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与朱元璋最后见面(山河月明朱元璋和徐达的两次鹅宴)

徐达与朱元璋最后见面(山河月明朱元璋和徐达的两次鹅宴)(1)

文|阿朱啊

符离公主来到南京后,一直住在秦王府,虽是秦王妃的侄女,但更是大明北征的俘虏,因此,她的安置问题也需要慎重。只不过秦王妃却有一颗七窍玲珑心,消息又十分灵通,再加上符离公主出众的相貌,就盘算着让她也走自己的老路,嫁给皇子,为大元的崛起助力。

果不其然,符离公主不仅凭借容颜引起注意,还赢了宁国公主的骑马比赛,内心也甚是欢喜,又有了草原公主的骄傲。只不过,姑侄俩欢喜的她能留在皇宫当女官的事情,却是皇后和皇帝早就商量好的对策。

徐达与朱元璋最后见面(山河月明朱元璋和徐达的两次鹅宴)(2)

更令符离公主意外的是,自己再一次和朱棣见面时,她是新封的女官,而朱棣却是皇四子。回想起与朱棣的第一次相识,以来南京路上的种种,都让她有些怅然。

其实,符离公主想不到是她和姑姑的算盘,早被朱元璋和徐达看穿,而她想打朱棣的主意,也是万万不可能的事情。因为那两次她没有资格知道的鹅宴上,就已经绝了她的后路。

徐达与朱元璋最后见面(山河月明朱元璋和徐达的两次鹅宴)(3)

第一次鹅宴——赐婚

就在北征大战焦灼的时候,朱元璋不得已重新启用徐达,但令朱元璋头疼的不是能不能打胜仗的问题,而是战争结束后,该如何赏赐的问题。

在太子和皇后的双方建议下,朱元璋决定和徐达联姻。虽然君臣有别,更何况与天子结亲本就是无上荣耀的事情,但朱元璋既想徐达能毫无顾忌地打仗,又想徐达能心甘情愿地接受婚事。所以,就借皇后的由头,才有了第一次鹅宴。

而徐达也十分谨慎,细数十几年来自己曾吃过的三次烧鹅,每次都有一个大的任务,想来这次也不例外。就主动问道,“这回您有什么难事,需要臣去办啊?”当听到是大女儿和朱棣结亲时,立马站起来反驳,说朱棣就是调皮捣蛋,而自己女儿则是如花似玉,还差点脱口而出“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徐达与朱元璋最后见面(山河月明朱元璋和徐达的两次鹅宴)(4)

护短的朱元璋就揭徐达的短,说徐达小时候放牛隔三岔五就拉裤子,还是自己一点点帮他洗的,气得徐达又难堪又着急。好在皇后立马缓和气氛,最终敲定了朱棣和徐妙云的婚事。

这次鹅宴赐婚,朱元璋是摆低了姿态,但作为皇帝又想找补一点,所以就用揭短的方式压制徐达一头,而徐达虽然面上不同意,但也并未真正反驳,这也是家宴和公堂的差别。

只不过,双方家长是商量定了,但两个孩子却各有反应。首先就是朱棣,那不管不顾地反对,还闹出了逃婚的戏码,但不管是逃亡军队当个大头兵,还是乖乖等着成亲,这都是板上钉钉的事;虽然徐妙云也很意外,但联想到战争也就释然了,接下来要做得不过是多了解一些对方。

其实,赐婚和战争是彼此的契机。赐婚是早晚的事,而战争也是迫在眉睫的事,两件事放在一起,既能相互作用,又能两全,这场鹅宴是朱棣和徐妙云的命运,也是符离公主被俘的起源。

徐达与朱元璋最后见面(山河月明朱元璋和徐达的两次鹅宴)(5)

第二次鹅宴——订婚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虽然徐达这场仗以打平而告终,但其实这是徐达早就和朱元璋预判的结果。

就在第一次鹅宴上,朱元璋也表态过,“此战,朕只要这数万战士全师而还。”不过,徐达私下也和徐妙云说过,“让扩阔全身而退,这本身算不上大捷。”但这场失了先机的战争,全师而还本就是最大的胜利。

李文忠曾对儿子分析道,“扩阔偷袭粮道,表面上是佯攻,可是局势稍有不当,佯攻就会变成奇袭,若是粮道被断,那大军顷刻间就会变成完败之局。大将军弃险胜而求不败,这是多么果敢决绝。”

徐达与朱元璋最后见面(山河月明朱元璋和徐达的两次鹅宴)(6)

徐达虽然刚回朝,但还是洞察到朱元璋要收拾淮西集团的意思,于是就以没有取得大捷为由,让朱元璋拿走中书右相的职务,又请辞了北军大将军职司,只留了一个魏国公的虚衔。在朱元璋处理的二十几名官员里独善其身,又不落下话柄。

在进宫前一晚上,徐达就赐婚一事正式和徐妙云深谈了一次,只不过,徐妙云却回了一句,“女儿收拾得了他。”

得了准信的徐达,在第二天的鹅宴上就从容很多,而朱元璋则没了上一次的促狭,反而搓着袖子说了一通好话,“这桩婚事是咱定下来的,改不了。咱呀,也是真喜欢未来的儿媳妇。老四那混小子,咱也替你教训了。咱打得他十天下不来床。”

