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秋兴七首(欣赏杜甫的一首秋兴)

立秋,意味着暑去凉来,可是白昼时依然是烈日炎炎、酷暑难耐,丝毫感受不到一丝清凉。工人师傅们一大早就站在路边,不辞辛苦地为那些干渴的草木进行浇灌。

荷塘里的荷叶依然青碧可爱,只是那些荷花禁不住高温的炙烤,早已失去了娇美的仪态。路边的梧桐树似乎早已感受到一点秋意,片片梧叶从枝头飘然坠落,也含蓄地告诉人们,秋天终于到来了。

自古以来,诗人们就喜欢悲秋,虽然秋天更显得色彩绚丽,但也因为其萧瑟和肃杀的特点,让才子们时常会感慨人生无常。正所谓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让人遐想无限。立秋之际,欣赏杜甫的一首《秋兴》,期待着金风细细的凉爽。

杜甫的秋兴七首(欣赏杜甫的一首秋兴)(1)

《秋兴》

盛唐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杜甫的秋兴七首(欣赏杜甫的一首秋兴)(2)

杜甫是深受读者崇敬的伟大诗人,他的一生阅历丰富,也跌宕起伏。年轻时胸怀壮志,中年时仕途坎坷,晚年时更是颠沛流离。不过越是生活艰难,越能激发诗人的创作激情。

他流寓川蜀时就谱写了无数壮丽诗篇,也给后世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这首诗就是作者晚年困居夔州时所作,表达了思念故园的惆怅之情。

杜甫的秋兴七首(欣赏杜甫的一首秋兴)(3)

开篇就抒写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兴,“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诗人独自站在枫林旁,虽然秋风徐徐,带来了一丝清凉,但是寒凉的露水却染红了枫叶。诗人又放眼望去,远处的巫山和巫峡更是笼罩在一片浓雾之中,充满了一派萧森之气。

诗人一边独自散步,一边慢慢赏景,同时也在心中默默构思。接下来描写江上景象,“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面波浪滔天、阴云密布,好像正酝酿着一场大雨,诗人却依然饶有兴致地继续欣赏。诗人时而仰望天空,时而俯瞰大地,乾坤间充满了一片萧瑟,诗人的心头也逐渐地被愁思和乡情包围。

杜甫的秋兴七首(欣赏杜甫的一首秋兴)(4)

作者在前两联充分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颈联开始抒写对故园的思念,“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诗人身在异地,又归乡无计,蜀国的菊花已经盛开了两回,远处的孤舟却好像维系着一颗思乡之心。

作者运用菊花和孤舟等意象,委婉地表达出充盈于心的无比凄凉,更令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晚年对故乡和亲人的强烈思念。诗人每次看见菊花绽放,就会想起那些美好的往事,可是孤舟难发,却让诗人肝肠寸断。

杜甫的秋兴七首(欣赏杜甫的一首秋兴)(5)

结尾以景结情,展现出诗人的无奈,“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秋风瑟瑟,令人寒意顿生;夜幕降临,白帝城上也传来了一阵阵的捣衣声。

全文到此就突然结束,诗圣似乎还有很多话语不愿吐露,读者却感到意犹未尽。对秋天的感慨、对家乡的思念,还有对时局的担忧、对人生的苦难,诗人一定深有感慨,只是不愿多说。

杜甫的这首七律描绘了巫山巫峡上的秋景,表达了自己身处异地、心系故园的惆怅之情。全篇虽然不见一个“愁”字,作者却用“凋伤、萧森”,以及“他日泪、故园心”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刻画一种急于回归的心理。

杜甫的秋兴七首(欣赏杜甫的一首秋兴)(6)

立秋时节,白昼也悄然变短,晚上七点之后夜幕就已降临。池塘边微风拂面、凉意习习,柳枝摇晃、蒲苇婆娑,似乎也非常享受夜晚的凉爽。人们三三两两地外出散步,一边欣赏着水面上倒映的月亮,一边期待着暮云收尽溢清寒。

凡夫俗子不会思考太多,而诗人们却总是多愁善感,他们从大自然的秋天,联想到人生的秋天,感怀岁月流逝,希望只争朝夕。虽然天气依然炎热,不过赤帝归去、白帝接班,相信月白风清的日子即将到来,金风细细的凉爽天气也指日可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