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河镇乡村产业振兴工作方案 从传统农耕迈向农旅融合

青山环抱、绿树成荫,呈U型的山谷间,潭水清澈。水潭四周,青瓦白墙的村舍间分布着农垦乐园、农耕广场、四季蔬果园,还有彩虹村道、乡村民宿、“太空舱”酒店、亲子乐园、特色餐饮、林下烧烤、乐谷咖啡……以农促旅、以旅兴业,在农旅融合中实现乡村振兴,这是昭通市鲁甸县江底镇石水井自然村实施脱贫致富示范区先导工程带给我们的启示。

罗河镇乡村产业振兴工作方案 从传统农耕迈向农旅融合(1)

石水井自然村全貌

产业形态由传统农耕迈向农旅融合

“哪想到祖祖辈辈只会传统耕作的农民,竟然搞起旅游、当起老板。”鲁甸县石水井自然村云中乐谷农旅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聂正唐高兴地说,自从发展乡村旅游后,在村合作社的统一经营下,全村仅有的100多亩土地种上彩色水稻,几千亩山坡地则种上四季瓜果蔬菜,把农业种成景观农业,利用村内民房、庭院等开起餐馆、烧烤店、民宿、“太空舱”酒店、便利店、咖啡馆、亲子乐园等,开业3个月来,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营收也超过了60万元。

48岁的聂正唐是石水井自然村村民小组长。过去由于村里常年只靠种植玉米、洋芋为生,和大多数村民一样,为谋求更好的出路,他也加入外出务工队伍。凭着灵活的头脑和踏实肯干,他学会了汽车修理技术,而后在鲁甸县城开了一家汽修厂。由于技术过硬、服务热情周到,聂正唐的汽车修理厂生意不错,一家人也搬到城里生活。

2021年,地处二半山区的石水井自然村被昭通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脱贫致富示范区先导工程3个试点村之一。人虽然在外打拼,心却一直牵挂村里发展的聂正唐毅然回到村里,带领大家投入到先导工程建设中。

2022年6月,村里成立云中乐谷农旅专业合作社,群众公认有能力、办事公正、热心村里大小事务的聂正唐全票当选为合作社理事长。

制定章程、建立理事议事制度、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制定合作社社员分配制度……合作社成立几个月来,聂正唐和村民选出来的5个理事、3个监事,在县、镇工作专班以及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团队的指导下,忙得不可开交。

石水井是鲁甸县江底镇坡脚行政村下属自然村,地处云贵两省三市接合部,国道213线依村而过,与贵州毕节市威宁县和我省曲靖市会泽县山水相连,区位优势明显。因该村有一石灰石断岩,岩石缝中有清泉水流淌进一石窝,可容三挑水,故而得名石水井。

2015年前,石水井只有38户村民,在鲁甸6。5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散居在山上的46户村民搬迁到石水井。目前,全村共生活着84户312名村民。石水井自然村虽然距昭通中心城区40公里、距鲁甸县城22公里,但村民们仍然生活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里。

“离城市不远,离自然最近。”在鲁甸县石水井脱贫致富示范区先导工程工作专班成员、江底镇镇长康健眼中,年平均气温16℃,森林覆盖率超过60%的石水井自然村,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里人休闲度假、体验农家生活和农耕文化的好地方。石水井自然村要实现乡村振兴,单靠传统农业肯定不行,就是要通过实施脱贫致富示范先导工程,探索出一条适合昭通二半山区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子来,为昭通市提供示范和样本。

“春有百花、秋有蔬果、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四川等地游客理想的避暑休闲康养胜地。”坡脚村党总支书记聂正江告诉记者,石水井自然村是坡脚村人均耕地最少的地方,全村以山坡地种植玉米、洋芋作物为主,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好乡村振兴,就必须依托石水井自然村区位、交通便捷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把仅有的100多亩基本农田和山上3000多亩坡地综合起来考虑,在基本农田里种上七彩水稻,在山地种板栗、核桃、樱桃、杨梅、梨树、蔬菜等,通过景观农业、四季果蔬采摘吸引游客到石水井自然村体验农家生活,走农旅融合发展的路子。

