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叫雷锋你认识几个(他们都叫雷锋你认识几个)

他是23年无偿献血14600毫升的“最美献血者”、他是只身冲入火海救人的七旬老人、她是连续四年上门为老人义务理发的志愿者、她是义务服务社区的“邱大嫂”……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以善良、仁爱、勇敢、信义、坚韧、担当,汇聚成一道精神长城,谱写着邯郸儿女的不朽篇章。在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本报记者们寻找到我们身边的“雷锋”们,讲述他们的感人故事。

他们都叫雷锋你认识几个(他们都叫雷锋你认识几个)(1)

正在献血的宋正红。

37本“小红书”

在馆陶县,说起宋正红,熟悉他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夸一句:“他乐于助人、热心公益,是个好人。”

今年42岁的宋正红是馆陶县“小桔灯”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的秘书长,从1999年8月1日算起,23年来,他已经献血37次,献血量共计14600毫升,其中献血小板9600毫升。

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全身血量大约为4800毫升,宋正红所献血量相当于3个体重60公斤成年人的血量总和。而记录下这成就的,便是他珍藏的37本无偿献血证。因为封面是鲜红色的,宋正红称它们“小红书”。

3月1日下午,在宋正红的家中,他从箱子里抖落出一堆“小红书”,数了数,一共是30本。他说,还有7本收藏在老家,一直没时间去拿。尽管年代久远,但这些证书的封面依然鲜红,字迹清晰可辨。望着它们,宋正红道出了心底珍藏着的昔日荣光。

1999年8月1日,他到济南打工,碰巧看到路边有辆献血车,便挤进人群去献血。为什么要在建军节这一天献血?他解释,自己虽然没当过兵,但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姥爷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四个舅舅、一个哥哥都是解放军战士。在红色家庭里长大,他以军人为榜样。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就在村口的河沟里救过比自己大两岁的小男孩。

那年的八一建军节,他19岁,与姥爷当年参加抗美援朝的年龄相仿。当时,全国参加无偿献血的人还不多。他想,既然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那自己没有理由不做。于是,他登上献血车,挽起袖子,把胳膊伸向医护人员。临走前,医护人员送给他一本“小红书”——无偿献血证,那里面记录着他第一次无偿献出的血量。

“献一次血,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那长期献血,不知能挽救多少人的生命呀!”他突然发现,自己不经意间又做了一件好事。既然是好事,就没有理由不坚持做下去。

为了提高自己献血的成功率,他每天坚持慢跑或游泳,以增强体质。在生活中,他不吸烟、不饮酒,不吃高糖、高脂、高盐的食品。23年来,他以这样“苛刻”的生活方式严格要求自己,换来的结果便是,他每次都能通过体检,顺利捐献血液。

随着献血次数的增多,他在当地的名气越来越大,曾被评为邯郸市2020年度红十字优秀志愿者、馆陶县“最美献血者”等荣誉称号。家人、朋友由一开始的不理解,逐渐变为支持和参与。

“无偿献血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仅靠少数人的参与是不行的。”为了带动更多人参与无偿献血,他应邀加入了馆陶县“小桔灯”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并和志愿者组建了“生命至上,无偿献血公益群”,希望更多的人积极参与无偿献血。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努力和付出获得了更多人的积极响应。“当你的热血在另一个渴望延续的生命中汩汩流淌的时候,您会体验到,你对生命的最大尊重也会赢得全社会对您的尊重。”他说,每献一次血,人们就可以收到一本“小红书”。如今,像他一样,家里收藏着一摞“小红书”的无偿献血志愿者越来越多。

他们都叫雷锋你认识几个(他们都叫雷锋你认识几个)(2)

郭保生和队员在小区门口执勤。

桑榆未晚老有担当

“您好,这里登记下信息,测一下体温。”

“请大家戴好口罩,测量体温,保持一米间隔。”……

每天早上八点多,复兴区庞村街道邯钢路社区志愿者郭保生都会准时出现在58号院小区门口,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散发传单、登记测温,对进出居民进行疫情防 郭保生和队员在小区门口执勤。控宣传引导。

从2020年新冠疫情开始到现在,郭保生带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每天自发地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值班有明确的规定时间,上午8点到12点,下午2点到6点,只要轮到自己值班,不管刮风下雨,这群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志愿者都会提前到岗到位,从不迟到。

