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思而不学则殆(述而篇7.2子曰默而识之)

子曰思而不学则殆(述而篇7.2子曰默而识之)(1)

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注释】

▲默而识[zhì ]之:“识”,记住。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述而篇》7.28“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学而不厌:“厌”表示满足。勤奋学习而不觉得满足。

▲诲[huì]人不倦:“诲”是教导,说教。“倦”是厌倦。形容教导人特别耐心,不知厌倦。

▲何有于我哉:对于我而言有什么困难呢?“何”,什么,怎么样。“于”,对于。“何有”是“有何”的倒装,本义是有什么。

“何有于我哉”此句有两种解读,一、对于我而言,做到了哪一样呢?(此解是孔子自谦之词。)二、对于我而言有什么困难呢?(此解是孔子自证之词。)

《述而篇》7.34“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7.34章“则可谓云尔已矣”与“何有于我哉”意思应该是相近的,因此解读为孔子的自证之词较为合理。

【译文】

孔子说:“默默把所见所闻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觉得满足,教导别人不知厌倦,对于我而言有什么困难呢?

【学而思】

7.1、7.2、7.3三章参读。“默而识之”是好学,“学而不厌”是乐学,“诲人不倦”是乐教。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