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天王当年到底谁最红(当年的四大天王跟当代的当红小鲜肉比)

当年的四大天王跟当代的当红小鲜肉比,谁更厉害些呢?

四大天王当年到底谁最红(当年的四大天王跟当代的当红小鲜肉比)(1)

香港四大天王,是指20世纪90年代四位最受欢迎的男歌手: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黎明(排序按年龄大小顺序,排名不分先后)。

四大天王于1992年被命名 ,此后受到大众广泛的认可,影响力迅速波及整个大中华地区和亚洲,风靡至今。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香港四大天王

  • 外文名称

    Hongkong Four Heavenly Kings

  • 国籍

    四大天王当年到底谁最红(当年的四大天王跟当代的当红小鲜肉比)(2)

    中国

  • 职业

    电影人、音乐人、歌手、演员、舞者、商人、导演、慈善家、投资者

  • 代表作品

  • 演唱会总数

    1600余场(截止2013年底)

  • 电影总票房

    120余亿人民币(截止2013年底)

  • 电影总奖项

    5金马影帝4金像影帝2金鹿影帝

  • 歌坛统治力

    席卷90年代最受欢迎男歌星奖

  • 文化影响力

    香港十大文化符号之首

  • 命名时间

    1992年

  • 名称性质

    歌坛称号、非乐队或组合

命名过程

四大天王当年到底谁最红(当年的四大天王跟当代的当红小鲜肉比)(3)

四大天王珍贵合影1990年代初,随着谭张争霸结束,谭咏麟淡出香港乐坛和张国荣的全面退出,香港乐坛出现了真空期,以张学友、刘德华等为代表的新人开始在歌坛斩露头角,香港乐坛迎来了新时代。

1990年,黎明的火速走红,将同属宝丽金唱片公司的李克勤的声势压下,取而代之。而香港乐坛的乐队势力亦开始被偶像派取代。当时因为黎明和刘德华同属偶像派,成为最大竞争对手,两人曾被封为双子星。 而唱将实力派的张学友亦保持声势和前两者被合称乐坛"三剑客"。随后1991年,郭富城爆红旋风从台湾吹回香港,加上《东方日报》一篇打油诗的效应,香港"演唱会之父"张耀荣(另一说法为方逸华)将四位当时最受欢迎的男流行歌手统称为"四大天王",并得到市民广泛接受,一直沿用至今。四人都在多栖发展,但各自竞争最多的地方还是在音乐上,四人几乎垄断了1990年代香港乐坛所有奖项。每年香港四大音乐颁奖礼期间,不仅四人竞争激烈、各自歌迷更是口水横飞。[1]

1999年底,张学友和黎明宣布退出香港音乐颁奖礼,不再领取任何奖项[2] ,宣告着"四大天王"音乐时代的结束。新世纪后,四人发展各不相同。黎明主攻商业和幕后制作,培养新人;张学友主要是举办世界巡演和音乐剧;郭富城将重心放在影坛和舞台上;刘德华主攻电影和扶植新一代导演。四人在各自的领域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杰出成就。

二十余年来,传媒圈、娱乐圈无论如何鼓噪"新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接班人",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黎明 [3] 这四人的地位都能恒久不变。直到这四人日渐衰老,这些所谓的接班人却仍旧默守在历史的角落,在"四大天王"最红火的年代,他们几乎就代表着整个香港娱乐圈。

折叠编辑本段时代影响

四大天王当年到底谁最红(当年的四大天王跟当代的当红小鲜肉比)(4)

四大天王合影1990年代"四大天王"热潮并不仅局限于香港,四人影响力迅速传播到了中国内地、台湾地区、以及整个东南亚。香港娱乐圈成熟的包装机制,独特的造星方式,发达的娱乐传媒,让所有人都拜倒在四人的威力之下。四大天王这个炒作概念的成功,使得各自为阵的香港娱乐势力在大方向下团结成为一体,极大增强了香港娱乐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以不可想象的速度占领市场。对内地听众而言,影视歌全方位艺人和讲求形象的香港娱乐包装实在是太过强大,人们从来没有想过歌星可以如此定位和制作,而他们的作品准确的瞄准了受众,他们的班底又集结了香港所有的优秀人才,没人能抵挡他们的魅力。

