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4g是什么类型的网络(移动通信行业234G网络制式的发展简介)

网络制式是网络的类型,在1/2/3/4G,三大运营商掌管着自己的网络制式,所以在我国,网络制式种类较为繁多。

1G包括TACS和AMPS

TACS

中文名:总接入通信系统

全称: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频段:900MHz

简介:TACS采用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全双工,自动拨号功能。类似于AMPS,在地域上将覆盖范围划分为小单元, 每个单元复用频带的一部分以提高频带的利用率,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蜂窝移动通信。

移动4g是什么类型的网络(移动通信行业234G网络制式的发展简介)(1)

蜂窝通信

发展:

1985年实现商用,在香港最先使用的是洪金宝;’

1987年为配合广州六运会,广东邮电无线分局推出第一批共100部模拟移动电话(大哥大);

1987年11月开通我国内地第一个大容量蜂窝公用移动通信系统,现任广东中海集团董事长的徐峰是大陆第一个大哥大用户;

移动4g是什么类型的网络(移动通信行业234G网络制式的发展简介)(2)

TACS

2001年6月中国移动完全广播模拟移动电话网。

AMPS

中文名:高级移动电话系统

全称: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

简介:AMPS是第一代蜂窝技术,使用的是单独的信道, 在无线传输中采用了频率调制。所以需要相当大的带宽来支持大量的用户群体。蜂窝中心可以根据信号强度灵活地分配信道给每个手持终端,允许相同的频率在完全不同的位置复用,并且不会有干扰。

移动4g是什么类型的网络(移动通信行业234G网络制式的发展简介)(3)

发展:

1983年美国商用,运行在800MHz和1900MHz频段;

1995年我国总参与邮电部在北京,西安,广州,上海成立四家“电信长城”公司;

移动4g是什么类型的网络(移动通信行业234G网络制式的发展简介)(4)

1996年10月江苏电信长城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在南京成立,主要经营美国制式AMPS系统和其他业务,频率在800MHz。2002年2月“长城电信”并入中国联通,AMPS系统关闭。

2G包括GSM,CDMA,IS-95A

GSM

中文名: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全称: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简介:俗称全球通, 由 欧洲 开发的数字移动电话 网络标准 ,它的开发目的是让全球各地共同使用一个移动电话网络标准,让用户使用一部 手机 就能行遍全球。使用900MHz频带叫GSM900,使用1800MHz频带的叫DCS1800。

移动4g是什么类型的网络(移动通信行业234G网络制式的发展简介)(5)

发展:

1991年GSM在欧洲问世,移动通信跨入第二代;

1994年10月国内第一个GSM商用实验网试在广州开通。

IS-95A

中文名:暂时标准系统

全称:Interim Standard-1995A

简介:于CDMA的IS -95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两大技术标准体制之一,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三大主流标准中,全部基于CDMA技术。CDMA蜂窝系统最早由美国高通公司开发。1993年由美国电信工业协会形成标准IS 95标准经过不断修改,形成了IS-95A、IS-95B等一系列标准 。IS-95A产生的背景:新时期的用户性能需求(UPR),系统容量至少是AMPS的10倍;通信质量等于或者优于AMPS系统V能够充分引入新业务;具有语音和数据保密能力;易于过渡并和现有的模拟系统兼容V采用开放的网络结构。

移动4g是什么类型的网络(移动通信行业234G网络制式的发展简介)(6)

发展:

1995年,全球第一个商用IS-95A系统在我国香港建设开通;

1997年底,北京、上海、西安、广州四个“电信长城”公司CDMA商用实验网先后宣布建成开通,并实现了网间的漫游。

2.5G GPRS

中文名: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系统

全称: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system

简介: 是GSM移动电话用户可用的一种移动数据业务,属于第二代移动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技术。 GPRS的传输速率可提升至56甚至114Kbps。

移动4g是什么类型的网络(移动通信行业234G网络制式的发展简介)(7)

发展:

2000年6月,摩托罗拉公司在英国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GPRS商用系统和第一部GPRS商用手机;

2001年8月14日,深圳联通开通亚洲首个GPRS商用系统;

2002年5月17日,中国移动全国正式投入商用。

(未完)

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大家点赞关注,我会发些通信电子方面的科普性内容,大家一起互相学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新手上路,多多包涵。

移动4g是什么类型的网络(移动通信行业234G网络制式的发展简介)(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