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1)

懂美学的人,连颜值都会变高


欢迎关注印客美学

鲁迅先生在短篇小说《风波》一文中写道:

……他在晚饭席上,对九斤老太说,

这碗是在城内钉合的,

因为缺口大,所以要十六个铜钉,

三文一个,一总用了四十八文小钱……

碗碎了还能缝上

这种失而复得的感觉真好

然而每当我们摔碎了玻璃杯或者是陶瓷碗

很多人往往会马上丢进垃圾桶避免划伤

残缺的事物在很多人眼中是生活的累赘

但要是我们换种思路看待它们呢?

它们也可以具有别样的残缺之美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2)


断手、无头却价值非凡


说到既残缺又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大家肯定会想起断臂维纳斯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3)

▲《米洛斯的维纳斯》,阿历山德罗斯 ,2.04米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这尊被奉为卢浮宫镇馆三宝之一的雕像

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雕像

而后世的雕刻家们在为失去双臂的维纳斯

做出复原双臂的复制品后

都感叹有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

同样为卢浮宫镇馆三宝之一

胜利女神带给我们的也是独特的残缺之美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4)

▲胜利女神像,又名《萨莫色雷斯奈姬像》,佚名,3.28米

缺头的胜利女神到底长什么样?

这些我们都无从得知

也是残缺带来的神秘

体现了艺术的独特之处

我们再来快速欣赏其它一些

即便缺失身体部位

依旧无法阻挡我们欣赏其残缺之美的雕塑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5)

▲也是断臂女神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6)

▲残缺之后的脸庞让我们可以专注欣赏其嘴巴和鼻尖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7)

▲碎片有没有给你带来比整体更加不一样的感觉?

残缺的脸庞却不恐怖

这是残缺美神奇的地方

其实在中国也有许多残缺美的雕像或石碑

当我们在博物馆中无意发现时

同样能领略到残缺的文物带来的美感

(图源自知乎用户||橙泥小火炉)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8)

▲五代 残石造像 苏州博物馆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9)

▲唐 石雕菩萨坐像 国家博物馆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10)

▲唐 石经幢残片 青龙寺遗址公园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11)

▲唐 贴金彩绘菩萨立像 山西博物院

除了立体雕塑中存在残缺之美

平面画作领域也有许多对残缺之美的尝试

如艺术家Bernardino在画作中也表达了这种美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12)

▲《没有理由说不》,2016年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13)

▲《严肃的思考》,2015年

画中人物面部被白色的笔触覆盖

“那小孩到底长啥样啊?”

“那个女人是开心还是难过?”

这些我们无从得知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14)

▲《孤独意识》,2015年


残缺的面庞留给我们的只剩下对于画作本身的思考

色彩怎么样?构图如何?笔触呢?

这是画家想给我们传递的

面对一幅画作时应做的一些思考

在国内,比如清朝的时候

流行一种“八破图”

表现了当时的文人对“残缺美”的崇尚与革新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15)

▲八破图经常出现的素材,有古旧字画、废旧拓片、青铜器拓片、瓦当拓片、虫蛀的古书、废弃的画稿以及扇面信

那时的文人们用接近写实的方式

手绘残缺之碑拓、焦黄之书卷、破损之金石……

这些杂物件通常呈现破碎、撕裂、火烧、沾污、破旧不堪的形状

给人古朴典雅、耐人寻味的感觉

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16)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17)


这种残缺美,是不是还挺惊艳的?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18)


残缺却可以更值钱?


节约简朴的古人

会用特别的方法修复破碎的瓷器

这种技艺叫做“锔瓷”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19)

▲《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民间的锔瓷手艺


锔瓷技艺能使破碎的瓷器复原再生

“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儿”

说的就是这项技艺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20)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21)


不论是小碗还是大缸

通通都可以修复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22)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23)

慢慢地,这项技艺变换成了一种

独具观赏和艺术价值的瓷文化艺术

旨在破碎之中寻找残缺美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24)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25)

这时刻提醒着“破碎”的残缺美

竟然带来了历经沧桑的美学感受

与此类似的还有日本的“金缮”工艺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26)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27)

▲运用金缮技术修复过的瓷器

所谓金缮

一般指的是采用有粘性的金色天然材质将破碎的瓷器缝合起来的技艺

让原本破碎的瓷器宛若新生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28)

日本人将瓷器身上的残缺美放大并赋予审美趣味

而不是试图掩盖缺陷

也与我们理解中锔瓷艺术传达的自信、包容精神不谋而合

与锔瓷与金缮技艺同样欣赏着残缺之美的

还有中国古代五大名窑中的哥窑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29)

▲从哥窑瓷器之中,你是否体会到残缺之美?

哥窑并非重在修复

而是在烧制的过程强调“破碎的残缺之美”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30)

▲高密度的破碎带来残缺之美

在拍卖市场上,只要有宋代哥窑精品出现

就一定能够受到市场的追捧

由于宋朝哥窑传世较少

然而迄今未找到确切窑址

哥窑瓷器非常珍贵


那么大家猜一猜

这么一件哥窑米黄釉贯耳瓶要多少钱?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31)


先来个二十几年前的参考价

1992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32)

▲宋代哥窑八方贯耳扁瓶(非文中所述拍卖件)


一件宋代哥窑八方贯耳瓶就拍出了1000多万港元的天价

据业内人士介绍

如果不是因为当时收藏界有人持不同看法

这件瓷器的价格还要高

这两年在内地的拍卖市场上也有标明为“宋哥窑”的瓷器露面

但由于市场对拍品的争议

成交价格总是维持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

啰嗦了这么久

所以正确答案是

4025.00万港元!


