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大市场的深度解析(为什么说统一大市场)

前几天小区别墅区搬来了个新邻居黄哥,每天啥都不干,就是喜欢往屋子搬快递,还是非常大件的那种,一天儿子跟我说,告诉你个秘密,黄哥是钢铁侠。

啥意思?难道他富可敌国,有会飞的铁甲?作为80后本人自然也非常感兴趣,第二天在小孩带领下跑去看个究竟。

黄哥也热情,领进别墅一看,满屋子的模型,一看就是资深玩家,模型甚至能把头发都做得跟真的一样,据说最贵的就是神奇女侠,严格考究,身材是一比一,细节做到,就算把衣服脱了,也和本尊光着身子一样,这种细节考据的大型模型,基本要大几万都不一定拿得下,一屋子差不多百位数,这屋子模型都差不多够买这套别墅了。

因为趣味相投,聊了很久才知道,原来他以前就是在互联网大厂干,因为是老员工,一不小心得了点原始股,套现之后实现财富自由,平时也就这爱好,就回自己熟悉城市先休息一段时间,以后再做打算。

黄哥感叹,其实普通人,能在大势中抓住机会,基本就能够实现阶层迁跃。

根据统计,已经发生了几次重大的机会,但凡能在这些大趋势中抓住机会,基本都能实现阶层迁跃。从1977年恢复高考,农民有了寒门出贵子的机会,再到下海经商,有了搞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98年的房改,开启炒房模式,2000年的入世,2008年的房价暴涨,还有最近几年的互联网狂潮,都是一个个现实的例子。

普通人但凡能抓住其中一次机会,命运基本会被改写,抓住两次基本就能实现阶层迁跃。

—1—统一大市场到底是什么?

记得以前上高中,当时装一台固定电话要好几万,打个电话都要1块钱,教我们政治的老师就成功预言到装固定电话不用钱,他说这种技术的东西肯定会越来越进步,到最后一定就是免费的,当时听得我们一愣的,没过几年居然家里也免费装了固定电话,觉得他就跟个预言家一样。

之后他也说了句话特别让人记忆犹新,就是,每隔5到8年就会有一个新的风口,这个时间就会形成一批新的富人。

现在回想起来,事实上正如他说的一样。

最近这个机会之门又重新开启,就是很多人都在谈论的“统一大市场”。

很多人一定很奇怪,我们不是一个统一大市场吗?

是,也不是,因为要看谁比。

如果是和美帝比,他们州和州之间税率都不同,有的州邮寄不用收税,而有的州却要,做过海淘或者弄过亚马逊对于这个事最了解,可以说在这方面比我们差远了。

但如果是和日本或者其他国家来比,我们的格局确实不够大,特别在市场这一块,日本整合了全国的农业资源还有不少企业,集中资源一起干大事,不但降低了国内的内卷,而且让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是城市居民收入的1.6倍左右。

所以小伙伴们现在知道统一大市场的好处了吧,简单来说就是想办法提高小伙伴们的收入,结合上面说的情况来看,但凡我们的大环境一做调整,很多人就会被造富,所以我们现在到底是啥情况,为什么要组建统一大市场呢?

我们也非常进步,但发现阻力很大。

就说个事,就是各个地方经常地为难别的省过来的物资,又或者哪怕是同一个城市里的相邻两个片区,因为定位不一样,就会故意在两片区之间搞起了隔断,弄个断头路什么的,搞得交通不便,物流不畅。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我们这里是GDP考核制度,如果你有办法把一个地方GDP搞得特别厉害,那么工作成绩就稳了,也就是“唯GDP论”。

那么搞GDP最根本是啥?也就是小伙伴们常听说的要致富先修路,一但路通了,很多地方投资也就跟着来了,于是好一点的城区就会故意做点断头路,让别的城区和他连不起来。

还有,小伙伴们注意一下就知道,很多城市都有河,经常河对岸的房价上天去,一平米好几万,而河这边的价格才一万多,最贵的也就两万出头,价格一个天一个地,一点都不一样,然后两个区之间的桥经常很难联通,一拖再拖。

那么也就意味着对岸房价贵的区域GDP自然就高,成绩也就很好看,所以虽然这个事情表面上看起来比较符合市场经济,但也就容易形成区域之间产生壁垒。

怎么打通之间的壁垒呢?要找到问题的答案,就要知道问题的原因。

—2—产生壁垒的具体原因

要说的就是市场化,但市场经济会发生什么事情?就是优胜劣汰,产生竞争,那么会发生什么事情?