一天下来,重复的话可能说上千遍,小区的各个角落都要进行消杀,腰腿变得酸涨,嗓子有些嘶哑,但他们从不缺席。从卡口排查到楼道消杀,从耐心劝阻到详细询问,他们始终早出晚归,不计报酬。在本是颐养天年的年纪里,他们舍弃在家闲暇惬意的退休生活,每天兢兢业业,不讲得失,奋战在防疫一线。

“虽然我年纪大了,但还是可以出一份力,只要疫情不过去,岗亭不撤掉,我就在这个岗亭值班到底。”郭保生和队员们就像久经沙场的老将,对自己的“阵地”了如指掌。哪个居民看着眼生像是外来人员,哪里设置绿色通道最方便、人员怎样通过最便利,他们都胸有成竹。作为社区居民,他们凭着对小区的热爱,努力用一己之力,守护社区居民的健康平安。

“我们小区内外来租房的流动人口多,小区工作复杂难做,多亏了这群志愿者。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文明城建设,只要社区有需要,就有他们的身影。”邯钢路社区书记赵磊告诉记者。如今,这群“红马甲”已成为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他们都叫雷锋你认识几个(他们都叫雷锋你认识几个)(3)

邱小玲帮助社区捡拾垃圾。

社区有个“邱大嫂”

“我在家也不忙,需要我干什么就说啊。”“我家有,我给你送点。”“别急,我帮你想想办法。”……在远洋社区,有这样一位人尽皆知的热心“大嫂”,大家遇到麻烦事,总爱先找她商量。

今年74岁的邱小玲,自2007年搬至建业小区以来,就是个闲不住的人。邻里之间有矛盾,她就主动上前调解;老人生病住院,她就自愿帮忙照顾家里。多年来,她义务服务社区,谁家遇上急事难事,她都主动提供帮助。

楼里很多老人的儿女不在身边,她就经常到各家嘘寒问暖。时间长了,这些老邻居家里什么情况、身体有什么疾病她都一清二楚。有的老人腿脚不好,她就帮忙买菜送到家里;有的邻居家中亲人离世,她就每日守在身边,帮忙照顾。

在小区里,“邱大嫂”的名字是出了名的响亮。她用热情和善良温暖着身边人,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敬,加上她说话风趣幽默,便成了大家公认的“义务调解人”。调解夫妻吵架、化解邻里纠纷,只要她出马,基本都能“摆平”。

年前,二楼住户在地下室打麻将影响一楼住户休息,为这事,两家人吵得不可开交,矛盾不断激化。邱小玲知道后多次找双方拉家常,与两家人推心置腹地沟通。最终,楼上邻居听从了她的劝说,表示之后会注意噪音,保证不影响邻居休息,一场风波得以平息。

虽已年过古稀,但邱小玲总是和年轻志愿者一起参加志愿服务。疫情期间,她自觉主动,帮助社区查找外来人员;文明城建设期间,她以身作则,宣传拆除违建政策。“邱姨真的很让人佩服,只要社区有活动,无论寒冬酷暑她从不落后。”远洋社区书记马超说。

“退休了也不能整天在家里闲着,我是个老党员,能给社区帮忙、为大伙儿服务,我心里高兴。”邱小玲告诉记者,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她就会一直为社区服务下去。

他们都叫雷锋你认识几个(他们都叫雷锋你认识几个)(4)

王姝莲为村民义诊。

行“义”之道

“没有比挽救生命更崇高的事业!”这是多年来王姝莲和她的团队重复最多的话,也是他们义务宣讲急救知识的动力所在。

王姝莲是涉县中医院急诊科兼重症医学科主任,2010年她加入到了志愿者行列。十多年来,她参与健康到家、应急救援、扶危济困和节日慰问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总时长达1200余小时,服务村(社区)达313个。

“让急救知识成为常识”是王姝莲一直以来的愿望。为此,她也在用个人的力量,默默为之努力。

2017年,她带领所在科室的医疗团队开创了“人人学救护、救护为人人”的志愿服务项目,把“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法”“异物卡喉急救”和“外伤急救”等急救知识送进学校、商场、养老院和偏远乡村等地,累计开展45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50余万人。

“查完房,下了夜班,我们就赶紧去开展志愿宣讲。毕竟人的精力有限,我们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急救和其他健康知识。”王姝莲告诉记者。

一辆救护车、一个司机、几位医护人员,是他们行“义”之道的标配。上白班他们没时间,只有利用夜班后的休息时间去宣讲。而他们的志愿行为,不光没有报酬,且没有任何形式的外部支持。去哪讲、如何去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他们自己联系和安排。

