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中的十句浓缩了千年智慧(古文观止中的9句金句)

书名“古文观止”顾名思义是说书中所收录的文章代表古文即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学习古文至此就到头了之意。虽然当中有不当的地方,但是它作为古代知识分子欣赏散文的入门书,仍然有重要价值。 其中不乏陶渊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名家的大作,《史记》、《战国策》中的经典名篇也被收入其中。其遣词造句颇为精炼、短小精悍,而且行文也朗朗伤上口。今天我们选取《古文观止》中最通俗易懂的9句话来谈谈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和哲理吧。


古文观止中的十句浓缩了千年智慧(古文观止中的9句金句)(1)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出自《兰亭集序》作者王曦之,此句意为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作者借诗歌集会的机会为此次活动作序,借此表达他们的共同意志。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习俗,流觞曲水、好不快活。

古文观止中的十句浓缩了千年智慧(古文观止中的9句金句)(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意为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所写。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表现出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

古文观止中的十句浓缩了千年智慧(古文观止中的9句金句)(3)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出自王勃《滕王阁序》意为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境遇虽然困苦,但意志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王勃看望父亲路过滕王阁,都督宴请群僚于阁上,王勃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虽遭挫折,仍思进取的可贵志向。

古文观止中的十句浓缩了千年智慧(古文观止中的9句金句)(4)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出自韩愈《师说》意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本文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论述了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阶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

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出自宋代大儒欧阳修的《泷冈阡表》,意为做善事有善报,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本文属于碑志类文章,全文借母亲之口表彰父亲的宅心仁厚和孝廉,并且把自己取得的成就归因于祖先庇佑。体现了中国人对孝道的重视和对善良的肯定,对今天来说也很有借鉴意义。仁爱为立信之本吗。

古文观止中的十句浓缩了千年智慧(古文观止中的9句金句)(5)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出自《五柳先生传》意为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好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便欣然忘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自刘禹锡的《陋室铭》,意为山峦不在于它有多高,只要有神仙那么它就很出名了。作者以山喻指自己的处所和出境认为好的事物不在于表面,而是要注重实质。不管是传统还是现代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诚实不虚伪。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出自韩愈《进学解》勤劳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学业、事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除了勤劳,一个人还要有自我的思想和判断,不能人云亦云,没有主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意为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此诗是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作者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节义一一显露出来。

古文观止中的十句浓缩了千年智慧(古文观止中的9句金句)(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