良币逐劣币,就是好的淘汰坏的,花同样价钱买的笔,一只能用一个星期,而另一只能用1个月,自然谁都会买1个月的。但如果两只笔都是好的东西呢?就是比成本,谁规模大谁更专业也就意味着谁的成本低。

在18世纪的时候,自从一个名叫查理德的理发师发明工厂制度,让人类的生产力因为规模化而极大提高,再加上到了福特发明流水线之后,生产力又再一次因为专业性而提高。

所以人类在解锁规模化和专业性两个特殊技能之后,生产效率上了天,一个人生产出来的产品足够上百人使用,那么产品成本自然就低,而就在这样的竞争中,中间商利润一直被压制,最后就变成产品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剩下的基本就是和原材料挂钩。

可问题就出在竞争这块上。

就打个比方,广西一般产出的煤3000大卡左右,哪怕最好的也就是5000大卡,而贵州随便一个矿坑出产的煤就有6000大卡左右,如果稍微洗一下就到了8000大卡。

既然热值不同,也就是发电效率不同,那么同样一吨煤,价格肯定不一样,查了一下,4月份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500大卡普通煤一吨900元,而5800大卡的煤达到了1388元一吨。

而只要31克4000大卡的煤就可以发一度电,那么也就是说,在贵州发一度电的成本远远比广西低。

但广西和贵州比却有另一个优势,就是水电比贵州丰富,所以水电价格自然就比贵州的好一些。

工厂要生产就要用电,如果厂子要想压缩成本,自然要到煤电成本比较便宜的贵州去。

于是对于广西来说,贵州的厂子生产的产品就有了优势,怎么办?广西为了留下工厂,自然就搞点优惠政策,例如你用广西的水电,就可以享受到补贴,工厂算了下,成本和贵州生产差不多,也就不搬了。

意思就是每个地方的属性不同,于是就有了,各个地方用不同策略来让厂子留在当地,就跟个堡垒一样。

总之,简单来说就是,以前我们搞经济的时候,上头放了很多权利给地方,而地方就根据自己管辖地域的属性开发出相应的赚钱技能。

就好比,你在的服务器特别缺矿石,为了能够赚钱,你就把自己的采矿属性拉满,然后疯狂采矿卖钱,而如果你在的服务器,工程制品特别贵,那么你就会把自己的工程属性拉满,然后一个劲的生产各种工程器件卖钱。

很多大V的文章都从大环境去解读,但如果单从大环境去讲,没啥意思,所以今天主要是从内因去讲讲为啥会这样,只有体会到了,各位小伙伴们才会思考如何转变自己的思维来抓住这次机会。

当然大环境是这样,但造成堡垒的内因还有这么几点:

首先就是我们非常聪明,知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从某种角度来说,人类的进化史就等于是脑容量提升的发展史,在300万年前脑容量大概在400到500立方厘米左右,直立人提高到了600到1200立方厘米,而到了现代人直接到了1100到1700立方厘米。

为什么会这样呢?

打个比方,计算机的最基本原理就是二进制,口语化来说就是逢二进一,而物理上的表现就是二极管,在以前计算机刚刚发明的时候,就是靠一堆二极管连起来完成运算的。

那么也就是说,你的二极管越多,计算速度也就越快,以前的二极管太大,所以计算机也非常大,要整栋楼才能装得下。后来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二极管越做越小,所以芯片也就越做越小,一个芯片上面也就有了数十亿个二极管。

