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石油储量多少桶(地球石油总储量1.572万亿桶)

前段时间油价上涨,一度进入“9元时代”,想必很多车主可能有苦说不出,油价上涨的原因来自很多方面,但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么一个问题,我们烧的油从何而来,我们烧了快一百年的石油现在看来还剩下一大堆,真的有会那么多古生物可以变成石油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地球石油储量多少桶?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地球石油储量多少桶(地球石油总储量1.572万亿桶)

地球石油储量多少桶

前段时间油价上涨,一度进入“9元时代”,想必很多车主可能有苦说不出,油价上涨的原因来自很多方面,但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么一个问题,我们烧的油从何而来,我们烧了快一百年的石油现在看来还剩下一大堆,真的有会那么多古生物可以变成石油吗?

使用石油的起源

据古希腊学者记载,早在4000多年前的巴比伦便使用沥青建造城墙。《易经》中也提到了未经提炼原始状态的石油,“泽中有火”所描述的便是石油燃烧的场景。公元前四世纪,我国人民发明了石油照明法,开始初步使用石油资源。

但现代工业,如此高效使用石油的起源是从1859年开始的。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建造的井被认为是第一口现代石油井,因为它是使用蒸汽机钻出来的,也是它带了后续巨大的石油浪潮和繁荣。

现在,石油作为燃料用在交通运输工具上,作为血液流淌在现代工业的每一寸肌体上,每日的消耗量超过9953万桶(7桶油约一吨),据专家推测石油还能够使用50年。也许你会很好奇,20年前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石油还能使用三十年。但二十年过去了,汽车越来越多,能耗也越来越高,石油为什么还“只”能使用50年呢?

石油为什么会越来越多?

年纪稍微大的人应该了解大庆油田,大庆油田的发现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前阵子大庆油田又开钻了新的油井。

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有油田被发现,也正是这个原因,全球的石油储备不断提高。在2000年时全球石油储备为0.91万亿桶,而在今年的报告中全球石油储备达到了1.572万亿桶。1.572万亿桶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大,换算成吨位是2362.3亿吨,但很难直观的产生印象。

举两个例子,西湖的储水量大概是1000万立方米,全世界的石油可以填满2万多个西湖。将所有石油平均分到每个人身上,每个人可以获得260桶左右,也就是37吨,相当于7.4吨(1万升)汽油,14.8吨(1.7万升)柴油,这对我们大部分的人来说完全足够用一辈子了。

有科学家做过统计,每个人一辈子要“穿”掉1.8桶石油,“吃”掉3.5桶石油,“住”掉24桶石油,“行”掉24.5桶石油,260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绰绰有余,甚至可以传下去5代。

那么作为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种资源,这么多的石油是从哪里来的呢?

石油哪来的

一、千万年前的遗产

现代科学界对石油的形成观点主要是“生物成油理论”大多数的地质学家和科学家认为石油就像煤炭和天然气一样,是古代有机物通过漫长的压缩和高温后逐渐形成的。

大量的浮游动物和藻类的尸体沉淀到海底或湖底,在那里它们被死水(没有溶解氧的水)或淤泥等沉积物覆盖,无法进行有氧分解。随着地质活动让它们沉入更深的地层,为地下深层提供了强烈的高温和压力。

第一步:厌氧腐烂

有机物被埋在一层沉积物或水中后,在没有充足的氧气的情况下。厌氧菌可以利用这些物质作为反应物,将多糖和蛋白质被水解成单糖和氨基酸,而这些又被细菌的酶加速进一步了下一步厌氧氧化。

简单来说就是将生物体内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给它化整为零,再进行下一步加工。

第二步:形成干酪根

一些有机酸、脂肪、蜡和木质素等有机物质无法被厌氧菌有效分解,在深度的下降和高温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这种混合物的化合物开始以鲜为人知的方式结合成干酪根。

从厌氧腐烂开始形成干酪根的整个过程称为成岩作用,是处于化石燃料和有机物之间的节点。

第三步:从干酪根变成化石燃料

随着地质活动的进行,干酪根会被淹埋入更深的地层,其环境温度也会逐渐上升,在不同温度的情况下产生的裂解程度都会有所不同,所以每个地区的石油质量都不尽相同。

产生石油的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的话石油会进一步裂解形成天然气,太低的话干酪根就很难发生反应,可以说是相当严格了!

真的有那么多古生物会变成石油吗?

小时候我一直以为我们用的石油全都是恐龙变的,后来才发现这太不严谨了!

其实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石油大部分是由海洋藻类和漂浮生物形成的,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不要小瞧这些“小东西”,它们可是占了海洋总生物质量的90%!

根据统计,当前地球上生物总质量约为5500亿吨,几亿年来的无数生物死去活来,石油总量如此丰富也许可以解释得通。

当然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生物成油理论不是那么靠谱,其中有着不少疑点,比如废弃的油田有时被重新填满;有些油田的形成历史十分短,只有5000年甚至50年历史的油田被发现;油田的大体积也十分诡异,想必大家也很难想象一个,长宽高各30公里的区域会填满了动植物的遗骸吧。

二、非生物石油成因

因此有人提出了另一种成油观点“非生物石油成因理论”,俄罗斯石油地质学家尼古莱便是著名代表,他提出一个理论,认为地壳中包含有许多碳,而这些碳中有些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因为这些物质比水轻,所以会沿着岩石的缝隙向上形成石油。而随着科技进步,也有很多发现证实了这一理论的观点,比如来自外太空的陨石中也含有烃类混合物,可以证明石油真的可以无机形成。

石油的成因到底是如何,现代的我们也许还无法说清,但在科学的研究上,与其不断重复一句不会错的话,不如试着讲一句错话,可能会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视野。

据专家推测,地球上的石油总含量大概是3~5万亿桶左右,未探明的石油储量依旧很多,所以大家也不必担心我们的子孙后代还没有石油用。

想一想我们的祖辈用了多少年的煤炭,如今煤炭资源都快被淘汰了,依旧还有着很高的储量,也许在未来,我们开发出新能源甚至核聚变之后,石油的命运也许会和煤炭一样,也会被慢慢淘汰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