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患者负担的方法(减轻了患者痛苦)

降低患者负担的方法(减轻了患者痛苦)(1)

披“静”斩“疾”,PICC搭建生命通道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甲乳外科

护士长 王玲

2月21日 多云

今天是我们到达监利县的第四天。

2月18日,我们广东医疗队正式与海南医疗队完成交接仪式。徐佳卿护士长全面接管了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工作,我主要负责监利县人民医院护理工作的统筹安排。

在工作交流过程中,徐佳卿护士长提到,医院有一名75岁的老年重症患者,血管情况差,需要护士反复穿刺。作为一名静疗专科护士,我立刻想到,如果能留置一条PICC导管,就可以在减少患者痛苦的同时,减轻护士在穿刺方面的困难。

降低患者负担的方法(减轻了患者痛苦)(2)

王玲与患者沟通交流

说干就干,我和易黎立即请示了广东省抗疫前线指挥部,并与监利县中医院申请了资质准入,紧急从荆州市的医院调用了PICC管道和维护需要的用品,还从北大深圳医院大本营远程传来置管知情同意书等相关文件。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今天前往县中医院ICU,同为静疗小组的陈洁丽护士作为助手协助插管。待我和陈洁丽穿上重重防护服进入ICU病房,两人的身形都已经十分臃肿了,行动也变得相对迟缓。而且,今天我们没有B超机指引,将对患者进行盲插,难度会更大。

这位患者年纪大了,因呼吸困难,只能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又因反复地穿刺,她的两只胳膊上都布满了青青紫紫的淤斑,着实让人心疼。

跟老人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后,我们便开始行动起来。我戴着护目镜加面屏,已经有些雾里看花了,密闭的防护服覆盖着,也很大程度妨碍了视野的暴露,再戴上三层厚厚的手套,手指的灵活度已经大大下降了。但是触摸着血管走向,专业和经验还是让我很有信心。

回血了!通畅了!在大家屏气凝神的等待中,我们穿刺成功了,患者的PICC管道建立起来了!口罩下面我们都微笑着,彼此之间用眼神击了个掌!老人得知以后的抽血复查、输液静注再也不用扎针了,也高兴得频频点头。

降低患者负担的方法(减轻了患者痛苦)(3)

王玲为患者开通PICC管道

在新冠的抗疫斗争中,作为一名专科护士,能够用专业的技术和知识,解决患者的疑难,我们内心的成就感满满的。

降低患者负担的方法(减轻了患者痛苦)(4)

6人配合默契,成功为患者更换俯卧体位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重症医学科

护士长 徐佳卿

2月19日 阴

今天是我在荆州市监利县抗疫的第四天,天气依然有点冷。

昨天刚和海南医疗队的护士长进行了ICU病人的交接,详细掌握了每一个病人的情况。我们也接到通知,近期会把所有危重病人转到荆州市。

今天早早就到了病房,穿好隔离“套装”,“大白”们开始有条不紊地工作:查房、评估病人、查看医嘱……进入工作状态,之前的紧张、担心和顾虑渐渐消失了。

有一位60多岁的男性患者,是一个住院超过2周的危重病人。他的肺部病变得很严重,目前是插着管,上着呼吸机,但血氧还是难以维持。如何更好改善病人肺部的通气功能呢?作为ICU的护士,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把患者从仰卧的体位改为俯卧。这种让病人趴着呼吸的技术是我们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一个常用手段,可以让闭塞的肺泡重新复张起来。不过,这个技术需要一群配合默契的医护一起来执行。

但是,这个患者身上有气管导管、深静脉置管、尿管等,心跳、血压也不稳定,翻身的难度极大。值得庆幸的是,除了我,我们北大深圳医院ICU的黄斌医生、涂云亮医生,加上其他医疗队3名成员都来了。我们进行了沟通,确定好站位后,配合默契地完成了这个操作。

操作完成时,虽然隔着眼罩、口罩、面屏,我看不清队友的表情,但我却清晰地感受到大家不约而同的小喜悦。

在缺少设备、人员动作不方面的情况下,成功的操作,让我们更有信心。我们为这位大叔的安全转运赢得了时间,希望他能安好!

下班的路上,我脱去笨重的防护服,脚步轻盈地迎着清冷的微风,身上也感觉非常舒爽,这让我的头脑更加清醒地对一天的工作进行梳理,回顾每一个病人的情况。几天下来,在和其他队员进行工作沟通时,大家都已经逐渐掌握了工作节奏,适应了工作流程。

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

编辑 | 高灵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