也就是说,在相同体积下二极管越多速度就越快。

为什么现在都说28nm还有7nm芯片?意思就是,芯片上硅做的二极管越小,在相同体积下就能装下越多的二极管,计算速度也就越快。

也就是说,反过来讲,当大家都是7nm相同技术条件下,谁家做的芯片越大,芯片计算速度也就越快。

其实这个道理就说明了,大脑容量越大,聪明几率也就越大,因为大家的脑神经结构都一样,也就意味着那个脑袋容量大,脑神经越多,也就越聪明。

当然,这个只是从物理角度说明,毕竟一个人的智力还和其他有关系,例如环境,学习经历等等都能影响智力,但是从平均角度来说,脑容量越大,出现聪明人的几率也就越大。

根据世界调查说明,黄种人平均脑容量为1416立方厘米,白人为1367立方厘米,黑人为1282立方厘米。

也就是说,我们相对于别的种族来说,在智力上加的点比较多,所以干事的时候特别喜欢动脑子,很多地方都有了自己的特色产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马太效应,强则愈强,其他地方想学也学不来。

例如深圳人民走的就是拼命地点制造业技能路线,起初就是承接香港的纺织业,之后开始积累资金攀爬科技树,然后制造产业升级,变成了世界上很大的加工基地,反正其他地方没有的,他的小作坊就可以弄出来。

但这个模式可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别的地方想学都学不来,不过现在因为被外部逼着继续升级,所以也在加紧攀爬科技树,期望能够攒够技能点解锁更高级的制造业技能,而之前的初级制造业都转到了比较近的广西湖南去。

而上海人民走的就是拼命的在金融业加点,搞的是保险,股票,期货等等,别的地方也是想学也学不了。

在这种情况下,壁垒也越来越高。

其次就是资本,没错,要想升级就必须依靠资本,而资本为了保证自己的长期有钱赚,就必须自我设置一定的技术壁垒,让别的同类产品没办法超越。

小伙伴们都知道,资本这东西,本质上就是干一件事,赚钱,但是我们又不能没有资本,为啥?很简单,别看我们现在什么都能做,但是很大基础上都还是靠资本才能做成。

就说个自动化里头常用到的数控车床,车床是制造业的根基,就说个例子,汽车行业里头有些零部件,必须要进口的车床和原装刀头才能做出来,很多厂子曾经也尝试过换国产刀头,但是加工出来的零部件就是用不上,最后还是不得不再买个原装刀头。

而目前车床市场上,我们自己生产的产品占有率才30%,剩下的就是美帝的产品,顶级的车床是德国和日本的,你如果想要买这个设备,就要有资本,有了资本才能到海外去买这些车床,制造业才能继续活下去,所以资本就是必须品。

而资本为了保持不断的有钱赚,又不断的进行技术更新,然后形成自己的技术壁垒,就算别人想抄作业也抄不了,因为别的公司根本没办法把这个顶尖技术给做出来。

这个技术更新是怎么回事呢?

就举个例子,小伙伴们都知道光刻机,其中有个零部件叫做投影物镜,由于芯片光刻的尺寸只有几纳米,所以要求误差极低,一张30厘米的镜片误差不超过0.3纳米,简单来说就是相当于做一个地球这么大的球体,表面不能有超过10厘米的凹凸,就是因为非常难,目前也就德国一家公司能做,其他的根本就造不出来,也就更不用说我们自己的公司了。

简单来说,就是你做了个东西出来,没有任何人能做这个东西,而全世界的每个人都需要这个东西,那么这个时候,价钱就随便你开了,而资本是最清楚这个道理的。

第三个原因就是,技术突破以后,有了技术堡垒,就能占领市场,引导大家的使用习惯,一旦都用习惯了,也就没有理由去继续创新,寻找新的成功路径。

人类的习惯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人的大脑本质上很懒,懒的原因就在于人在思考的时候,大脑需要进行调整,增加训练所激活脑区中的能量转换,当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身体会耗费很多能量,心率加速呼吸加快,流汗增多等等。

当你娴熟利用,大脑工作会越来越轻松,完成任务消耗能量也会越来越少,而本质上人类为了活得更长,就会想办法积攒更多的能量,所以特别懒得动。

就好比大家都在做账,学习新东西新技能都要付出成本,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获得收益,只有收益大于成本的时候,才会愿意去做耗费脑力的事情,非常符合经济学中的最省力法则。

