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城市数字化转型(四百米长红巷展城市绣花功)

加速城市数字化转型(四百米长红巷展城市绣花功)(1)

在5G直播车上,长江日报主播采访武昌区人大常委会中华路街道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友灿(左)。记者刘斌 摄

7月13日,长江日报5G直播车开进武昌区中华路街道都府堤社区,将《美丽武汉绣出来》城市管理精细化直播互动活动搬到现场。

今年4月,《武汉市提升城市建设管理精细化水平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发布。方案提出,要精心描绘城市“颜值”,精细刻画城市“表情”,精致塑造城市“气质”。

行动已实施三月有余,长江日报联合武汉市城管执法委、武昌区城管执法局,将《美丽武汉绣出来》直播互动活动第一站搬到武汉第一红色街区“红巷”,亲眼看、亲耳听,看看精细化做得怎么样。

都府堤社区坐落于武昌著名的红巷片区,是著名的红色旅游街区。作为我市100个市容环境示范片区创建点位之一,都府堤社区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市容环境水平,推进垃圾分类、箱柜美化,实现“开门见绿”,通过“红巷爷爷”志愿服务队等实现共治。

“红巷爷爷”“社区规划师”参与社区建设管理

加速城市数字化转型(四百米长红巷展城市绣花功)(2)

“红巷爷爷”邓广东接受长江日报主播采访。记者刘斌 摄

7月13日上午8时,72岁的“红巷爷爷”邓广东穿上志愿者马甲,精神抖擞地来到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门前。他沿都府堤路步行,一边留意四周环境卫生,一边为外地游客提供帮助。

“今天很热,我趁早上凉快出来看一下。”邓广东笑着对长江日报记者说。“红巷爷爷”是一个由社区老年居民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老人们不仅义务带领游客游红巷讲党史,还活跃在街道社区,参与社区服务管理,为社区规划出点子,解决邻里纠纷。

邓广东说:“咱们都府堤社区建设越来越好了,环境越来越美,便民设施越来越完善。短短417米,沿途修建了多座公厕,方便居民和游客使用。不少外地游客参观后都说,这里修旧如旧,保持了原来的建筑风格,来这里参观可沉浸式学习红色历史文化。”

都府堤社区书记杨磊介绍,社区目前有“红巷爷爷”“红巷苗苗”“红色新干线”“时间银行”“老书记沙龙”“社区规划师”等志愿服务项目,让居民参与社区精细化建设管理,实现共治共建。

武昌区人大常委会中华路街道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友灿表示,为了平衡好游客和居民的诉求,他们因地制宜,对都府堤社区提出了绿山绿水绿色家园的发展目标。今年以来,在街区治理方面,更加充分地发挥党建引领和引擎作用,以“红色文化生态圈”串联片区共建单位、企业、商户和居民,通过联席会议、项目共建、协商议事等形式,打造了“红巷爷爷”“红巷苗苗”等一系列红色文化品牌。

口袋公园开门见绿箱体美化提升城市颜值

加速城市数字化转型(四百米长红巷展城市绣花功)(3)

在5G直播车上,长江日报主播采访武昌区城管执法局督察室负责人黄庭辉(左)。记者刘斌 摄

走在都府堤路上,虽然只有417米,但一头一尾都有公园,两侧绿树成荫。清早,在都府堤路与红巷交会路口的口袋公园,就有不少居民坐在树下乘凉聊天。

武昌区城管执法局绿化科工作人员张荣生介绍,红巷口袋公园以都府堤路为界,分东西两园,绿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种植了麦冬、樟树、桂花等植物,游园内设置有园路、休闲座椅。

“在口袋公园的设计和管养方面,我们采取一园一策。红巷口袋公园一年四季都有游客参观,所以种植了许多常绿的高大乔木。来游玩的游客和老人较多,所以设置了许多休闲座椅。”张荣生说,在精细化养护上,由于种植了较多栾树,春季易发生蚜虫危害,他们提早防治,避免虫害暴发。

记者边走边看,发现都府堤路的几处箱柜设计特别,主调采用灰色与红色,上面还有“红巷1927”字样。武昌区城管执法局指挥协调中心副主任程传斌介绍,红巷片区的箱柜美化,充分与红巷文化相结合,箱体表面青砖图案与周边青砖灰瓦建筑风格相匹配。1927年,武昌红巷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因此箱体印有“红巷1927”字样,展现红巷独特的历史文化。“除了美观,箱体表面抗粘贴涂层使小广告不易附着,涂写痕迹可轻易擦除,日常维护方便,易清洗。”

“我们通过精致环卫洗净城市容颜、精心管养守护城市安全、精品园林增添城市绿意、精巧布局塑造城市品位、精准治理和谐城市秩序。”武昌区城管执法局督察室负责人黄庭辉介绍,今年,在市城管执法委的指导下,武昌城管对照“一区一表”,结合“双百”示范创建和达标整治活动,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建设管理水平。

(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殷莉红 张晟蕾 实习生谭畅)

【编辑:汪宇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