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范蠡如何布施(财神范蠡人生最高级的活法)

“财神”范蠡:人生最高级的活法,是有随时清零的能力

大文豪苏轼曾说:“春秋以来,用舍进退未有如范蠡之全者。”

古往今来,将舍得之道发挥到极致的,当属春秋时期的范蠡。

范蠡是谁?

他是治国良臣,舍安就危选择陪越王为奴,换得一线生机兴盛越国;

他是兵家奇才,带领越国军队灭掉敌国,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他是商人始祖,三次聚合千金、富可敌国,又三次散尽家财,与民共享。

有人说他是华夏五千年以来绝无仅有的完人,后世尊为商圣,财神。

范蠡从草根阶层开始奋斗,建大功业,而能富贵长寿终老,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纵观他的一生,都是在舍与得的转换中循环推进的。

财神范蠡如何布施(财神范蠡人生最高级的活法)(1)

(图片为陈坤在《争霸传奇》中饰演的范蠡,来源于网络,侵删)

舍却面子,获得机会

范蠡出生在楚国的宛地三户邑,家境贫寒,好在范蠡天资聪慧,学问做得相当好,奈何在楚国非贵族不能做官。

范蠡不安于现状,特立独行,行事时而如常,时而癫狂,于是乡邻们喊他“范疯子”,也有人称他为“楚国狂人”。

一天,宛城县令文种招揽人才,很多人将自己装扮一新,上门毛遂自荐。

心动的范蠡,选择了另一种方式。

这天,文种来到宛城大街上走访民情,漫无目地闲逛。

突然有个人冲到他面前,冲着他“汪汪汪”学起了狗叫。

文种很诧异,这人怎么学起狗叫呢?

随从紧忙将来人推搡出去。

文种仔细打量这人,乞丐打扮,蓬头垢面,但长相却清秀。

乞丐盯着文种,神色一正,空洞的眼神中突然闪出两道神彩的光芒,似有洞察人心的能力。

文种未敢怠慢,诚恳地说:“宛城文种见过先生。”

那人竟不回礼,留下一串笑声,扬长而去。

文种怅然若失。乞丐正是范蠡,初次试探成功。

财神范蠡如何布施(财神范蠡人生最高级的活法)(2)

(图片为陈坤在《争霸传奇》中饰演的范蠡,来源于网络,侵删)

文种派人去打听乞丐是谁,扛着楚国狂人名号的范蠡自然好找。

开始,文种让手下去三户找范蠡,手下回来说:“范蠡是一个狂妄的人,可能有精神病。”

文种听了更坚信了自己的判断,说:

“我听说那些有才能的人,必然会遭到无端的讥讽,而内心有独到见解的人,必然为许多人不了解,也为他们所诋毁,你们根本不懂得这个道理。”

于是文种亲自乘车去见范蠡,范蠡还是避而不见。

范蠡料定文种会再来。

果然,文种又步行来了,此时范蠡才非常郑重地与文种见面,“进退仪让,君子之容”,完全像换了一个人。

两人拉着手聊天,惺惺相惜,不忍放开,乡里人见县老爷如此赏识一个疯子,纷纷前来围观。

范蠡舍得下面子,为自己赢得了进身的机会;文种舍得下面子,为自己赢得了事业发展的助力。

面子,是弱者的遮羞布,强者的擦鞋巾。

当你弱时,放下面子去争取成功,你就成长了;当你强时,放下面子去实现价值,你就成熟了。

脸皮壮,吃得胖;脸皮薄,够不着。

成功者,大都有一种不要脸的精神。

舍得下面子,才能把握住更多机会。

财神范蠡如何布施(财神范蠡人生最高级的活法)(3)

(图片为陈坤在《争霸传奇》中饰演的范蠡,来源于网络,侵删)

舍却安稳,成全忠义

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唯君子者,能不顾个人安稳,以全忠义。

范蠡与文种分析天下形势,认为越国有成就霸业的条件,在文种的支持下范蠡来到越国发展。

后经范蠡的引荐,文种也来到越国共同辅佐越王勾践。

勾践要攻打吴国,范蠡判断时机不成熟, 极力劝止,勾践不从,夫椒一战,越军大败,被围困在会稽山上。

范蠡给勾践指明了两条路,一是负隅顽抗至全军覆没,英雄留名;二是乞降求和,换得一线生机。

勾践选择活着,只有活着才有机会。

吴王夫差接受了求降,条件是勾践称臣为奴。

勾践经此事更加信任范蠡,让他主持国政,由文种陪自己去吴国为奴。

越国虽然战败,留下来还是高官,是安稳的生活,而去吴国无疑是九死一生的屈辱生活。

范蠡却对越王说:“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

此话一出,将风险留给自己,范蠡选择对朋友仁义,对君王忠诚,迎难而上。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能舍生而取义是真勇士。

身居险地,想要解脱,非常的诉求,自然会有非常之代价。

财神范蠡如何布施(财神范蠡人生最高级的活法)(4)

(图片为陈坤在《争霸传奇》中饰演的范蠡,来源于网络,侵删)

苦只是日常,生不如死的屈辱,看不到尽头。

一天,夫差生病,范蠡观察问题不大,时年46岁的范蠡捧着一砣夫差的大便,给勾践出了一个耸人听闻的主意,让他尝夫差的粪便,以取信夫差。

勾践依计照做,同夫差说:“臣尝了大王的粪便,味酸而苦,与谷味相同,您的病不久就会好了。”

果然,夫差很快病愈,相信勾践彻底臣服,决定释放其回国。

三年为奴,范蠡以忠义之举、忍辱负重陪着勾践终于换来一线生机。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想要获得,就得先有所舍弃的交换过程。