因为四大天王,中国内地诞生了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追星族,歌迷们开始为偶像做出许许多多狂热举动。各式各样的明星周边产品开始在市场上出现并热销,四大天王的唱片,磁带、海报、贴纸、卡片均被抢购,而四人的穿着、发型、声线等都被无数人模仿,内地人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港台流行文化对生活造成的强大冲击。

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四大天王创造了香港娱乐史上最辉煌的流行元素,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四大天王"的出现造成了香港歌坛的垄断局面,也制约了香港娱乐界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发展。但无可否认的是这种垄断也正是香港娱乐圈黄金时代的象征,"四大天王"将香港娱乐业推向了最高峰。[4]

折叠编辑本段演艺经历

2003年4月,金像奖颁奖典礼现场,四大天王同台合唱《当年情》,怀念哥哥张国荣。

2007年7月,香港回归十周年晚会,四大天王同台献唱:张学友《爱是永恒》、黎明《哪有一天不想你》、郭富城《动起来》、刘德华《中国人》,最后四人压轴合唱《始终有你》。[5]

先后出场

2006年7月底"软硬天师Long Time No See"演唱会,四大天王轮番做软硬演唱会嘉宾[6] ,出场顺序:黎明、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

三缺一

2007年6月,三大天王黎明、张学友、郭富城在"香港星光大道"留下名字和掌印[7] ,缺刘德华(已于2004年留名)。

2009年10月,香港同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文艺晚会,刘德华、郭富城、张学友三大天王同台献唱,缺黎明。[8]

2010年4月,香港演艺人协会发起"演艺界情系玉树关爱行动"筹款晚会,张学友、刘德华、黎明三大天王参加晚会,缺郭富城(发VCR祝福)。[9]

2013年12月,梅艳芳逝世10周年思念会,三大天王同台献唱:张学友《赤的疑惑》,郭富城《梦伴》、刘德华《似水流年》,缺黎明。[10]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介绍

折叠歌神张学友

张学友,1961年7月10日出生于香港,四大天王中最具唱功的一位,成熟稳重,在华语地区享有"歌神"的美誉。

四大天王当年到底谁最红(当年的四大天王跟当代的当红小鲜肉比)(5)

根据IFPI国际唱片协会统计,1995年他的唱片销量仅次于当时的美国歌手迈克尔·杰克逊,当时排名世界第二。截至2000年,其全球正版唱片销量超过6千万张之多。影视方面,张学友在1989年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男配角奖以及1990年的台湾电影金马奖的最佳男配角奖;2002年获得印度新德里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奖。1989年至1990年间,谭张争霸结束,"校长"谭咏麟和"哥哥"张国荣先后退出香港音乐颁奖礼,张学友抓住机会成功成为宝丽金唱片公司主打歌手之一,并于1990年推出唱片《只愿一生爱一人》,再次受到乐坛瞩目。1991年,张学友开始在香港、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举行巡回演唱会。1992年推出粤语唱片《真情流露》,当中9首歌曲曾经登上香港音乐流行榜,并多次占据榜首位置,成为香流行音乐上榜歌曲最多的音乐专辑之一,当中的《分手总要在雨天》和《相思风雨中》等亦成为经典粤语流行曲目之一。1993年推出第二张国语唱片《吻别》,在台湾、新加坡、中国大陆以及其他海外市场大热,全球范围内共卖出了400多万张,亦打破多个地方的唱片历史最高销量,令张学友得到"歌神"的封号,他的歌唱事业亦至此达到最高峰。

尤其是他成功开拓了庞大的海外市场。当时张学友的唱片销量亦引起了国际流行乐坛或者媒体的关注,包括美国《时代杂志》、美国最具权威的音乐杂志《公告牌》(Billboard)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因为张学友的崛起而开始关注香港流行音乐。

