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武松的结局(武松最后的结局)

《水浒传》武松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失去了一支胳膊,身负重伤宋江问他下一步有何打算,他说带着金银财宝出家宋江说了四个字:任从你意,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水浒传武松的结局?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水浒传武松的结局(武松最后的结局)

水浒传武松的结局

《水浒传》武松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失去了一支胳膊,身负重伤。宋江问他下一步有何打算,他说带着金银财宝出家。宋江说了四个字:任从你意。

从宋江的回答里,我们没有看到一点兄弟的情意,更没有一丝一毫的悲悯。宋江还在想着荣华富贵,哪怕这些荣华富贵都是建立兄弟身上的,而此刻的武松却放下了。在这个过程中,藏着作者非常用心的一个禅意,那就是放下。

禅宗有个小故事。名叫放下。两位禅者过河。走到河边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踯躅不前。由于她怕湿掉了衣服,所以犹豫着不知怎么趟过河水到对岸去。一名禅师赶紧上前道,我背你过河吧,说完就背起少女过了河。两名禅师继续赶路,另一名禅师道,师兄,你刚才犯了戒律,尽了女色,坏了修行。背少女过河的禅师道,你错了,我心里没有男女,早已经那个人放下,而你为什么还放不下呢?

在这个小故事里,我们可以把少女当成功名利禄,欲望美色,人们与生俱来的功利心等等。第一名禅师背起和放下本就没有功利心,他只是在做一件善事。

一个废人,一个带头大哥。两个人的对话冷漠的近乎无情。武松对宋江一万个厌倦,宋江对武松千百个厌弃。两个人早已经佛魔殊途,不再是一个道路上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结果呢?武松悟了,梁山一众始终以为自己是猎手,是帮着朝廷平乱的,哪里想到他们才是真正的猎物,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招安这条路本就是武松不愿意的,如今弟兄们七零八落,还要什么功名利禄,能够活着保命就不错了。

放下的武松出家六合寺,成了一名道士。明明武松是一名道士,为什么在六合寺出家呢?佛道为什么能够共存呢?禅宗南宗本土化以后,与道教开始了融合。南宗就是世俗化,贴近民心,如此信仰才会普及。宋朝开始,佛教和道教文化走向融合,修行的人更是认为儒释道相同,没有人在争论佛道分别。后来还出现了一个伍柳派《仙佛合宗》派系,把佛仙作为一体,认为佛就是仙,仙就是佛。

武松出家,说明武松放下了。他放下的是什么?1.我执。人活着为什么啊,欲望啊,要吃要喝要钱要色等等,当一个人放下,以为放下了自己,无我无欲无他。2.他执。心中再无是非,更没有了什么怨念、嗔怒等等。此时,你让武松再去灭门他会淡然一笑。但这个时候,你让宋江如杀人,说杀完就升官,宋江肯定回去杀。最终李逵不是也是宋江毒死的吗?放下的武松出家活到80岁,那个年代,人均寿命不足40岁吧,武松这个年龄成了老神仙。为什么如此写,因为武松是有慧根的,他的杀念,全部都是被迫的,没有一次是为了自保,而是被逼。所以,武松在六合寺的出家,作者嵌进去的就是禅宗的立地成佛的故事。

关于这个故事,是这样讲的。一个小和尚不小心踩死一只蚂蚁,师父对他说,出家人不能杀生,你杀了生破了规矩,该怎么办?小和尚很痛苦也很害怕说,师父我也应该偿还它的性命。师父说,既然你明白,就该自己做了断。小和尚站在悬崖边上,又害怕又伤心,哭了好久不愿意跳崖。这时候来了一个屠夫,他问小和尚,小师父哭什么呀,有什么伤心事。小和尚哭着把缘由说了。屠夫听完,五雷轰顶,想自己每天都要杀猪到街市去卖,小和尚踩死一只蚂蚁都要如此,我怎么还能活。于是对小和尚道:“小师父,你不用害怕了,我替你去死。”说完就跳下来山崖。就在屠夫跳下山崖的这一刻,自悬崖之下升起一朵巨大的莲花,托起了屠夫。

道理何在?这个很难理解。但禅宗认为,人人都有佛性,万物皆有佛性。我的理解就是,当一个人为了生存去杀生的时候,他不是有意的,符合自然的天道。当他为了曾经杀生而选择自赎的时候,说明他放下了一切恶念,而这个放下,就是一个人佛性的暴发,由人或者魔成佛的过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