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只派两万人北伐(洪秀全欲挥师北上取中原)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末年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的一场农民运动,甚至在太平天国前中期还表现出更好的前景,很多国外势力都在主动接触太平天国,但可惜的是,太平天国最终还是失败了。

这场运动的失败原因,很多人认为是从定都南京开始,为何定都南京会对太平天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因为这次选择影响的不止是大势,还有人心。

洪秀全只派两万人北伐(洪秀全欲挥师北上取中原)(1)

人生的十字路口

在太平天国爆发之前,谁也想象不到他们能发展到如此程度,等太平天国发展到一定规模,清军已经无法将其扑灭,只能进入僵持阶段,这个时候主动权其实掌握在太平天国的手中,当太平天国拿下武昌的时候,太平天国内部产生了重大的分歧。

一只部队,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就一定要有一个非常稳固的根据地,这决定未来的战争中是否可以有源源不断的粮草和人口,而这也是摆在太平天国多位领导者面前的难题,究竟应该选择在哪里建立根据地呢?

首先,天王洪秀全给出了两个选择,分别是武昌和洛阳,这两个地方皆为粮食产地,可以成为太平天国的大后方

但洪秀全毕竟不是军队的实际指挥者,对于打仗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例如武昌作为交通枢纽,并不是一个适合防守的地方,一旦遭遇敌军,只有正面迎敌和逃跑两个选项,所以洪秀全的想法很快就被放弃。

而翼王石达开的想法则是四川成都,将领的想法还是比较靠谱的,一来四川是天府之国,物产丰富、易守难攻,所以三国时期诸葛亮同样选择了这里,可石达开的想法却遭到了众人的不屑一顾,因为四川地形险要,适合防守,但同时出兵进攻也不方便,那时的太平天国还在做着推翻清朝的美梦,自然不会接受如此保守的想法。

最后,杨秀清的决定获得了所有人的支持,因为杨秀清选择的是南京,关于杨秀清的选择,还有一个小故事。

洪秀全只派两万人北伐(洪秀全欲挥师北上取中原)(2)

帝王之家

相传杨秀清在选择南京之前也十分的纠结,可是和一个老渔民的偶遇却改变了他的想法。

那位老渔民明确表示,不能前往河南定都,因为河南一旦被包围便是困兽之都,反而南京是一个极佳的选择,是“帝王之家”,思考过后,杨秀清便果断选择了南京。

关于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历史中一直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这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定都南京后太平天国就不再是“野战军”,而是拥有了一个长期的根据地,这对军队十分重要,纵观历史,无论哪个国家的军队,都会以寻找根据地为主要作战目标。

而且南京被称为帝王之家并非浪得虚名,那里物产丰富,后期太平天国的战斗中,大部分的粮草也来源于这里。

洪秀全只派两万人北伐(洪秀全欲挥师北上取中原)(3)

但更多的人则坚信第二种说法,那就是定都南京彻底毁掉了太平天国的未来,为何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命运的转折点

南京适合作为国都吗?如果是和平时期,南京确实是不错的国都位置,但是在战争时期,南京并不合适,因为南京本身并没有太好的地理优势,唯一的防守优势就是天险长江,一旦跨过长江基本无险可守,但太平天国失败,并不是因为南京本身的原因,而是因为定都这件事。

太平天国定都除了好处外,还出现了两个太平天国完全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是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洪秀全只派两万人北伐(洪秀全欲挥师北上取中原)(4)

作战讲究一而衰、再而竭,太平天国是一支完全由农民组成的起义军,这导致太平天国本身的思想不够完善

他们能够胜利,除了大势所趋和人数优势外,便是靠着他们心中的那股劲,定都南京给太平天国按下了暂停键,让他们失去了继续作战的气势,此消彼长之下,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和清军僵持已经极为难得。

而且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将太平天国领导者的本性暴露无遗,洪秀全等人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志向,他们之所以反叛,从根本来说也不过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所以在定都南京后,他们立刻开始享受生活,并对平民进行了十分残酷的压制,例如最令人愤怒的男女分居制度,即使是结婚的夫妻也必须男女分居,反而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各个妻妾成群。

所以在太平天国在定都南京后,仅仅维持了11年便彻底灭亡,这在历史中是极为少见的。

要知道在定都南京后,太平天国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其国土面积在整个中华历史中都属于前列,而且他们占据的还是比较富庶的南方地区,但因为太平天国领导圈子的迅速腐化,让他们多年的努力灰飞烟灭。

洪秀全只派两万人北伐(洪秀全欲挥师北上取中原)(5)

一个国家想要传承下来,定都一定是最后阶段才会去做的事情,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战事进入了僵持状态,定都也是最佳选择之一,例如三国时期,因为定都所代表的并不是继续进攻,而是进入了僵持发展阶段,接下来比拼的就不再是几场战斗的胜利,人口、经济等才是接下来的重心。

同时,定都也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准备当中,选址只不过是最轻微的一件事,用怎样的政策管理国家,如果与敌对国家进行周旋,这些都是在定都前需要考虑的事情。

事实上,大部分国家在定都前,都会将所有事情做好准备,然后才宣布定都。

但太平天国显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在他们的领导班子中,几乎很少有文人,所以他们对如果管理国家、如果发展国家没有任何头绪,这也是为何在定都后他们立刻开始享乐,因为这是他们在定都后唯一能够想到的事情。

太平天国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但同时也证明,单纯的农民起义最终是无法成功的,必须在政党和优秀领导人的带领下才能持续发展。

洪秀全只派两万人北伐(洪秀全欲挥师北上取中原)(6)

例如刘邦,他虽然本身没有什么文化,但他的身边有足够多的人才,可以帮他完成这一切,但在洪秀全的身边,丝毫没有这些人才的影子。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注定了其必然失败的结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