为成全忠义,先抛弃了安稳;为重获新生,更割舍了自尊。

忠者,担当;义者,可靠。可靠有担当的人,总能赢得更多翻身的机会。

有位作家说:“王朝的忠义英雄如烟散去,而忠义的精神却依然动人。”

对谋生的公司忠诚,对合作的伙伴仁义,仍是生存重要的软实力。

财神范蠡如何布施(财神范蠡人生最高级的活法)(5)

(图片为陈坤在《争霸传奇》中饰演的范蠡,来源于网络,侵删)

舍却权势,保全性命

老子说:“福之祸所倚,祸之福所伏。”

返回越国的勾践开始卧薪尝胆苦修内功,重用范蠡与文种,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终于恢复了元气。

公元前476年,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夫差将全国能战的士兵都带上,北上中原去争霸,唯独留下老弱,后方空虚。

报仇的时机到了,范蠡展开了对吴国的复仇之战。

越军大败吴军,逼得夫差只能自杀,勾践乘势扩张,成就了霸业。

太湖上,越女窄袖轻罗,载歌载舞,越王勾践宴请功臣。

范蠡无疑是首功,文种次之。但当大家让范蠡发表获奖感言时,却不见了他的踪影。

第二天,有人在太湖边找到他的衣服。

有人说范蠡被淹死了,有人说他携美女西施私奔了,说什么不重要了,这个叫范蠡的人在人生的高光时刻消失了。

不久,文种收到一封信,信上说:

“飞鸟打光了,弓箭也该收藏起来;兔子打完了, 猎狗就可以煮来吃了。越王这个人,长着一张只能共患难,不能共享乐的脸,你还是快点走吧。”

范蠡那年68岁,文种已经70多,多半生的努力,忍辱负重,无数人在眼前倒下,终于迎来的歌舞升平,要一朝尽舍,太难了。

文种这才明白范蠡没死,他是舍弃权势地位的裸辞,弃姓绝名的隐遁,但他放不下奋斗一生的成果,不太相信勾践会杀他这个年迈的功臣。

一天,勾践派人给文种送来一把剑,想走已经来不及了,后悔没听范蠡的话,只好接受被赐死的命运,横剑自刎。

权势能带来无上荣光,权势也能带来灭顶之灾。

沉迷过去的人,往往没有未来。

“功成身退,天之道”,当舍不舍,必受其祸。

泰戈尔曾说:

有一个夜晚,我烧毁了所有记忆,从此我的梦就透明了;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

放下,也是一种解脱;舍弃,也是一种获得。

财神范蠡如何布施(财神范蠡人生最高级的活法)(6)

(图片为陈坤在《争霸传奇》中饰演的范蠡,来源于网络,侵删)

舍却钱财,赢得人心

《道德经》中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是说:天道忌满,不适可而止会有麻烦;锋芒太露,会遇挫折;财富太多,会招人忌妒生出祸患,满则招损,不如及时舍却。

范蠡看透了,也做到了。

齐国海边,新搬来一户商人,主人有个很古怪的名子叫鸱夷子皮,他就是范蠡。

鸱夷子皮是装酒用的皮囊,人生追求到最后,也许最重要的就是这一身皮囊吧。

范蠡带领家人在海边种地垦荒,利用海边的渔业经商。

几年间,就积累了数十万的家产。

齐王听说后,便派人请他做齐国的宰相。

范蠡没有感到喜悦,反而感慨说:

“治家理财,能有千金之富,做官有宰相的位置送上门,这些看似幸运的事情,对我这样的布衣百姓而言都是些不详的征兆啊”。

范蠡果断地归还了相印,邀来乡邻,留下本钱,把数十万的家财尽数分散出去。

在人生的高光时刻再次选择激流勇退。

范蠡连夜迁到陶地,化名陶朱公,意思是一个“逃避诛杀”的人。

范蠡重新创业,不久便再次成为当地首富。

深谙取舍之道的范蠡,明白财富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与民共享。

有一年大旱,百姓地里没有收成,范蠡把自己的全部财产再次捐出。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次散财之后不到几年光景,他又一次积累起万贯家产。

范蠡散财的举动还在继续,当地百姓又遇到灾害时,他又一次捐出了全部身家。

千金聚散,在舍与得之间往复,达三次之多。

为富而能仁,商人挂起他的画像做为榜样;百姓供起他的画像做为感激,他成了商人眼里的圣人,百姓心中的财神。

古往中外,人性的善念是相通的,谁可以舍己为百姓,百姓就会抬举谁。

财散了,人心聚了;人心聚了,财富又来了。

舍是因,得是果,得失循环,因果而以。

星云大师曾说:“凡是大善之人都能舍,凡是大智之人都敢舍。”

做人,善舍者,善得。

财神范蠡如何布施(财神范蠡人生最高级的活法)(7)

(图片为陈坤在《争霸传奇》中饰演的范蠡,来源于网络,侵删)

舍得,是人生最高的修行

宋代黄震说:“春秋战国近五百年, 以功名始终者惟范蠡一人。”

范蠡富贵到老,无疾而终,享年88岁,凡事皆有所成,可谓人生圆满。

他放得下面子,把握机会;好功名,能割舍;好财货,懂分享,执著追求,又勇于放下。

正是因为他让自己不断归零,才有了更多重新开始的机会。

做人,当放手时能放手,该把握时才能腾得出手来把握,才不会错过留下遗憾。

贾平凹曾说过:“会活的人,或者是取得成功的人,其实都懂得两个字,那就是‘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当我们能从长远与整体的角度看问题时会发现, 舍与得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舍,是为“得”积蓄力量;得,是为“舍”展现结果。

舍得之道,是生存之道,亦是智慧之道,藏着一生的修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