折叠综合刘德华

刘德华,1961年9月27日出生于香港,四大天王中成名最早的一个,大气魅力十足,影视歌综合王,被誉为华语娱乐圈的"常青树"。

四大天王当年到底谁最红(当年的四大天王跟当代的当红小鲜肉比)(6)

大中华地区乐坛和影坛巨星,是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获奖最多的香港歌手。曾获得三届金像奖影帝和两届金马奖影帝,艺人的典范、勤奋的模范、精神的代表。

刘德华1981年毕业于无线艺人第10届艺人训练班。1982年他便演出了第一部电影《彩云曲》。同年因演出许鞍华的《投奔怒海》开始崭露头角。1983年他演绎了电视剧《神雕侠侣》插曲《神雕大侠》(男音),但1985年官方正式出版的第一首歌曲是他同名专辑歌曲《只知道此刻爱你》。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的名字开始被香港乐坛熟知。即使有部分所谓的音乐专业人士或"黑华"的说,刘德华的声线并不是很占优势,或者挑剔地说他的歌太大众化,但刘德华式的颤音唱法的确将许多情歌演绎的相当深情完美。现实证明他唱的歌至今都有庞大的Fans群的肯定与支持,无论是粤语还是国语。从《一起走过的日子》、《独自去偷欢》到《你是我的女人》、《无间道》、 《继续谈情》 ,从《谢谢你的爱》、《忘情水》、《天意》到《冰雨》、《中国人》、《爱你一万年》、《男人哭吧不是罪》、《练习》等,一首首经典歌曲已经成为了"不老天王"的传奇印迹。

在所有人心目中,刘德华是成功艺人的完美典范。他劳动模范一般的工作狂精神,让同行和媒体都赞叹不已。2000年刘德华投资拍了自己从艺以来的第100部电影《阿虎》,堪称老而弥坚。除此之外,他多能多专的均衡发展也是4个人中人气保持最好的。即使从2000年获得第一个金像奖影帝后,他在电影方面开始投入较多的精力,但音乐方面依旧保持高产。

刘德华连续7年蝉联香港十大中文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手;3届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最受欢迎男歌手;六度夺得"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的"最受欢迎男歌星",九次夺得"亚太区最受欢迎香港男歌星"。其中刘德华于2004年度同时夺得"最受欢迎男歌星"和"亚太区最受欢迎香港男歌星",是首位同时获得这两个大奖的男歌手。刘德华从出道至今共发行过唱片100多张,共演唱过近1000首歌曲,共举办过400多场演唱会,从1981年出道至今共演出过140多部电影。他是演艺界影、视、歌多栖发展最为成功的艺人之一。

折叠舞王郭富城

四大天王当年到底谁最红(当年的四大天王跟当代的当红小鲜肉比)(7)

郭富城-舞王魅力郭富城,1965年10月26日出生于香港,是四大天王中成名最晚的一个,擅长舞蹈,以劲歌热舞而著名,时尚动感,享有"亚洲舞王"美誉。[13]

华人演艺圈歌、舞、影、视多栖发展全能艺人,蝉联两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影帝,2016年凭借电影《踏血寻梅》获得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11] ,国际杰出艺人奖获得者[12] ,450度旋转舞台吉尼斯世界纪录创造者,美国两度封"郭富城日"。

郭富城1984年考入TVB舞蹈训练班。1987年转入无线艺员训班。经历默默无闻的几年奋斗时期,1990凭台湾光阳机车广告一夜成名,之后出了第一张个人唱片《对你爱不完》风靡东南亚。随即又推出了个人两张国语大碟《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到底有谁能够告诉我》。1992年年初回到香港发展。 随后推出国语精选专辑《请把我的情感带回家》形成抢购热潮,更以迷人的舞姿、俊俏的形象、健硕的身型与清新的歌声渐渐深入人心,人气急升,迅速窜红,被香港媒体封为"四大天王"。

1995年在香港音乐人雷颂德、谭国政及经理人小美的协助下,挖掘其娴熟的舞技与别有特色的声线,使其成功转型为实力派歌手,三次获得最受欢迎男歌手及多次年度十大金曲等殊荣,达到歌唱事业顶峰之际。