产业形态要由单一的农业生产迈向多业并存。为把石水井打造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致富示范村,探索具有昭通特色的乡村振兴新模式、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典型样板,昭通市、县乡村振兴局以党建为引领,在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团队的指导下,组建工作专班,按照“一山一谷一村”发展理念,围绕制定一个好规划、找准一条好路子、壮大一批村集体、造福一方老百姓的发展思路,立足石水井自然村区位、人文、交通优势,采取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计划通过3年的示范建设,在石水井自然村发展康养休养、四季果蔬、特色餐饮、教育研培、亲子活动、户外运动、房车露营、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训等新型业态。通过以旅促农带动乡村振兴、农旅结合带动产业融合、多元结构带动区域经济、综合发展带动效益提升“四个带动”,在景观、项目、消费层次、体验方式、场地5个方面带来超越城市的乡村旅游体验,真正把石水井自然村打造成休闲旅游的欢乐谷,绘制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乌蒙山区乡村振兴新画卷。

思想观念由相对保守迈向逐渐开放

“我是云中乐谷烧烤‘小王子’。”一见面,38岁的杨万高风趣幽默、充满自信的话让采访气氛活跃不少。

“别看简单的烤鸡、烤羊,这可是技术活,重要的是佐料配制、腌制时间、火候掌握。”杨万高自豪地说,他烤的整鸡、整羊外焦里嫩,客人都争着指名点着要。

杨万高从小生活在石水井自然村,先后到过新疆、山西、浙江、广东等地务工,“在工地上搬过砖,工厂里干过计件工。”杨万高告诉记者,在外务工这么多年,从这个省到另一个省,从一个工地到另一个厂,苦和累暂且不说,关键是找不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与人沟通交流都拘束得很。

2021年下半年,听到石水井自然村要发展乡村旅游,已是两个孩子父亲的杨万高兴冲冲地返乡参与到村里的建设中来。

如今,杨万高当选为云中乐谷农旅专业合作社理事,妻子在村中合作社从事旅游服务工作,夫妻俩工资收入虽然暂时不如外出务工高,但年终资产、工资、股份分红等几项收入加起来,收入也不错。“关键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既能照顾老人,又能管好孩子,外出务工这么些年,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石水井才是我的根。”

“村中的妇女见到县里和镇上的干部都会主动热情打招呼,这一可喜的变化得益于先导工程的实施。”鲁甸县江底镇镇长康健告诉记者,特殊的山形地貌让这里的村民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小环境里,外面的人平时很少到村里来。县镇村干部到村里来开展工作,路上相遇,村民们大多都是礼貌避让,妇女们更是腼腆。自7月1日试营业以来,村里来的游客多了,村民们也变得开朗大方起来了。

“原来见了干部都会绕着走,主动打招呼很害羞。”谈起康健的看法,正在餐厅打扫卫生的几名中年女服务员七嘴八舌说道,现在来村里游玩的人越来越多,原先见到人就害羞胆怯的心理负担没有了,反而觉得见到人不主动打招呼不礼貌,见到干部们更觉得像亲人一样。

“过去日子过得不如外面好,见到外面来的人总觉得低一等。”村民夏凤标说,他们一家收入主要靠他外出务工,妻子在家种两亩多玉米、3亩多洋芋,每年养两头猪,两个孩子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初中,虽然不愁吃不愁穿,和亲戚朋友相比或者见到外面来的人,心里总有被人瞧不起的感觉。

自从村里发展旅游后,夏凤标家5亩多土地全部入股村合作社,他和村里10多个青壮年积极参与村庄建设,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和实践,10多个人都学到技术成为乡村工匠,现在每天挣的工钱都不低于300元,妻子则在合作社特色餐厅上班,每个月有固定工资。夫妻俩每个月工资收入超过10000元,年底合作社还有股份分红,再也没有自卑感了。

从外出打工到参与家乡建设成为乡村工匠,村民夏凤标的自信和开朗源自观念改变、环境改变,源自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我们要打造超越城市的现代乡村农业综合体。”对聂正唐、杨万高等合作社理事来说,他们的变化和村民不一样。他们谋划的不仅仅是自家的小日子咋个过,还有如何依托独特的区位,利用石水井自然村浓郁的农耕文化、优美的自然生态,带领村民们在道路沿线、荒山荒坡、村庄内部等开展绿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生态保护和美化村庄行动,一体化推进农村老旧危房及畜禽圈舍拆除,利用村规民约、爱心超市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把村民畜禽圈舍改造成咖啡厅、便利店;通过村民房屋、土地、林地等入股,发展民宿、餐饮、大型游乐园、劳动技能培训实践中心、房车营地、建森林步道,把山上的耕地种上四季瓜果蔬菜等景观农业。

