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挥手的样子真酷(你羞涩的样子真好看)

你挥手的样子真酷(你羞涩的样子真好看)(1)

忽然想起“羞涩”这个美丽的词汇。

“姑娘,你那娇羞的脸使我动心,你那两片绯红的云显示你爱我的纯真......”

“世间的情话本就不多,一个女子的脸红,更是胜过一大段告白。”

这是我们年轻的时候蓝色日记本里,或者泛黄的情书里写下的类似的句子吧。

已故老作家木心说:“女孩拢头发时斜眼一笑很好看,男孩系球鞋带而抬头说话很好看。”年轻的时候,青涩的你害羞过吗?而女孩儿羞涩的情态愈加令人心悸。

可从什么时候开始,害羞,似乎正在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件稀缺品、奢侈品,我们也许只能从流逝的岁月之河打捞,只能从古典诗文里寻找了......

你挥手的样子真酷(你羞涩的样子真好看)(2)

羞涩之色是什么颜色呢?是神笔濡染的两朵嫣红,是悄然飞来的两片云霞,是春水含情、春花带娇、春山隐黛!北宋婉约派词人秦观一首《浣溪沙》中有“香靥凝羞一笑开”句,是香气萦绕的笑靥上两抹红霞;南宋初诗人吴儆一阙《虞美人·双眸翦水团香雪》也有“羞红腻脸语声低”的句子,是低头垂面显出的娇红。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在一首《减字木兰花》中还说: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恋爱的女孩儿脸上的羞色更美,是芙蓉著秋雨,是小晕映红潮。前些时,读了当代诗人的一首题为《羞色》的诗,说得更为形象:

两额腮红羞自答,赤耳垂鬓遮半面。

宛然细步归厢房,入眼却是桃艳人。

两腮嫣红,羞羞答答,而且红到了耳垂、脖颈,这是未经世面的少女的羞红啊!

你挥手的样子真酷(你羞涩的样子真好看)(3)

羞涩,会是什么情态呢?女儿家年龄段不同,羞涩之态也各不相同。处子的羞涩是无邪的,那份纯真令人过目不忘。晚唐诗人韩偓善于描写女子的情愫,他的诗被称为“香奁体”,其笔下的少女是这样的:“羞涩佯牵伴,娇饶欲泥人。”(《无题》)小女孩羞涩地佯装牵着大姐姐的衣襟,怯生生地腻着大人绕前绕后。明代诗人毛铉仅一首《幼女词》传世,诗云:

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

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

小女孩穿上了新衣裳,初次学着新娘子的拜堂礼,怕他人取笑,羞得不敢抬头,紧张得不停抚弄裙带,真乃质朴自然、惟妙惟肖!

小女孩的羞涩情态还体现在见了生人来,显露出的羞怯娇美尤令人怜爱。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是写情高手,她笔下的女孩荡罢秋千,香汗涔涔,濡湿了春衫,蓦然撞见家里来了客人,那是什么情态呢?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蹴罢秋千》

女孩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她含羞跑开,倚门回看,嗅着手中的青梅......未经风情的女孩儿的羞涩,宛如小院里缀满枝头的青杏,汪着缕缕清纯。

你挥手的样子真酷(你羞涩的样子真好看)(4)

等到女孩儿怀揣小鹿,情窦初开了,那羞涩之态更令人着迷。唐代诗人皇甫松最有名的诗是《采莲曲》,描写了一位活泼顽皮的美少女乘船采莲的情景,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小船儿在波光潋滟的湖面上飘荡,蓦地一个帅气的少年郎映入了她的眼帘,这女孩看得走了神,被人家无端抛过来几只莲蓬,才惊醒过来。心中的小秘密被人发觉了,羞死个人呢,那姿态真是让人又怜又爱。

女孩恋爱了,心中有个情牵梦萦的他,可又不能说开,羞涩的情态又是怎样呢?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写了一首《采莲曲》,诗曰: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该诗细腻地描绘一位采莲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小船儿从荷叶荷花丛中驶来,采莲姑娘偶遇自己的情郎,正想说话却又怕人笑话而止住,羞涩得在那里低头浅笑,不想一不小心,头上的玉簪儿落入了水中......这画面感忒强,采莲姑娘含羞带笑的形象如此鲜亮,令我们久久难忘。

你挥手的样子真酷(你羞涩的样子真好看)(5)

当然,也有写到恋爱中的男孩子眼里女孩的羞涩之态。唐人韩偓在《想得》里记述:

两重门里玉堂前,寒食花枝月午天。

想得那人垂手立,娇羞不肯上秋千。

寒食节男孩约了女孩去踏青去荡秋千,天晚了,月儿都升上了中天,女孩儿害羞,任怎么搀扶她,都不肯攀上秋千架。清人纳兰性德在一首《浣溪沙》写到: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

见人羞涩却回头。

男孩正倚阑无绪时,忽然眼睛一亮,有个楚楚动人的女孩打马轻盈而过,她素面朝天,别具风韵,令男孩怦然心动。女孩呢,见到陌生人俏面生红晕,神情羞涩却又回头顾盼......我宁愿将那女孩唤作“盈盈”,多美的一幅画面啊!

你挥手的样子真酷(你羞涩的样子真好看)(6)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也以男孩的口吻,写了一首《虞美人》,词曰:

弄梅骑竹嬉游日。

门户初相识。未能羞涩但娇痴。

却立风前散发衬凝脂。

近来瞥见都无语。

但觉双眉聚。不知何日始工愁。

记取那回花下一低头。

想起儿时青梅竹马,一起嬉戏,虽然门当户对,可我们懵懂年少,她还未懂羞涩,只是一味娇痴。我在风起的日子,看到她乌黑的长发随风飞扬,映衬着洁白的肌肤,多么美丽!后来我们长大了,她倒害羞起来,每次相遇竟彼此无语,她双眉蹙聚,情愁暗生。记得那回在花前相遇,她含情羞怯,低下头来......不由让我想起现代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沙扬娜拉》里的诗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你挥手的样子真酷(你羞涩的样子真好看)(7)

新嫁娘的娇羞也别有风韵。诗仙李白在长诗《长干行》中,有这样的描述: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虽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从儿时的伙伴而结为夫妻,初为人妇时那种羞答答的模样,也挺让新媳妇难为情的。一直害羞得低头对着墙壁,一再呼唤也不敢回头。这种羞涩、胆怯、小心翼翼的情致,是古代少妇的鲜明特征。这种质朴之美、含蓄之美,也体现在古代歌女的身上。白居易的叙事长诗《琵琶行》中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在传统文化中,古代年轻女子这种羞涩、内敛、贤淑之美,具有神奇的魅力和巨大的感染力。

女羞涩之态,几不能支。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霍筠》

这种“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娇柔,“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态,“一低头的温柔”“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现在还能寻得见吗?我真的不得而知了。

-作者-

刘琪瑞,男,山东郯城人,一位资深文学爱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声》《乡愁是弯蓝月亮》和小小说集《河东河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