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霍去病对匈奴的评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王维的一首《少年行》,将一位曾经北击匈奴八百里的少年英雄描绘了出来。

西汉王朝是一个充满传奇的时代,这个时代的辉煌与后世盛唐气象并肩而立,成为封建社会的两座高峰。在唐代,人们在诗中总会用汉武时代比附唐玄宗时代的盛世气象。这个时代的人崇高而孤寂,蒙昧而勇敢,而在汉匈战争史上便有这么一位年轻的天才将领备受关注,在与匈奴的战役中,他使用的战略迂回、长途奔袭等打法、策略和取得的功绩令人震撼,而其后这位少年英雄的英年早逝在历经千年后的今天依然令人惋惜,他就是西汉武帝时期的冠军侯——霍去病。

汉武帝霍去病对匈奴的评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1)

河西走廊的风景

命运的转折

说到霍去病,我们先提到另一个人,卫青。霍去病和卫青一样都出身卑贱而贫苦,卫青是河东平阳人。他的母亲卫温在汉武帝姊平阳公主府中为奴。卫青20 岁的时候,当上了平阳公主府中的骑奴。后来,他同母异父的姐姐卫子夫被选入皇宫先后被立为夫人、皇后。随后他也以贵戚身份,由建章宫监侍中而为太中大夫。霍去病是卫青二姐卫少儿的儿子,也就是卫青的侄子,在卫子夫被立为皇后之后,霍去病去病以皇后姊的儿子,在十八岁的时候即为侍中。

汉武帝霍去病对匈奴的评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2)

张若昀版霍去病

在马邑之谋后,西汉和匈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与此同时,匈奴断绝和亲对汉边的抢掠烧杀变得更加猖狂,双方的关系到达了临界点,战争一触即发。公元前129年匈奴兵进攻上谷(今北京怀来县),武帝派卫青率骑兵1万多人迎战,随后首战告捷,卫青率军直捣龙城(匈奴在此祭祀祖先故址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和硕柴达木湖附近)。

汉武帝霍去病对匈奴的评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3)

公元前127年匈奴又抢掠上谷渔阳(今北京密云县),杀辽西太守,卫青在此战采用避实击虚的战略对匈奴发动攻势,收复了秦朝蒙恬开辟的河南地(今宁夏河套一带)。西汉朝廷在这里设置了朔方郡、九原郡,迁移民10多万在此屯田防守,此战告捷给予了匈奴极大打击,更重要的是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都城长安的直接威胁,成功建立了反击匈奴的基础,卫青也因此得到皇帝的赏识和提拔,不久后获封长平侯,舅舅在军中的成绩和武帝对他的信任,为后来霍去病得以更好的在军中施展自己的才能提供了机会。

汉武帝霍去病对匈奴的评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4)

汉武帝、卫青、霍去病雕像

初战漠南

公元前123年(汉元朔六年)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再次出征匈奴。时年18 岁的霍去病被武帝选拔随军出征,并赏给他“票姚”校尉的官号,又挑选精兵800归他指挥,希望他可以在这场战争中跟随着前辈们好好磨砺。霍去病初披战袍,在此之前他并没有任何实战和指挥经验,他凭着一腔热血和报国的愿望,在作战中带着这支精锐队伍在追击匈奴时脱离主力部队几百里,长途奔袭,孤军深入敌区,直至匈奴大营,捕捉战机发动突袭给敌人以意外之外的打击,使匈奴惨败。在这次战争霍去病部斩敌虏2028人,斩单于的叔祖父籍若侯产,活捉了单于叔父罗姑比及相国当户等官 员给匈奴以沉重打击。事后评功,他功冠全军,汉武帝进封他为“冠军侯”。

汉武帝霍去病对匈奴的评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5)

河西走廊一景

或许这便是所谓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吧,霍去病该拥有多大的胆识和勇气才敢以八百人深入数百里啊,每每想到无不惊叹其勇猛。但在这场战斗中,我们除了看到了霍去病部的非凡战绩之外,其实更应该看到的是霍去病对骑兵部队的运用,骑兵与步兵最大的区别或许便是它的移动能力了,而霍去病在这场战斗中充分利用骑兵部队的优势,以极快的移动效率取得了如此大捷相信对整个汉朝军队都能起到借鉴作用,而其后的战役中,霍去病更是以骑兵进行了轻装奇袭、战略迂回作战等行动,取得一系列的大捷都证明了他是一个优秀的骑兵将领,当然这是后话了,但是在漠南之战一战成名的他终于在汉朝廷上初露锋芒了。

