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华兰忽然从丈夫的怀中起身(华兰明兰十里红妆风光出嫁)

我们看《知否》时,第一集最大的场面便是华兰出嫁。古代除了出生和死亡,最重要的便是结婚了,所以我们在看剧时可以看到,其实《知否》几乎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来描绘盛家的女儿出嫁前及出嫁时的场景,她们严守以待,无论是学习礼仪,熏香,还是品茶插花,都在为婚后做着准备。

华兰出嫁可以说是整部剧中结婚最大的场面了,就连明兰大婚当日都没有如此细细地展现各个画面。

华兰的大婚可以说是非常风光的,十里红妆浩浩荡荡,十分令人羡慕。

知否华兰忽然从丈夫的怀中起身(华兰明兰十里红妆风光出嫁)(1)

但你若是知道古代婚礼程序之繁琐,可能你就宁愿打光棍了。

在宋朝以前,不管是上至皇室官家,下至庶民百姓,大家结婚大致都是遵循儒家制定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知否华兰忽然从丈夫的怀中起身(华兰明兰十里红妆风光出嫁)(2)

纳采: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

问名:即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决定缔结婚姻。 纳征:亦称纳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

请期:即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亲迎:即新郎亲至女家迎娶。

六礼已毕,只意味着完成了成妻之礼,还须在次日及三月后完成“谒舅姑”与“庙见”之礼,即成妇之礼,庙见后才能正式承认该女子为丈夫宗族的成员。

知否华兰忽然从丈夫的怀中起身(华兰明兰十里红妆风光出嫁)(3)

不过宋代经历了唐末五代战乱,五代十国的民族融合,婚姻礼仪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因为婚礼仪程太过于繁琐,所以除了皇室宗族还能奉行之外,在士庶中很难贯彻执行。鉴于此,朝廷在六礼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风俗习惯,将婚礼仪程删改简化为三步,即:

纳采、纳币、亲迎。

纳采——议婚

纳采的第一个步骤便是求婚:

男方通过媒人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女方求婚,为了表示郑重,士大夫阶层一般都是书面提出求婚。

在宋代求婚多由当事人的祖、父尊长出面向对方的尊长提出请求,求婚书的内容一般是赞扬对方并表达要与之议婚之意的客套话。

知否华兰忽然从丈夫的怀中起身(华兰明兰十里红妆风光出嫁)(4)

第二个步骤是交换草帖:

女家收到男家的请求后,如果也有结亲意愿。就需要向男家出具草帖,也就是庚帖或八字。

女方草帖的内容有:女方的生辰八字(出生的年月日时),女方籍贯,女方曾祖、祖父、父亲的官职,母亲的姓氏,女方的陪嫁资产情况等。

男家在收到女家的草帖后会将女方的八字进行问卜,看看两人八字是否相克。如果结果是大吉,男家也会将男方的草帖给到女家。男方的草帖内容有:男方的生辰八字,男方籍贯,男方曾祖、祖父、父亲的官职,母亲的姓氏并是否有诰封等。

同样,女家也会将男方的草帖进行问卜,如果结果满意,女家会通过媒人向男家通报,表示初步同意婚事。

知否华兰忽然从丈夫的怀中起身(华兰明兰十里红妆风光出嫁)(5)

第三个步骤是交换定帖:

在双方达成初步意向后,就可以交换定帖了,表示正式请求与对方缔结婚姻。和交换草帖的顺序不同,定帖必须由男家先出具,通过媒人交给女家,男方定帖的内容有:男方姓名、年龄、生辰、父母官职封号,还要详细列出聘礼的数目。

而女方的定帖则要详细列出陪嫁的内容及数目,女方的陪嫁可以是房屋、铺面、田地、奴仆、金银细软、字画古玩……

知否华兰忽然从丈夫的怀中起身(华兰明兰十里红妆风光出嫁)(6)

祖母给明兰的嫁妆

最后一个步骤是相亲。这个相亲和我们现代还不太一样,相亲时男家会选一个日子,准备礼物给女家,约定一个地方见面相看。见面后,如果男方中意女方,会把一只金钗插到女方发中,即“插钗”;反正则送给女方彩缎两匹,谓之“压惊”,表示婚事不成功。

至此,婚约已基本敲定,接下来女家就等男家来下聘礼了。

知否里有个细节,二叔马场求婚那里,他向皇后娘娘求了一只簪子做彩头,其实也算是“插钗”。

知否华兰忽然从丈夫的怀中起身(华兰明兰十里红妆风光出嫁)(7)

知否华兰忽然从丈夫的怀中起身(华兰明兰十里红妆风光出嫁)(8)

纳币——定聘

定聘就是正式的定婚,定聘礼之后,双方在道义和法律上都受到监督保护,如果一方有反悔(主要是约束女方)会受到仗六十或一百,再严重的流徙一年或一年半的处罚。因为名声坏了,今后也很难再议亲,并且会影响到家里其他兄弟姐妹的婚姻。

定聘之礼过程如下:

1.下定礼

男家在约定好的日子去送给女家的定礼,数目都是实现通过媒人沟通议定的,根据男家的家庭富裕情况而定,富裕的以珠宝首饰、金器、销金裙褶、缎匹、茶、酒、饼、食品,加以双羊作象征性牵送。

送定礼时,要用四幅销金有色纸写成三份婚启,一份礼物清单,称“礼物状”,封作两份,称“双缄”,用红绿销金鱼袋装好连同礼物一起装入绘有五男二女的木盒子内。共有八或十个礼盒,用彩色包袱包好,送往女家。

