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的故事和传说(沂河桥的故事)

桥的故事和传说(沂河桥的故事)(1)

临沂沂河老桥

沂河老桥亦称东洋桥,《续修临沂县志》中说:“城东关外沂河桥前系木板,民国二十三年春,中央筑台潍汽车路,改建石桥,工程颇大,宽一丈,长四里半强,通水仅六十余孔。国库发15万元,地方募捐3万元。二十三年春,范县长筑先督造,凡十阅月工竣,行人便之。惟中间码头过低,水涨易漫桥,无活板不能通舟,两边栏杆未备,行人诸多危险,亦工程师计划未周之咎也。”1994年沂河洪水,沂河老桥垮塌为驿外断桥,不久便被拆除,从此完全消失,成为记忆。

桥的故事和传说(沂河桥的故事)(2)

民国时期的沂河老桥

桥的故事和传说(沂河桥的故事)(3)

1945年9月,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跨过沂河老桥,解放临沂城。

桥的故事和传说(沂河桥的故事)(4)

沂河老桥为连接临沂城与河东的主要通道,上世纪八十年代熙熙攘攘的人流。

桥的故事和传说(沂河桥的故事)(5)

上世纪九十年代被洪水冲垮的沂河老桥,衰落中带有一丝凄凉。

金雀山路沂河桥

为缓解沂河老桥的交通压力,1963年6月,新沂河桥开建。到1964年8月建成,名为“临沂沂河大桥”,桥长1402米,宽8.5米,高4米,成为当时全省最长的公路桥。1983年12月,紧挨着该桥建设的第三条穿越沂河两岸的公路桥建成通车,大桥长1553.94米,宽11.5米,高8米。由于这座大桥与沂河大桥并驾齐驱,所以被统称为沂河高低桥。《中共临沂历史大事记》中这样评价:“沂河大桥的建设对于支援国家重点项目兖石铁路和石臼港建设,发展临沂地区经济以及加强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桥的故事和传说(沂河桥的故事)(6)

上世纪70年代的金雀山路沂河大桥

桥的故事和传说(沂河桥的故事)(7)

1983年12月,紧挨低桥建设的金雀山路沂河公路大桥通车

桥的故事和传说(沂河桥的故事)(8)

2014年底建成通车的临沂市首座真正意义上的斜拉桥——临工大桥。大桥东接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327国道,西接罗庄区罗程路,为市区中环南线重要节点工程,临工大桥为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全长2980米,桥宽30米,双向四车道。索塔高度为114米,共设56对112根斜拉索。桥体颜色为鲜艳的“中国红”,其技术繁杂、工艺先进,创造了多项临沂之最,甚至在山东省都名列前茅。

桥的故事和传说(沂河桥的故事)(9)

横跨沂河的陶然路沂河桥2016年6月25日通车。该桥全长2288米,为五塔六跨连续矮塔斜拉桥,主塔10 座,高26米,缆索造型优美,像一把把竖琴。主桥宽38.6米,双向六车道。大桥与兖石铁路桥并行沂河, 成为沂河上的亮丽景观。

桥的故事和传说(沂河桥的故事)(10)

沂河北大桥位于北城新区北京路东端。大桥总长551.4米,跨径为18孔30米,桥梁总宽16米,桥面宽度15米,总投资1758.21万元。于2008年5月1日开工建设,历时一年零四个月竣工。

桥的故事和传说(沂河桥的故事)(11)

九曲沂河大桥连接兰山区与河东区,位于兰山区解放路东端。2001年3月6日启动,翌年8月16日辄竣。桥身81跨,长1960米,主桥1620米,宽1 8 . 5 米, 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可抵百年一遇之洪水。

桥的故事和传说(沂河桥的故事)(12)

光耀大桥连接罗庄区与河东区,位于沂河路东端。大桥1998年通车,桥面全长1560米,宽27米。原名“罗湖大桥”,2011年5月改名“光耀大桥”。

来源:沂蒙史志

桥的故事和传说(沂河桥的故事)(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