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关闭自动续费功能(广告多隐私难保障)

视频网站在不告知的情况下会自动续费、取消会员续费手续繁琐,还存在会员承诺未全面履行、诱导用户续费等问题。购买视频网站VIP会员已经成为许多上网用户的选择,但近年来消费者对于成为付费会员后出现的问题投诉也与日俱增。

为掌握视频网站会员服务、会员自动续费的真实状况,浙江省消保委于今年2月起组织消费维权义工及第三方调查机构,对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芒果TV、搜狐视频、腾讯体育、PP视频、乐视视频、哔哩哔哩等国内比较知名的9大视频网站进行了暗访式调查,在暗访体验调查过程中,发现不少问题。

为了免广告付费

结果遇到额外广告和付费的困扰

据介绍,浙江省消保委依托浙江消费维权网和微信公众号开展“视频网站会员服务调查问卷”。在调查用户中,购买会员的主要原因集中“免广告”“会员影片”及“会员提前看”3大服务,占比分别为83.30%、63.17%、59.63%。为了不看广告成为付费会员是消费者的首要原因。

如何关闭自动续费功能(广告多隐私难保障)(1)

但是,71.04%的用户在购买会员后,看视频仍经常遇到广告;同时,70.53%的用户遇到过不同平台(安卓、iOS、微软)购买会员价格不一致;76.15%的用户遇到过成为会员后,还需另外付费购买视频的情况;71.21%的用户曾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会员身份自动续费。消费者遇到的各类问题都超过七成以上。

如何关闭自动续费功能(广告多隐私难保障)(2)

如何关闭自动续费功能(广告多隐私难保障)(3)

会员免广告描述五花八门

但广告形式花样百出

“广告特权、跳广告、免广告”,关于付费会员免广告的描述五花八门。腾讯体育、PP视频描述为:“(视频)免广告”;爱奇艺、芒果、搜狐、乐视描述为:“跳(过)广告”;腾讯、优酷描述为:“广告特权”。

但在实际体验中,部分平台的广告形式花样百出。除了会员专属广告(APP内描述为会员推荐),腾讯、爱奇艺、芒果TV等网站成为会员后,依然可以看到开屏广告、弹窗广告、页面广告、会员广告、暂停页面广告等;优酷有开屏、页面、暂停页面广告;搜狐视频可以看到会员广告;PP视频可以看到开屏和页面广告;乐视可以看到开屏和暂停页面广告;哔哩哔哩可以看到页面广告;除了搜狐视频和哔哩哔哩,其他7家平台均有开屏广告。仔细查看会员协议,可以看到所谓的“免广告”“跳广告”仅仅是免或跳过视频开始的片头广告,而仅跳过视频片头广告的描述在开通会员页面并没有明示。

另外,腾讯视频的“小剧场广告”依然值得关注,如在观看腾讯自制剧《怒晴湘西》时,每集中间部分都会穿插由剧中原版人马出演,强行穿插在剧情里的腾讯微视广告,可以手动快进但不能关闭;相比腾讯视频,爱奇艺的弹窗广告有“关闭”选项(以观看自制剧《老九门》为例)。

自动续费容易

取消自动续费门槛较多

连续包月与不连续包月价格差额较大,基本都在30%以上。其中,哔哩哔哩差额在66.7%(自动续费15元,不自动续费25元)。开通会员服务时,9个平台均默认勾选了“自动续费”功能,且爱奇艺和优酷视频默认勾选的是“年会员自动续费”,但截至发稿前,优酷平台已取消了默认自动续费的选项。

在取消自动续费方面,腾讯视频及腾讯体育相对简单(在VIP页面点击管理自动续费—关闭—弹出的页面点击狠心关闭—点击关闭“已开启自动续费”—确认,只需点击5次),可以直接在APP内取消。而其他平台相对复杂:iOS客户端订阅的续费会员需要跳转到iTuns Store里统一取消【需要点开设置—iTunesStore与AppStore—AppleID—查看AppleID(验证密码或指纹或面容)—订阅—选择相应的订阅平台—取消订阅—确认】,至少需要点击8次;芒果TV和搜狐视频会员页面未见“续费管理”,还需到会员协议内才能查看取消续费的方式。

