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机场必逛(老厦门记忆之禾山机场)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前身禾山机场,很多人也许还不知道,它是厦门沦陷后日本修建的军用机场。

厦门机场必逛(老厦门记忆之禾山机场)(1)

图片源自网络 版权归照片人

解放后机场一直没使用,58年厦金两岸炮战,干脆把它关闭。荒废的机场,荆棘丛生。文革时期,双十中学农场就设在机场。我读书时,还从市区徒步到机场参加劳动。

机场的土质很坚硬,锄头下去又弹回来。由于是沙土地,不宜种农作物,只好改种甘蔗。我们吃完饭,经常躲进甘蔗园,偷偷地啃起甘蔗,享受劳动带来的甘甜。

禾山机场很小,跟现在简直无法比。我每天清晨绕着机场跑一圈,据说三千米。而现在机场的一条跑道就不止三千米。

在农场劳动,吃饭不用交公粮的。我最喜欢的是咖喱马铃薯干饭,那时我的饭量是现在的好几倍,而且是大锅饭,不吃白不吃。我们白天劳动,晚上还要上农基课,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改革开放后,厦门迎来特区发展的好时机。于是,八十年代初,便开始改建国际机场。不到两年,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机场展现在世人面前。

厦门机场必逛(老厦门记忆之禾山机场)(2)

图片源自网络 版权归照片人

机场建成伊始,我通过一位学生叔叔在机场工作之便,带学生参观刚落成的机场。跑道上飞机起起落落,让大家兴奋不已。这是我们第一次亲历飞机从机场腾空而起、搏击长空的情景。几年后,航空总公司举办征文比赛,我撰写的《我的机场情缘——见证厦门国际机场的沧桑巨变》获得特别奖,奖品是机票。

往事如烟,总在脑海中翻卷。那40多年的农场劳动场景,还时常一幕幕地浮现在眼前……

厦门机场必逛(老厦门记忆之禾山机场)(3)

瓷语手造《年.桃源》

点评|图 文:潘清河老师

潘清河,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厦门市社科委员。湖里区老年大学理论研究特邀研究教师。

-- 瓷语谈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