观念一变天地宽。石水井村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带来的是村容村貌、产业形态、村民生活的蝶变。

生活由小康迈向幸福小康

阳光穿过便利店门框和玻璃橱窗照进室内,暖和而明亮。一排排货架上,各种食品、日用品码放得整整齐齐。上穿咖啡色薄毛衣、下着蓝色牛仔裤,脚蹬深灰色休闲鞋的店主笑呵呵地招呼着进店顾客。

“生活幸福美满、精神头十足。”这是店主聂正浦给人的感觉。

现年52岁的聂正浦从小就生活在石水井自然村,在鲁甸6。5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和脱贫攻坚战中,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和帮助下,村子路通了、水通了,散居在山上的46户乡亲们搬到石水井自然村,村里从原来的38户人家增加到84户,家家户户住上了钢混结构的楼房。娃娃读书不但不用交学费,中午吃饭还有免费的营养餐,村民们看病有医保,过上了吃穿不愁的小康生活。

在石水井自然村开展脱贫致富示范先导工程过程中,聂正浦将家中的3亩林地入股村合作社,自家两层楼房一楼开便利店,二楼改造成民宿。按照合作社章程,根据出资比例,便利店收入90%、民宿收入39%归聂正浦一家所有,其余收入归合作社。

采访中,聂正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家5口人,两个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在部队服役,自己打理便利店和民宿,妻子李正莲在合作社上班,便利店、民宿收入,夫妻俩工资、年底合作社股份分红等几项收入加起来,每年收入不会低于10万元。

“现在生活越来越好过,就像吃甘蔗越吃越甜。”种了大半辈子地的聂正浦说,做梦也没有想到有一天坐在家里就能当老板,妻子在家门口上班领工资,现在都不用伸手向儿女们要钱了。

“村民幸福感强不强,决定乡村振兴的成色,更是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康健告诉记者,先导工程实施中,石水井自然村制定了合作社与群众的利益分配机制,按照村民以全部土地、房屋、庭院等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后期分成中,净利润39%属于村民,合作社占61%,村民全额投资经营的项目和实体,净利润90%属于村民,合作社占10%。

据悉,石水井自然村目前已整合群众土地及房屋12栋用于烧烤区、民宿、餐厅、咖啡厅建设,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政府 党支部 合作社 运营公司(合作社) 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转变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政府统筹协调,合作社整合资源,运营公司经营管理,使农户以出资、出让、转包、入股等方式实现一份资产多份收入,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也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和必由之路。”为共建共享幸福家园,石水井自然村计划在合作社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的收益,在村中建立起老年人日间关爱中心,村中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每天在中心健身、娱乐,早晚都在中心吃上免费可口饭菜,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罗河镇乡村产业振兴工作方案 从传统农耕迈向农旅融合(2)

云中乐谷成儿童乐园

“这样暖心的事就连儿女都做不到。”听闻村里的打算,76岁的王廷秀老人高兴地说。老人告诉记者,来村里游玩的人多了,她和几个老姐妹每天都在村里划定的区域出售自家地里产的果蔬,一天能挣一两百元。聂正浦介绍,这几个老人都是留守老人,平时用钱都靠外出务工的儿女,现在每天有收入,幸福感也提升了。

石水井自然村变身云中乐谷,村民生活由小康迈向幸福小康,正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鲜活事例。

感言

一个曾经被人遗忘的小山坳成为游客打卡地,一个曾经的传统农耕小山村正迈向农旅融合发展之路,一个个曾经见到村外人就害羞脸红的村民正自信满满地与人打交道,过上由小康迈向幸福小康的生活,这一切都源自于脱贫致富示范先导工程的实施。

创新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动力,在石水井乡村振兴探索中,群众主体激发新动力、项目建设引入新理念、参与建设提升新技能、利益联结带来新收益……思想观念创新、业态创新带来了村容村貌之变、群众生产方式之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更加充实,这正是先导示范工程的目的所在、意义所在。

云报全媒体记者 蔡侯友 通讯员 毛利涛 田朝艳 摄影报道

来源:云南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