侵犯用户隐私

不同意无法使用

安卓平台获取用户隐私权限较iOS较多,体验的9家平台安卓版本均读取了手机的应用列表;有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视频、芒果TV、搜狐视频、PP视频、乐视视频等7家获取了用户的手机信息(含手机号码、IMEI即手机序列号、IMSI权限);有4个平台(优酷、搜狐、PP视频、乐视视频)获取了“访问设备上的照片、媒体内容及文件”的权限,PP视频安卓版本还获取了用户拨打电话的权限;有6家平台的安卓版本(爱奇艺、芒果、搜狐、PP视频、乐视视频、哔哩哔哩)获取了用户的定位权限。iOS客户端体验中,搜狐视频的iOS客户需要获取用户的通讯录及照片权限;爱奇艺、哔哩哔哩和PP视频获取了定位权限;腾讯视频获取了相册权限。

与此同时,9家体验平台中有5家(腾讯视频、爱奇艺、芒果TV、腾讯体育、PP视频)在打开APP时以弹窗形式提醒用户使用软件的“隐私政策”(内容包括将会在何种情形下获取用户何种隐私,以及用户隐私信息的保存和使用及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政策),并提供“同意”与“不同意”选择,但是点击“不同意”时,5家平台均以“需要同意’隐私政策方可使用软件”等类似描述促使用户点击“同意”;搜狐视频虽然也以弹窗形式提醒用户,但没给用户选择“同意”与“不同意”的权利,仅有“我知道了”的选项;优酷视频隐私政策在登陆页面;哔哩哔哩和乐视视频未在APP内见到隐私政策。

会员还要花钱看电影

且有时间限制

9家平台中,5家视频网站(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芒果TV、乐视视频)的部分影片,会员也仍需付费才能观看,会员影片价格3-6元不等(以最近上线的电影《绿皮书》为例,以上5家平台除了芒果TV无版权外,其余4家平台的VIP影片价格均为6元,非VIP影片价格12元)。且会员付费还会有时间限制,4家平台(爱奇艺、优酷、芒果、乐视视频)会员影片购买后只能48小时内看完,48小时候再看仍需付费;腾讯视频会员影片时长为168小时(7天)。

另外,调查还发现,月会员时间不一致,最短的只有28天。调查员的体验开通会员时间为2月25日,9家平台中的6家(腾讯视频、优酷、芒果、搜狐视频、腾讯体育、PP视频)月会员服务到3月28日,共计31天;2家(爱奇艺和乐视视频)会员服务到3月25日,仅28天;一家(哔哩哔哩)会员服务到3月29日,共32天。同样开通一个月的会员,会员服务最多和最少竟然相差4天,差额达14%。

浙江省消保委提出3点建议

加强视频网站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度设计。《电子商务法》已于2019年1月1日正式施行,有助于进一步规范我国的电子商务活动。但根据其第二条规定解读,网络音视频节目并不适用该法律规定,依然只能用《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约束和规范视频网站提供者的行为。针对体验发现的“会员仍有形式多样的专属广告”“网站普遍默认连续包月”等乱象,消费者无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相关部门也缺乏执法的依据。建议商务部门、广电部门、宣传部门等相关部门制定统一的管理规定,规范各视频网站的会员服务,更为有效地保护广大会员的合法权益。同时,为了防止视频网站经营者利用格式合同和霸王条款侵害会员利益,建议由相关监管部门统一制定会员服务合同模板,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明确获取用户信息的必要界限。体验中发现,视频网站分别获取了用户的手机信息(含手机号码、IMEI即手机序列号、IMSI权限)、拨打电话、定位、获取通讯录及照片等权限。虽然视频网站都表明是因为信息安全的原因才获取用户的上述信息,但究竟哪些信息是应该由视频网站统一采集、妥善管理,哪些是出于商业目的过度收集的,普通消费者很难区分。并且,视频网站的隐私政策均具有“半强制性”,即消费者如果想继续使用该软件,只能选择同意,否则系统就会自动退出。建议工信部门进一步明确视频网站获取用户信息的内容和界限,以及投诉渠道,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

视频网站切实履行社会责任。针对体验中发现的会员广告特权宣传告知不明确、默认连续包月、取消自动续费手续繁杂、部分影片会员观看仍需付费、过度获取用户隐私信息等问题,相关视频网站要加强自身管理,严格执行《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浙江省实施<消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如实宣传,并将广告推广中的“免广告”“会员片库”等会员权益真正落实到实处。同时,注重用户的知情权和个人信息保护,在会员自动续费到期前以发送短信、电话等方式告知消费者,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获取和使用用户信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