这就让大脑变成了非常喜欢偷懒,容易形成路径依赖,好处就是在熟悉的情境中的反应不仅精确,而且还能做出比较准确的短期预测。

最简单的例子就好比手机,现在手机有了各种各样的功能,从计算器到摄像机基本一机搞定,逐渐习惯了手机在身边,一但那天你忘记拿手机立马坐立不安,好像没有了手机就会活不下去一样,但实际上,也就是10年前,有没有手机大家都一样,根本不会这么焦虑,这就是路径依赖。

而手机系统也是一样,本来有很多系统,安卓,苹果,塞班,微软等等都做过系统,但是由于不断的进化,现在只剩下两个系统,而由于习惯的引导,两个系统也越来越像,哪怕就是华为的刚开发鸿蒙也同样相似,搞得很多喷子说鸿蒙是抄袭的,所以本质上这就是习惯力量的使然。

所以这几点内因就形成了各个地方的壁垒非常难破掉,怎么办?

—3—如何进行破壁呢?

从顶层设计来说,如果搞一个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把各地的小市场一个个都给连起来,那么就会有很多好处。就打个比方,之前没有互联网时代,很多厂子生产出来的东西基本就是自己城市有用,还弄出了专供酒,特批烟一样。

但有了互联网之后,厂子里的东西就有机会卖到全国,如果再做得好一点,标准再高一点,就可以甚至通过亚马逊等一些渠道卖到蓝星另一头去,市场变大了需求量就会变大,厂子为了迎合市场产量就会飞升,但是现在阻力却非常大,怎么办?

既然之前分析了这么多外因和内因,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上面说的各种原因入手。

不破不立,立破并举,简单来说,破就是重新打破规矩,立就是建立新的制度。

既然每个地方原先都有自己的特殊技能,那么现在就把这个特殊技能给打掉,然后让大家都统一地在一个技能上来加点,有点洗技能点的意思。

但刚刚也说了,因为我们聪明,而且资本故意要建立技术壁垒和把握人的习惯性,这些内因都要怎么解决?

看一下文件就知道了,里面写清楚了,叫做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啥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重新制定之后,市场变得很大,之前你的东西就卖家门口,现在变成卖给全国,而上头就只是做个守护者一样,或者说裁判一样,要看好每一个竞争者。

这样很多厂子就会和上面说的一样,因为市场变得很大,而竞争范围变得更大,那么就会相应地想办法再一次压缩成本,或者进一步的提高产品质量,才会具备更大的竞争力。

小伙伴们知道了原理,就看看我们是怎么做的呢?

那么首先就要先开放区域内的合作,简单点来说,把上面说的断头路来搞通了,物流这个环节就给理顺了,效果就跟疏通人体的血管一样,没有了堵点,打通任督二脉,精气神立马到一个新的境界。

然后再从市场规范上下手,就比如说,小伙伴们都知道的招投标,有很多工程项目,很多投标人产品又好,能力又强,按道理应该能中标,但开标了却没中,因为很多条款上被悄然设计成仅仅符合某一些特殊厂家才能中标,一但统一大市场,那么就肯定走不通了。

—4—结论

总之现在的情况已经非常明朗,也就是说,我们要干的事就是打破一些壁垒重建一个体系,又或者叫重新洗点,在别的技能上加点。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新规则肯定会引发新一轮的变动,很多读懂文件又明白新规则的人就会找到破圈的新机会。

从开放高考,到前几年的互联网,每隔几年就有一个新的趋势,而只要你做好准备,就能抓住这次新的机会,请问你准备好了吗?

今天说了比较多,希望大家能慢慢看完。

喜欢就为这篇文章点个赞,谢谢。

以上,互勉!

我是@匠心鑫先生,10多年的职场老司机。欢迎关注我,每天分享职场干货,让你一路逆袭,献给每一个不想混日子的人。本人为成长,收集了800M的书籍,里面包含了很多职场道理。想破茧成蝶,一路逆风翻盘的你请关注我"提升",将会获得惊喜!很多职场升迁的方法里面都有了,欢迎下载!

统一大市场的深度解析(为什么说统一大市场)(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