徐达与朱元璋最后见面(山河月明朱元璋和徐达的两次鹅宴)(7)

徐达则回道,“不碍事,咱都是从那时候过来的。”接着又毫不留情地揭朱元璋的短,说朱元璋喜欢过刘财主家的四小姐,吓得朱元璋连忙拿一个鹅腿递给徐达。果不其然,前脚送走徐达,皇后就问起刘财主家四小姐是怎么回事,头痛的朱元璋只能悄声说,“回宫说话。”

同上一次鹅宴一样,朱元璋和徐达各自揭对方的短占了一次上风,实则还是朱棣和徐妙云隔空出招的结果。看似朱棣一直上蹿下跳的拒婚,徐妙云忍气吞声地承受。其实,这桩“父母之命”的婚姻,能做主的还是父母辈,小辈的折腾并不能改变什么,只不过是折腾自己罢了。

朱棣和徐妙云的婚事,自始至终都是不容动摇的。更不会有什么三角恋的关系,虽然符离公主出现了,但如若拿不上台面,那就是痴人说梦。

徐达与朱元璋最后见面(山河月明朱元璋和徐达的两次鹅宴)(8)

符离公主进宫,断绝妄念。

符离公主来到南京,一直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杀死蓝玉为母报仇。但蓝玉不仅是大明猛将,还是太子妃的娘舅,无论哪一种身份都是符离公主够不着的,而且凭她一己之力也不可能实现,只不过,是内心的一腔悲愤罢了。

与她的痴人说梦不同的是姑姑秦王妃,虽然嫁入大明多年,却一直未断和大元的联系,甚至还幻想着大元崛起之时,自己能再次回归草原。

在得知是朱棣护送符离公主来南京时,秦王妃就开始有意无意提及朱棣,虽然没有揭穿,但却提了朱棣和徐妙云的婚事。只要俩人凑在一起,就开始分析明朝皇宫的利弊,还对她说,“这是我们波也台家族逃不掉的宿命,是大元最后的指望。”言外之意就是,让她断了复仇的念想,趁有机会选择的时候,替自己找好一个皇子嫁掉,这样也算是为大元出力。

徐达与朱元璋最后见面(山河月明朱元璋和徐达的两次鹅宴)(9)

但她们的算盘都逃不过皇后的眼睛,就在第一次见面时,出现了宁国公主傲慢提赛马的要求,虽然宁国公主输了,但也没意外。毕竟每个草原儿女都擅长骑马,这并不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但却顺势安排她做了后宫的女官。

看似符离公主身份得到了认可,其实,女官只不过是给她一个幽居后宫的说辞,真正的目的是斩断她打朱棣的主意。

就在军队中,徐达就看出了朱棣和符离公主的关系,虽然只是一个苗头,但徐达也一定会掐灭在摇篮里。而对于好不容易得来的婚姻,朱元璋更不允许再出什么幺蛾子。而且朱棣拒婚就挨了八十军棍和50鞭子,更别说什么异族公主了。

徐达与朱元璋最后见面(山河月明朱元璋和徐达的两次鹅宴)(10)

符离公主的存在,是朱棣和徐妙云婚姻的磨刀石。

徐妙云和符离公主的初次见面是太子侧妃吕氏安排的,其实,吕氏是故意的。

虽然打着为徐妙云好,让她自选大婚的礼服,却也巧妙地告诉徐妙云,朱棣还有一位红颜。而原本还抱有一丝幻想的符离公主,见到徐妙云不仅长得漂亮,又气质脱俗,给人一种沉稳睿智的感觉,内心便有些气馁。

撇开真实历史不讲,朱元璋对符离公主的优待,其实对朱棣也有深意。正如一些大家族里,父母都会有意无意在半大孩子身旁留一些异性的存在。就像《红楼梦》里贾母先后把史湘云和林黛玉放在身边与贾宝玉一起抚养一样,总得徐徐渐进地让孩子开蒙。

徐达与朱元璋最后见面(山河月明朱元璋和徐达的两次鹅宴)(11)

而徐妙云嫁给皇室也是铁板一块的事情,虽然父母都希望孩子感情顺利,但有些磕磕绊绊总是少不了,谁也代替不了,而增进感情的最好办法就是制造矛盾。再说,这符离公主明显也不是徐妙云的对手,不过倒是可以当个磨刀石。

当然,历史上朱棣和徐妙云虽然也是赐婚,但却是真正的青梅竹马,而且即便婚姻多年,依旧伉俪情深,又育有多名子女,后位更是无人能动。也应了徐妙云自己说的那句“这笔帐,我有大把时间,跟他慢慢算”,可惜的是,徐妙云寿命并不长,只做了五年的皇后就薨逝了。

徐达与朱元璋最后见面(山河月明朱元璋和徐达的两次鹅宴)(12)

自古利益就是最牢不可破的关系。朱元璋和徐达这么看好朱棣和徐妙云的婚事,也是因为他们是利益共同体,小到手足情,大到国家存亡。

别说没有符离公主这个人物的存在,即便朱棣和徐妙云各自有知己又如何,事情的最终走向也不会有多大的偏颇,而这些红颜蓝颜的存在,都如一颗流星稍纵即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