哥窑极具辨识度的模样

同样也是由其残缺美赋予的

有空就去博物馆近距离地欣赏这种美吧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33)

▲哥窑中的冰裂纹,是极典型的化腐朽为神奇的残缺之美

没有被残缺“劝退”

而是在残缺之中找寻美的可能性

锔瓷艺术、金缮艺术以及哥窑艺术都在给予我们乐观向上用心发现的生活启示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34)


“世界上最好的作品都是未完成之作”

上文提到的是整体破碎带来的残缺之美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是结果的残缺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

“鉴赏判断完全不以来于完善性概念。”

按照康德的说法

即使残缺且不完善

也可以成为美的对象

比如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的残缺

铸就了它的另一种审美高度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35)

▲红楼梦 镜片 设色绫本

又比如说一部电影或者文学作品

为了迎合更多受众的口味

在作品最后都会来一个较为突兀的结束、合家欢式大团圆

或一个匆匆的正义转折作结

而又由于众口难调

这些结果通常被一些人诟病作品“烂尾”

烂尾这个词

在渐渐地给一部作品贴上不完美标签的同时

开放性结局应运而生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36)

如电影《盗梦空间》


开放性结局给予我们自行寻找答案的空间

并告诉我们

生活并不仅仅局限于你眼前看到的

我们可以自行决定角色的命运

就像很多未完成的艺术作品,虽然存在遗憾

但却给我们带来弥足珍贵的想象空间

卫报艺术评论人 Jonathan Jones 秉持这么一个观点——

世界上最好的作品都是未完成之作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37)

达芬奇的《三博士朝圣》


木板上的细碎皲裂以及流畅自然的衣服褶皱

使这幅画因为“未完成”而被赋予一种玄妙的美感——

所有这些诗化的比喻却不来自艺术家的设计

而来自偶然间“未完成”状态所带来的不经意的却错综复杂的节奏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38)

米开朗基罗的《被缚的奴隶》


这是一个没有加工细琢的青年形象

尤其面部粗凿的刀痕

仿佛奴隶的苦难生活的自然印记

正是未完成的粗糙质感

突出了奴隶粗犷、勇猛的性格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39)

伦勃朗的《正在画模特的艺术家》

这幅伦勃朗的《正在画模特的艺术家》里

前景与背景的完成度差异一目了然

有一说是这幅画的创作过程比较漫长

而伦勃朗最后竟然会把它对外发布的原因也是一个谜

但也有人认为这幅画本身就是他留给设计学生们的一份作业——

根据既有背景来补完前景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对于收藏家来说这作品无疑更具极高的收藏价值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40)

达芬奇的《Gran Cavallo》

之前也有人说过列奥纳多·达·芬奇有很多未完成的艺术创作

事实上这确实也是很多人对他的认识——

对事物的兴趣总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常常在未完成一个作品之前就转战它处

所以不坚持是达芬奇什么都略知一二的原因吗?!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41)

塞尚的《蜿蜒小道》

塞尚的这幅作品中有明显的未上色区域

有些人将这幅作品未完成归因为塞尚的近视

其实塞尚在创作上有很多实验性的成分

比如留白让我们能把视觉重点放在绘画技巧上

色调的差异能营造出特别的景深

你无法辨识出这幅画中世界处于一天中的什么时候

这正是塞尚意图表现不受时间所影响的风景画的体现

这些没有完成的作品

描绘着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观者用想象力填补未完成的内容

这是在不知不觉参与其中

与画家和画作进行互动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42)

▲莫奈的《舞会上的年轻女子》

其实在文艺复兴时期

很多藏家非常珍视“未完成”作品的收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未完成”和素描一样

都是对绝对眼力及“内行”艺术品位的考验

也就是说

是否懂得欣赏残缺美也是鉴别艺术品位的重要指标

艺术类脱口秀《局部》第一季中

陈丹青用了三集讲梵高的一幅未完成的画——《海边渔夫》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43)


他说不出这幅画好在哪里

就是很喜欢

也许是这幅作品体现出来的笨拙的笔触与内心的纯粹

以及梵高那种随心所欲的心态打动了他

相反,尽善尽美反而拘谨造作

也因点到为止的残缺美艺术

绘画者和欣赏者得以产生跨世纪的互动

这不正是艺术的动人之处吗?


最后,小印想说

完美是相对的,缺陷是绝对的

倘若某一时刻真的做到完美不变了

那么这件事物消亡的时刻也正是此刻了

所以我们也不要排斥有缺陷的东西

有时候有点残缺还挺美的呢


参考资料:

《点到为止——认识艺术的残缺美》|| BYART艺术

《残缺美或许更美……》|| 时尚芭莎艺术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44)

欢迎关注印客美学


看一场艺术的展览 访一些有趣的人

推一个美好的物品 办一场文艺活动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印客美学 id:ink20160101

商务合作 微信号 shaohe0102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45)


只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是谁说的(究竟有多吸引人)(4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