地干活,那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呢?

命运的捉弄让孙耀庭一家人阴郁了很久,“孩子豁出去了半条命,却赶上了这样的念头,可是一直这样也不是个办法呀。”

就在这时,孙耀庭改嫁的大嫂给他们传来了好消息,她所改嫁的康家,与之前的太监贺德元沾亲带故。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孙家,给贺德元修书一封,希望能从他那里,给孙耀庭找到谋生之路。

不久,孙家收到了一封写有“来京城!”的信件后,顿时有了希望。

民国腊月十六号,孙耀庭背着简陋的行李,在大雪中拖行,在走到贺德元所说的摄政王府前时,他和大哥惊讶的嘴都合不拢。

“大哥,你看这门好气派。”

清朝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口述(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11)

在贺德元的带领下,孙耀庭见到了传说中的皇亲国戚“涛七爷”。

载涛打量着眼前这个脚蹬破布鞋的孙耀庭,随后发话“起来吧。”

于是,孙耀庭就这样在载涛的府上留了下来,并被载涛赐名“顺寿”。

刚入府,没有受到过规矩教育的孙耀庭并不习惯,但好在得了他的师父张老爷的指点这才稍微有模有样。

因为张老爷本身就是伺候载涛出身,几十年的陪伴,让他与载涛如影随形,所以慢慢的孙耀庭见到载涛夫妇的机会也慢慢多了起来。

在载涛的院子中,孙耀庭的日子并不是特别好过,府中给的钱并不多,甚至连孙耀庭想要在府中过活,都还要靠赊账,更不用提要养家里。

好在经远方舅舅陈济棠的帮助,16岁的孙耀庭终于得偿所愿,走上了“小德张”早先走过的路。

清朝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口述(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12)

得了句“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的赠言后,此时还处于懵懂状态的孙耀庭换上了一身最好的衣服,踏进了森森的宫城中。

然而,在宫城中却是孙耀庭比净身还要痛苦的开端,宫中规矩多,孙耀庭在进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规矩。

“在见到你平辈儿的嘛,你要叫他们‘李爷’、‘赵爷’.....要是叫皇上,得叫‘万岁爷’,如果叫端康皇太妃他们要叫‘主子’.....这你可甭不当回事儿,不能又一丁点儿差池,弄不要就要杀头!”

在说完称呼后,孙耀庭还得学习如何请安,两腿先左后右下跪,必须挺着身板,越直越好,要记得摘帽子......

但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孙耀庭这才领略到“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的含义。

一次,“逊帝”溥仪在叫他们去拿东西时,等了一会在没看到人后,顿时大发雷霆,甚至在看到太监没有用食盒盛东西后,直接抄起他手里端的食盘将他脑袋打的开花。

清朝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口述(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13)

婉容

这个场景让一旁吓得腿软的孙耀庭意识到,原来入宫前老太监所说的都是真的。

1924年,直奉战争爆发,末代皇帝溥仪与婉容一起被扫出了皇宫,而此时才在皇宫中待了一年的孙耀庭再次失业了。

“净了身,还是得找皇上去,旁人都不要咱们服侍,现在没有了皇上,咱们就是废人!”

听到身旁太监的话,孙耀庭抿着嘴,心里不是滋味。他想回家,可是他一个“废人”,平时下不了地,只能靠家里养着,其他什么都干不了。

于是,他住进了兴隆寺,与身世各异的“老公”们住到了一起,因为没有钱,所以平时孙耀庭就靠在大马路上捡废品过生活。

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纪,孙耀庭与其他人一起都战战兢兢的。

清朝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口述(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14)

好在,随着傅作义的和平起义,之后又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这时孙耀庭才过上了好日子。

为了照顾他们的生活,政府每个月都会给他们发生活费,并给予他们照顾。

1996年,这个见证过中国末代宫城变化的孙耀庭,在广化寺去世,享年94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