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吃啥套路(我想要一个套路)

昨天有个好朋友向我吐了个很有意思的槽。

朋友是做互联网营销的,最近招了个实习生,刷新了他对奇葩九五后的认知。(哼,我们大多数九零后还是很靠谱的。)

这个实习生之前没什么经验,朋友给他一套专业教程让他入门,两天后问他学习进展,他伸个懒腰,一本正经地说,「我一眼都没看,怕思维被教程僵化了。我们九零后思维跳跃,不拘一格,不能被套路抹杀才华。」

朋友一听,嘿看来这是个天才啊,于是直接给他一个微博推广的案子上手做,结果写得支离破碎,根本不及格。

朋友批评他几句,他一怒之下拍桌子辞职了,说「庸人才去学基础套路,我天生的创意你都看不懂」,留下朋友在风中凌乱。

这个实习生真的是太多年轻人的缩影,以为自己天生才华横溢,有横扫千军之势,大笔一挥出来的创意就能震古烁今。蔑视理论,蔑视规则,根本没办法让他坐下来学点专业知识,认为学习基本方法就是学套路,就是对才华的泯灭。

学套路有那么不堪嘛?

你想吃啥套路(我想要一个套路)(1)

你想吃啥套路(我想要一个套路)(2)

有人问过我写作目标,我说想写一部能拍成好莱坞式电影的小说,有故事情节有价值观情怀。

对方说,啊,好莱坞电影都是套路啊,你格局能不能博大些。

但是……中国迄今还没几部电影能达到好莱坞的水准,编剧连基本的套路故事都讲不圆,「起承转合」都搞不定,却一心想着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这个世界上,究竟做什么没有套路呢。

我一个做设计的朋友,17岁独自去国外参加世界顶级设计学院的面试,最后在帕森斯设计学院循规蹈矩,接受系统而完备的教育,从艺术史读起,一点点琢磨前人的套路,受极致的专业训练,最终才有了自己推陈出新的设计。

就像别具一格的毕加索,他《哭泣的女人》和《格尔尼卡》这类抽象派作品颠倒众生。很多人觉得他是自成一派的野路子,所以认为人人皆可抽象派,人人都是艺术家。可你们看过毕加索十五岁前的作品吗,他已经把标准西方油画画得像模像样。他对艺术的颠覆,都建立在套路的基础上。

你想吃啥套路(我想要一个套路)(3)

毕加索14岁时的作品《赤足女孩》▲

你想吃啥套路(我想要一个套路)(4)

「哪些礼仪是必备的?如何才能做个通情达理的人?如何学会说话?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做个优秀的女朋友/男朋友?」……

在知乎上会看到很多类似回答。

总有人对这些世俗的方法论表示不屑,耸耸肩膀说,不想做一个活在套路中的人。

我想说,其实这不是要求你亦步亦趋,遵循教条来做人,那样的人生太无趣了。不是要你成为熟稔人情练达的老油条,只是前人的经验或许能成为一点点参考,省去些许弯路罢了。姑娘觉得男朋友不会聊天略有些无趣,男生自然应该去学些沟通技巧嘛。

跳脱来看,我们天长地久自身积累的经验,也是一种自己的「套路」呀。比如有些人一定等对方先挂电话,有些人做事严格按照番茄工作法。

你想吃啥套路(我想要一个套路)(5)

你想吃啥套路(我想要一个套路)(6)

不仅做人,万事万物都有套路吧。开车自有一套规则,学吉他要先练指法,写作也要先打基本功。很多人都梦想成为酷炫的作家,但只有少部分人,咬牙从基本的套路学起,学小说基本故事结构、人物对话、视角转换……最终驾驭了套路,又颠覆了套路,真正在行业立足。

而像钱钟书说,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将自己的创作冲动误解为创作才能。大部分人还以为自己才华逆天,以为自己随手写了一百字的故事就是旷世惊奇,却不肯把姿态放低。

真的,到最后你会发现,人生就是如此,你走过的最漫长的路,就应该是套路。

你想吃啥套路(我想要一个套路)(7)

你想吃啥套路(我想要一个套路)(8)

插图 / Tumblr

首发 / 曲玮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