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你应该相信有则改之)

今天要谈的是俗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是一句让一些人可以为自己的错误不承担责任话,也是一句让你受了委曲还无处说的话。

俗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总结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非常有意义的俗话,如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俗话已经成为文化和修养的重要部分和思考“定式”。

经常有人“引经据典”,以“至理名言”来强化和说明自己的观念,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但有些俗话文化与现实文化已经走向了反面,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你一定听说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甚至很多人都受到过领导以这句话不知道是批评还是鼓励的话。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应该是一句中华千古绝唱的俗话。原话的意识是有那样的缺点和错误就去改正,没有那样的缺点和错误就努力做得更好,以免得犯同样的错误。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一句非常不负责任的话,在这个前提下,模糊了是非和善恶,是领导者对自己错误找得台阶和借口,在此背景下领导犯的任何错误都可以以一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推托过去。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也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领导不了解情况,批评人批评错了,给你一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把自己的责任推卸的无影无踪,而同时让你有口难辩。“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被批评者无言以对,面对被冤枉、被错误地批评还必须虚心接受,内心有委曲还无法解释,否则就被领导说你是小心眼儿,说你心胸不够大。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丧失了是非标准和对错的原则,面对别人的无中生有,面对别人对你的恶语中伤,你不能表现出反感,不能反抗,更不能反击。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无疑助长了一些不良风气的漫延,是对坏人的纵容,一旦有人较真则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规避自己造谣生事的责任,规避给别人造成的伤害,同时指责别人是小心眼儿。现实中我们经常看见一些人,拨弄是非,传播谣言,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制裁,而给别人造成的伤害也不了了之。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也成了做坏事的避风港,现实中经常遇到一些人说话旁敲侧击,相处声东击西,传言捕风捉影,听者往往不知所措,说者讳莫如深,弄得大家猜测不止。有时经常把别人的隐私搞得满城风雨,议论纷纷。但往往查无实据而不能得到处罚。

而现代管理文化讲究精细化,一是一、二是二,责任清楚,职责明确,不能含混不清,更不能无中生有,通过量化考核实现对业绩的准确判断,减少了人为的主观因素。

如何评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你应该相信有则改之)(1)

作者:麒鉴,资深自由撰稿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人民出版社读书会签约名家,博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