“起初,大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都觉得学这些没有用。我们就苦口婆心地跟他们讲,才同意我们过去。可即使去了,也没有太多的人愿意去听。”王姝莲回忆道。

他们经常去偏远的山村进行宣讲,要走很远的山路才能到,可却鲜有村民愿意去听。“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提高健康和医疗意识,我们又在单一的宣讲服务基础上,增加了义诊和简单的体检服务项目。”王姝莲告诉记者。

几年来,王姝莲团队坚持每月两到三次义务下基层,为群众宣讲急救知识。

“为了让更多的意外患者获救成功,让更多的人成为生命的守护者,作为志愿者,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宣传、推广和传播应急救护知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王姝莲语重心长地说。

他们都叫雷锋你认识几个(他们都叫雷锋你认识几个)(5)

赵冬志在失火房屋前。

七旬老人火海救人

“真的要谢谢冬志,要不是他的帮忙,我还不知道咋样呢!”武安市矿山镇张二庄村村民赵玲云紧紧抓住记者的手,向记者说起同村村民赵冬志在去年5月21日将她从火灾现场救出的情景。

当天下午4点左右,赵玲云正在整理老房院子,也不知什么缘由院里起火,火苗堵住了院门口,导致她被困在火海之中。眼看火势越来越大,赵玲云急得满头大汗一时慌了神。就在这时,赵冬志冲进火中将赵玲云拉出院子。

“那天我在回家的路上远远看见邻居家冒起黑烟,走近一看发现院子里还有人,当时来不及多想就冲了进去。”71岁的赵冬志回忆说,老院子因为天干物燥、周围柴火多、风势大的原因,火势几秒内便蔓延出数米的距离,自己看到着火的第一想法便是救人。

赵冬志只身扑入火海,将赵玲云救出老房子后,来不及查看身上的伤,便同赶来的村民又投入救火的行列。直至将大火彻底扑灭,他才发现自己的面部、胳膊、腹部和腿部大面积烧伤。

赵冬志妻子告诉记者,那天他连救人带救火,烧了个不成样,之后住了一个多月的医院,受了大罪。赵冬志却笑笑说:“当时情况危急,谁见了都会这么做的。”

村民赵拴成见记者采访,连忙搭话说:“我们村的老赵,说起来就是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可是在我们村民心里,他就是个活雷锋。有事找赵爷爷,连村里满街跑的孩子都知道了!”

他们都叫雷锋你认识几个(他们都叫雷锋你认识几个)(6)

张军叶与王善杰合照。

义务理发暖人心

“闺女,来,咱俩再照一张相。”88岁的王善杰紧紧握住义务理发员张军叶的手。其实,这已经是她们的第二十三次合照了。

张军叶告诉记者,从一次上门为王大娘义务理发开始,王大娘总要拉着自己拍一张照留作纪念,而这照片一拍就是四年。

2018年,53岁的张军叶把在老家开了二十多年的理发店关了,来到永年区临洺关镇帮助女儿照看孩子。理发店虽然不开了,但由于多年铸就的职业敏感和天生的热心肠,她发现小区和养老院中行动不便的老人理发很困难。她决定再次拿起理发器。

仅凭一把剪刀、一把理发器、一张之前开店时剩下的理发围布,她便开始义务为人理发,这么一剪就是四年。

因为张军叶服务的人群多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或者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所以她便决定全部上门剪发。“我身体还算硬朗,跑一跑没什么,可要是让他们来回跑,那就难了。”张军叶说。

张军叶最开始为周边老人义务理发时,多数是老人们给她打电话,可时间一长,她便记住了老人们固定剪发的时间和住址。“每次剪完头发,再和老人们唠唠家常。时间长了,真觉得这些老人都是自己的亲长辈。每年最忙的时候就是过年前,年前女儿开的护理店也进入旺季,女儿提出想让自己去护理店帮忙,但是想到杜刘固敬老院老人们的头发还没剪,不能让长辈们留着长发过年,我还是决定为长辈们理发。”张军叶告诉记者。

杜刘固敬老院共四层,住了近百位老年人。每剪一次头发,至少需要十多分钟,一上午最多也只能帮十几位老人理发。那几天张军叶每天早晨8点左右到敬老院为老人理发,中午回家短暂休息一个小时,下午再去敬老院为老人理发。就这么忙了四天,总算在过年前将近百名老人的头发全部剪好。

“百善孝为先,老人一生不易,要尽己所能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爱。”张军叶拿起自己的剪发专用包对记者说,她要赶往下一个小区了。

邯报融媒体记者 刘昆 薛雅兰 武悦 王梦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