1990年代中期,郭富城的舞蹈艺术达到了顶峰,他跳过现代舞、民族舞、国标舞、恰恰舞、踢踏舞、爵士舞、拉丁舞、嘻哈舞、机械舞等,都堪称一绝。 因为喜欢杰克逊,他在1994年的《铁幕诱惑》里他首次表演了机械舞。1996年期间的演唱会上,他还表演了45度身体倾斜和太空步。"亚洲舞王"郭富城名不虚传,他的舞功已经融入到了他的身体里,不仅仪态好,动作刚柔兼济,眼神、表情都很到位。《渴望无限》与珍妮杰克逊合跳过性感的现代舞。电影"浪漫樱花"郭富城自创"搏击舞"。2005年被温哥华传媒封为"世纪舞王" ,2002年郭富城被日本誉为"亚洲舞王"。[13]

四大天王当年到底谁最红(当年的四大天王跟当代的当红小鲜肉比)(8)

舞王影帝 郭富城郭富城驾驭舞台的能力在香港及亚洲无人能出其左右。他的演唱会代表着香港演唱会制作最高水平,成为香港演唱会的标杆。2005年获得香港舞蹈年奖,亦是首位娱乐界人士获此殊荣。

2008年《舒适堡郭富城舞林正传演唱会延续篇》所使用的450度旋转舞台,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列入为全球演唱会中最大的旋转舞台,为华人演唱会首创荣耀。"舞林正传台北演唱会"引来200多位明星前来观摩,成为佳话。2011年郭富城《舞临盛宴》演唱会,创造香港有史以来最贵舞台记录,吸引了上百位娱乐圈的明星来演唱会前来观摩,再次见证了郭富城的舞台神话。

折叠文艺黎明

四大天王当年到底谁最红(当年的四大天王跟当代的当红小鲜肉比)(9)

黎明,1966年12月11日出生于北京,四大天王中最具文艺气息,外表温文尔雅,具有贵族王子气质,擅长文艺片和电子音乐,被誉为"慈善天王"。[14]

歌手、演员、导演、编剧、公司老板、慈善家。影视歌,幕后与慈善成绩斐然,华人娱乐圈最成功的代表之一。身兼香港公益金董事、名誉副会长,UNICEF香港委员会委员,华菁会名誉主席等公职,是UNICEF首位华人国际亲善大使。因慈善公益方面的杰出贡献,联合国授予联合国护照。港府授予荣誉勋章、铜紫荆星章。金马影帝获得者。

黎明是最年轻的天王,一直以其谦和儒雅的健康形象深受人们爱戴。1990年因主演电视剧《人在边缘》而在香港开始走红。同年他也发行了第一张唱片"LEON"反响热烈,获得香港乐坛最佳新人奖。1991年凭《是爱是缘》获IFPI全年最佳销量大牒。1992年赴星马以及美加10省开个人演唱会20场,并在香港红馆首次开个人演唱会共10场,曾多次获得劲歌金曲金奖和最受观迎男歌手奖。但从1999年宣布不再领取香港乐坛奖项起,他更侧重于录影带创作,多次获得MTV导演奖,将重心逐渐转移到幕后,建立了唱片公司A Music。音乐上早期以深情款款的慢歌打动人心,经典歌曲有《今夜你会不会来》、《对不起,我爱你》、《我来自北京》等[15] ;中期以打造电音舞曲为主《全日爱》、《眼睛想旅行》、《看上她》等多首时代感极强的电音歌曲,风靡各大PUB舞厅;到了后期注重唱功与情感结合歌曲《长情》风格大气《两个人的烟火》配合电影更是传唱极高。从1992年至2009年,黎明在香港举办个人大型演唱会共计132场,同时也在东南亚市场上掀起不小的波澜。韩国总统在演讲时便提及黎明在韩国亦是家喻户晓的演艺明星。他是1990年代首位在越南举办演唱会的华人,亦是越南自开放以来第二位外国歌手在当地开办演唱会。[16]