汉武帝霍去病对匈奴的评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6)

匈奴军队

元狩二年冠三军

我们知道,霍去病二十三岁早亡,而元狩二年对霍去病来说是其短暂的一生里不可遗忘的一年了。

元狩二年(公元前 121 年)春,汉武帝授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之职,率汉军进击河西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据《史记》记载,“元狩二年春,以冠军侯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有功。上曰‘: 骠骑将军率戎士,踰乌盭,讨遬濮涉狐奴,历五王国,辎重人众慑者弗取,冀获单于子。’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余里,合短兵,杀折兰王,斩卢胡王,诛全甲,执浑邪王子及国相、都尉,首虏八千余级,收休屠王祭天金人。”

汉武帝霍去病对匈奴的评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7)

匈奴军队

在同年夏天,汉武帝又命霍去病和合骑侯公孙敖率军数万,进行第二次西征。据《史记》记载“: 骠骑将军踰居延,至祁连山,捕首虏甚多。天子曰‘: 骠骑将军踰居延,遂过小月氏,攻祁连山,得酋涂王,以众降者二千五百人,斩首虏三万二千级,获五王、五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汉书》亦云“: 攻祁连山,扬武乎鱳得,得单于单桓、酋涂王及相国、尉以众降下者二千五百人”。其后的秋天受降仪式上,霍去病更是几乎以一人之力将叛乱遏制。

在这一年汉匈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充分发挥骑兵的优势,运用了积极进攻、出其不意、速战速决、千里迂回等战术,采取具有灵活机动的骑兵集团对匈奴作战,使得汉廷最终取得河西地区。汉王朝夺得河西地区使得这次战争对西汉王朝及其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武帝霍去病对匈奴的评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8)

至此次战争后,汉廷在河西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军事行政体系。河西地区郡县制的推行和都尉的设立,使边远的河西地区从落后的社会制度纳入了中原王朝统治范畴。

在战争中霍去病积极寻找匈奴主力决战、迂回包抄、灵活机动、隔断羌胡的战术原则,使得匈奴在河西的主力被歼殆尽,河西地区终被纳入汉朝版图。此战从精神上彻底摧毁了匈奴兵的抵抗力,使得匈奴听霍去病之名,大汉王朝之名而丧胆。

汉武帝霍去病对匈奴的评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9)

漠北之景

决战漠北壮功名

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为了彻底消灭匈奴主力,汉武帝集结北部汉军,欲与匈奴进行决战,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漠北之战,是汉军在距离中原最远的战场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也是最艰巨的战役。汉武帝调10万骑兵、14万战马,步兵几十万人,由卫青和霍去病带领,分两路进军漠北。

汉武帝霍去病对匈奴的评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10)

漠北

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更将他的长途奔袭战法发挥到了颠峰.在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的过程中,霍去病率部奔袭两千多里,以15000人的损失数量,歼敌70000余,俘虏匈奴王爷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在战争中霍去病一路追杀,率军来到了今天蒙古肯特山一带。在这里,霍去病暂作停顿,率大军进行了祭天地的典礼——祭天封礼于狼居胥山举行,这样一场封狼居胥也成就了霍去病的千年英名。在封狼居胥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翰海,方才回兵。出征漠北过后,单于远遁,漠南再无匈奴军队。

汉武帝霍去病对匈奴的评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11)

漠北之战成就霍去病的颠峰,这一战同时也将汉武一朝的武功军威推至极致。在作战中,霍去病发挥了出色的指挥才能,充分利用了骑兵的机动性与冲击力,不仅深入敌境,而且善于迂回包抄,一举击溃了匈奴的主力。

英雄落幕

或许绝世英雄都会遭到妒忌,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记载载:“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一代英雄年仅二十三岁。

在霍去病短短的二十三年生命中,给汉王朝留下了极大的贡献,时至今朝,每每忧患之时依旧让人思念,而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更是振奋人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