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边塞诗巅峰之作----出塞赏析(盛唐边塞诗巅峰之作----出塞赏析)

出塞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盛唐边塞诗巅峰之作----出塞赏析?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盛唐边塞诗巅峰之作----出塞赏析(盛唐边塞诗巅峰之作----出塞赏析)

盛唐边塞诗巅峰之作----出塞赏析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翻译: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但是守边御敌,鏖战万里的征人却没有回来。

倘若龙城的飞将军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诗人小传:

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赏析:

本诗是边塞诗的名篇,可以说是七绝中的绝品。

开篇即起句不凡,首句为互文。秦汉的明月,秦汉的关塞,苍凉悲壮之情,油然而生。

次句描写千万征人,万里长征,离乡背井,守卫边关,不见衣锦还乡,绝大部分都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回乡。

第三句追思汉代飞将军李广。李广乃汉朝一代名将,威震匈奴。有李广镇守边疆,匈奴不敢南下牧马,靠近边关。当时唐玄宗好大喜功,名将凋零,只剩那些庸人,无法守卫边关。这是赤裸裸的讽刺,借古讽今。

第四句直抒胸臆,表达出强烈的爱国之情。诗人投笔从戎,希望能够守卫边关,阻止胡人南下,守卫大唐边疆。最后一句将主题升华,体现了诗人的强烈爱国之情,感人至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