三份婚启,第一二份都是客套话,第三份才是男家正式通知女家行定礼的礼书。

知否华兰忽然从丈夫的怀中起身(华兰明兰十里红妆风光出嫁)(9)

女家接受定礼盒子后要放在正屋的厅堂上,备上香烛酒果,告祝天地祖宗,然后请夫妇双全者开启。

女家接收定礼后当日需要回定礼,回定礼物有各色缎匹、女工手作物,还有男家所送酒肴菜果的一半。同时还有书面的对男家定礼婚启的正式答复和回定礼礼物清单。

知否华兰忽然从丈夫的怀中起身(华兰明兰十里红妆风光出嫁)(10)

在知否第一集中有两个相似细节:

一,聘雁。在古人的宇宙观里,男人是阳,女人是阴。男女结合自然也就是阴阳交融的过程。大雁是一种候鸟,南来北往,在古人眼里,这是“顺阴阳往来”的举动。且大雁也是一个专情的动物,这种专情的性格正好象征着婚姻的忠贞,成为婚礼的礼品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了。

知否华兰忽然从丈夫的怀中起身(华兰明兰十里红妆风光出嫁)(11)

聘雁

二,以空酒樽一双,投入清水,盛四金鱼,以箸一双,葱两株,安于樽内,谓“回鱼箸”。如果是富家官户,多用金银打造鱼箸各一双,并以彩缎造象生葱双株,挂在鱼水樽外。意为夫妇欢谐,如鱼得水。

知否华兰忽然从丈夫的怀中起身(华兰明兰十里红妆风光出嫁)(12)

金鱼

2.下聘礼

送定礼后,男女家双方要传递消息全凭媒人,每逢节日双方还要互送礼物。

双方还要约定好下聘礼的日子,下聘礼时,富贵之家要准备三金(金钏、金镯、金帔坠),无力置办三金的人家,也可以用银镀金代替。另外还有花果、茶酒、食品等。

知否华兰忽然从丈夫的怀中起身(华兰明兰十里红妆风光出嫁)(13)

金帔坠

3.下财礼

相比上两个,下财礼要简单些。礼品大概为银锭若干、彩缎数匹、酒果茶饼之类。

迎娶——举行婚礼

知否华兰忽然从丈夫的怀中起身(华兰明兰十里红妆风光出嫁)(14)

在迎娶日,新郎不一定要亲自迎亲,也可以让媒人代替。

在知否中,墨兰结婚当日,梁晗就没有亲自去,而是通过媒人代替,也侧面说明了梁家对这门亲事并不满意。

知否华兰忽然从丈夫的怀中起身(华兰明兰十里红妆风光出嫁)(15)

1.催妆与铺床

催妆,就是迎娶前三日,男家向女家送去一些新妇妆扮的物品,请新妇早做准备。

铺床,就是婚前一日或结婚当日早晨,女家到男家布置新房,并预送部分嫁妆。

2.往女家迎新妇

新人出嫁,要先向家庙告别。

知否华兰忽然从丈夫的怀中起身(华兰明兰十里红妆风光出嫁)(16)

男家的迎亲队伍到后,女家要以酒肴款待,还要散发利市钱。然后乐官作乐催妆,克择官报时辰,司仪念吉利诗词。

知否华兰忽然从丈夫的怀中起身(华兰明兰十里红妆风光出嫁)(17)

在古代有些地方,新娘要由兄长背上花轿,其道理就同新娘要由兄长送亲,并在男家被尊为上宾一样,都是为了以这些象征性的动作,使郎舅权威得以确立,并获得婚姻当事人与社会的认可。也就是告诉夫家,我娘家有兄弟给我撑腰。

3.拦门

迎亲队伍回到男家后,新人不能立刻进门,乐官、伎女及帮男家操办茶酒等人互念诗,求索利市钱。

4.撒谷豆

新妇轿子进门前,阴阳克择官手执花?,内装谷豆钱果草节等,一边口中念咒祝词,一边望门而撒,让孩童争着拾取。意为消灾报平安。撒豆谷后,才请新人下轿。

新人下轿后,可由女家同来的两名亲信女使左右扶持下,踏过自轿前铺就得青布条或席子(富贵人家用青锦褥或青毡花席铺成),双脚不能着地。

5.跨鞍与坐鞍

新妇下轿入中门前,要先跨马鞍,有祈求平安的意思。

6.参拜仪式,拜堂

知否华兰忽然从丈夫的怀中起身(华兰明兰十里红妆风光出嫁)(18)

7.撒帐

新人交拜完毕,女向左,男向右面对面坐在床上,礼官或妇女以金钱彩果撒掷,称为撒帐。一边撒一边口念撒帐歌。

内容大概就是祝福新人夫妻恩爱,房事和谐,带点香艳色彩。

知否华兰忽然从丈夫的怀中起身(华兰明兰十里红妆风光出嫁)(19)

8.合髻

将男女新人的头发各剪下少许,合梳在一起。合髻也叫结发,意为合二性为一体,白头偕老。

知否华兰忽然从丈夫的怀中起身(华兰明兰十里红妆风光出嫁)(20)

9.合卺

知否华兰忽然从丈夫的怀中起身(华兰明兰十里红妆风光出嫁)(21)

好一通折腾,这婚礼才算是真正完成了,若你生在古代,可愿意受此繁琐过程,终成秦晋之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