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保护的有益野生动物名录(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发布)

国家保护的有益野生动物名录(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发布)(1)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鸳鸯。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供图 摄影 吴秀山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鸳鸯。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供图 摄影 吴秀山

中新网北京10月12日电 (徐婧)12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发布《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以下简称《名录》)。《名录》共收录北京地区分布的陆生野生动物33目106科596种,其中鸟类503种,兽类63种,两栖爬行类30种。

明确北京动物资源家底

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截至2020年,北京地区共有维管束植物2088种。今年4月,北京发布了《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鸟类》,此次《名录》公布的596种北京陆生野生动物中又增加了兽类和两栖爬行类陆生野生动物,进一步明确了北京的动物资源家底。

《名录》中,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动物有126种,包括黑鹳、褐马鸡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种,豹猫、鸳鸯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6种。

国家保护的有益野生动物名录(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发布)(2)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豹猫。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供图 摄影 方春

北京市森林覆盖率达44.4%

近年来,北京园林绿化建设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在持续扩大生态空间的同时,着力优化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聚焦提升森林绿地中的生物多样性。

目前,北京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4%,城市绿化覆盖率48.46%,湿地率3.6%,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鸨现身通州区;以往无记录的震旦鸦雀在房山区、大兴区、丰台区等地频频被发现;黑鹳、鸳鸯、褐马鸡等物种在北京的分布区不断扩大;消失近80年的栗斑腹鹀重新回到了密云山地;以前无记录的大足鼠耳蝠、小菊头蝠、香鼬等兽类也出现在北京。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处长张志明介绍,北京通过保护修复野生动物栖息地,加强野生动物救护和疫源疫病监测,严厉打击非法猎捕和经营利用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等一系列工作,不断加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此前发布的《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将全市所有野生动物纳入保护范围,此次《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进一步明确了北京现有的陆生野生动物品种,将为全面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坚实基础。(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