在影视方面,黎明自从1989年以《天涯歌女》即备受瞩目,主演的《人在边缘》、《甜蜜蜜》和《今生无悔》均创下当年最高收视记录,成为1990年代深受欢迎的无线当红小生。转战大银幕以来,黎明凭《三更之回家》夺得第三十九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成为金马影帝。

除娱乐事业外,黎明的慈善事业做得也是非常出色,他是首位华人担当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亲善大使。早于1995年便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华人国际青年特使,去到世界各地探访。1999年获选为香港公益金筹募委员会委员,一直为其服务,依旧为其工作。由于公益事业获得大众认同,黎明1998年获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2003年获香港特别行政颁发荣誉勋章,2009获颁铜紫荆星章,表彰他多年不遗余力的付出和义务贡献。

折叠编辑本段电影合作

四大天王四人各有所长,表演风格迥异,四人曾一起合演过同一部电影《豪门夜宴》,也相互间均有合作。

1988年,王家卫第一部电影《旺角卡门》,张学友与刘德华合作;

1990年,《阿飞正传》中,张学友与刘德华第二次合作;

1991年,《豪门夜宴》中,张学友主演,其他三位客串;

1991年,《九一神雕侠侣》是刘德华与郭富城第一次合作的电影;

1991年,《五亿探长雷洛传2:父子情仇》刘德华和郭富城第二次合作的电影;

1992年,《真假威龙》刘德华和郭富城第三次合作的电影;

1992年,黎明和张学友合演《明月照尖东》;

1992年,黎明和刘德华合演《龙腾四海》;

1992年,《妖兽都市》中,黎明和张学友第二次合作;

1993年,王晶电影《超级学校霸王》,刘德华、郭富城、张学友合演,缺黎明;

1996年,《废话小说》,张学友主演,黎明客串;

1998年,《安娜玛德莲娜》中,郭富城和张学友合作的电影;

2003年,黎明和刘德华合演《无间道3》;

2003年,张学友主演的《金鸡2》中,刘德华、黎明都在片中有客串演出,缺郭富城;

2004年,《江湖》张学友与刘德华在曾志伟的牵头下,第三次合作;[17]

2009年,《建国大业》中,刘德华客串蔡廷锴,黎明客串俞济时;

2009年,《十月围城》中,张学友客串,黎明有演出;

2012年,《寒战》中,郭富城主演,刘德华客串;[18]

2015年,《澳门风云3》中,张学友与刘德华第四次合作。[19]

折叠编辑本段各自评价

四大天王当年到底谁最红(当年的四大天王跟当代的当红小鲜肉比)(10)

"大家各忙各的,好久没有聚在一起,当晚大家都聊得很开心,谈了各自的生活,以前媒体都乱写我们四人如何不和,其实我们的感情还是蛮好的,我们四人重聚就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我们所属的公司不一样,集合四人开演唱会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比较困难,不过我们会因为慈善或者大型节日聚在一起。"[20] (张学友于香港回归十周年晚会后评)

"四大天王没有过时,年轻一代和老一代的明星是不同的,年轻人身上有很多可取的东西,比如说新音乐,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四人关系非常真诚,不会在一起开商业性质的演唱会,我们都有自己的公司,操作起来不方便,要"老"有所为,不必刻意让贤。"[21] (刘德华评)

"做艺人就像跑马拉松,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自己坚持跑下去就好。我们四人从乐坛成长到今天,现在大家都有唱歌拍戏,有不同发展空间,我脚踏实地工作这么多年,红不红都是这么做的,最重要是看你有没有诚意去做,如果是新人就会去计较红还是不红,我已经过了十年了,现在是在讲实力不实力,因为潮流是与时代并进的。"[22] (郭富城评)

"四大天王作为一个名称,会永远存在,但我觉得它是用来开玩笑的,别人叫我黎明最开心,叫天王最难受,现在又是什么小天王、小天后,这是没什么用的,或许从包装和宣传上讲,这样的称号不单单对于我们四个人,也对于整个香港乐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长达10年的时间我们四个人包揽了大部分的奖项,也造成了一些不太好的后果,不如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人,所以后来我决定退出颁奖礼。"[23] (黎明评)

你们觉得谁更厉害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