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合江县城风貌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镇

先市镇,位于合江县西南部,距离县城23公里,距离贵州省赤水市13公里,是合江县四大古镇之一。镇域面积65平方公里,总人口接近4万,是川南商贸较为繁荣的场镇。乡镇游最大的乐趣就是游玩老街,游玩老街的同时最好能遇上赶场,先市镇有着1000历史的老牌场镇,更是川南影响力最大的老商铺之一,赶场更不缺乏热闹。

泸州合江县城风貌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镇(1)

先市镇始建于晚唐时期,唐朝神童先汪在此落业而得名,老街上还有神童先汪墓,千年古墓很有历史气息,如有机会可以前去参观一下。先市有着1000年建镇史,历史底蕴浓厚,不仅有明清、民国风格的老街,至今还保留有两处明清古牌坊,古盐码头、古渡口、古盐坊、古剧院等,更有九宫八庙布局,不过九宫八庙大部分已经损毁。

泸州合江县城风貌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镇(2)

先市镇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先市镇又地处川黔两地咽喉,战乱更是纷争不止,最为惨重的要属明末清初反清名将张献忠,曾在此设兵站。张献忠在此设兵站,为先市镇后来的大量人口锐减埋下伏笔,以至于后来有湖广填川。湖广填川在清代的正史中把四川的人口大幅减少都归咎于张献忠,感觉不太合理,但成王败寇皆因谁权力在手谁就有话语权,直到现在湖广填川都没有正确的说法。张献忠身为汉人,不可能屠杀汉人,清朝廷的一面之词不太可信,但历史就这么写也只能这么去理解了。

泸州合江县城风貌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镇(3)

清朝中末期,太平天国运动覆盖整个长江南岸,甚至威胁到清朝廷的统治,只是到太平天国末期出现内乱,清朝廷才将这场民变给镇压下来,金人才又得以苟喘几十年。不过还有一支太平军转战到川黔交界一带,这支太平军就是反清名将石达开,带领十万之众途径先市镇,预想沿赤水河攻取合江,北上成都,因清军太过强大不得不顺着赤水河逆行而上退入贵州,先市镇还有太平军与清军战斗的古战场遗址。

泸州合江县城风貌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镇(4)

古代交通都以水路为主,大多数的场镇都因水路而兴起,先市镇地处赤水河边,河边至今还有古盐码头,古渡口遗址,足以说明在古代就是繁荣昌盛的城镇。直到现在依旧保持着近千年的繁荣,哪怕是近几十年城镇化的转变,这个远离城区的场镇仍旧保持如初。虽说不能繁荣到百日场的地步,但是每到赶场日这里并不逊色于闹市区。

泸州合江县城风貌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镇(5)

仔姜,爆炒鸡肉绝对让你吃到肚子暴涨,一斤鸡胸半斤仔姜,起油刷锅,猛火爆炒三分钟减小火,然后放热水将鸡肉煮熟上锅,一道美味就此而成,能多吃一碗饭,下酒能让你喝个大醉。这道菜有点辣,吃不得辣的尽量少吃,以四川不辣不欢的饮食方式,这点辣不打紧。不过本人比较喜欢仔姜腌酸,既能下饭又可以当零食吃,年轻的时候还能当饭吃,可能是岁数大了,现在不能乱吃了。

泸州合江县城风貌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镇(6)

前些年猪肉价格飙到30元一斤的时候很多村民都将鸭肉替代猪肉,无奈猪肉实在太诱人,即便猪肉再贵,村民还是离不开猪肉,鸭肉始终都不是餐桌上的大硬菜。不过鸭肉炖酸笋这道菜还是挺好吃的,川渝贵一带都喜欢吃炖鸭肉,尽管本人生活在重庆多年,还是比较喜欢吃老家的白斩鸭,不过自己是个大懒人,很久没有做白斩鸭了。

泸州合江县城风貌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镇(7)

赶场最喜欢的就是去菜市场逛,看一堆人挤在一起寸步难行,听商贩们的叫卖声,村民们买东西讨价还价声,更喜欢跟售卖青菜的村民们交流。讨到赶场乐趣的同时还能说上几句川话,尽管有些不地道,但也是这些年来在川渝两地瞎混所带来的成就。大爷可能是先市镇商界精英,对秤杆的运用娴熟到闭眼睛都不出错,大姐对大爷的秤杆有点怀疑,大爷还细心教导。从两人的笑脸上看,相互之间还是很信任的,大姐的疑惑可能只是一个玩笑话。

泸州合江县城风貌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镇(8)

川渝两地的民间三大美食,豆花饭、小面、火锅,每次赶场早餐是豆花饭,中餐就是小面。经常到各乡镇去游玩,吃豆花饭少吃。吃豆花饭的时候最好再点一份烧白或者回锅肉,这样吃起来才爽快,要是再来一瓶啤酒那就更好。豆花饭说起来也挺奇怪的,有时候看见有人吃豆花饭还可以下酒,而且还喝个烂醉,弄得我都不知道豆花饭是饭还是菜了。

泸州合江县城风貌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镇(9)

每个地方都有它的得到之处,亦有它最怀念的地方,喜欢乡镇游,游玩过后就是瞎写东西,可能是水平有限,没能写出一篇好文章来赞美先市镇,不过能有生之余来到此地一游,亦是三生有幸,但愿往后有时间再来好好地游玩。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伙谅解。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