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形象多角度分析(超越时代的女孩)


简爱形象多角度分析(超越时代的女孩)(1)

简爱

简·爱的完美性格形成的原因是其受基督教的分支——清教文化氛围和信仰者的影响,在宗教道德伦理指引下逐步得到完善,最终改变了其孩提时代的自卑、暴躁和充满仇恨的性格,成为高贵、真诚、善良、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完美“新人”形象。可以说,她是一个真正的虔诚信徒,并不完全是一个女性主义者。

一、简·爱“新人思想”产生的背景与原因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生活在 19世纪中叶的英国,当时的英国社会已经进入了工业革命阶段和城市化阶段,改革对传统的英国社会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劳资矛盾强烈激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开始出现。但英国的大部分民众仍然信仰宗教。与天主教的“因行称义”不同,基督教强调“因信称义”,更加注重自由精神和世俗生活,强调节俭、赚钱、捐钱,反对传统天主教的繁文缛节。夏洛蒂出身乡村牧师家庭,信仰宗教。《简·爱》中的主人公简·爱所生活的环境也是宗教背景,简·爱在宗教书籍、宗教信徒的影响下,形成了完善的人格。

1、宗教书籍的熏陶

简·爱从小在虐待他的姑妈家长大,由于孤独和心灵上的无依无靠,简·爱不得不将时间花费在阅读书籍上。简·爱小小的年纪在舅妈家就读了有关《圣经》方面的书籍,她读过《启示录》、《但以理书》、《创世纪》和《撒母耳记》,以及《出埃及记》的一小部分,还有《列王记》、《历代志》、《约伯》和《约拿书》,从而对宗教的意识形态有一定的了解。她知道坏人在死后要下地狱,地狱是一个火坑,坏人在那里受煎熬和痛苦。

简爱形象多角度分析(超越时代的女孩)(2)

圣经

在舅妈的压迫下,她运用所知道的《圣经》知识来反抗里德舅妈:“里德舅舅在天堂里,你做的和想的,他都看得清清楚楚。我爸爸妈妈也看得清清楚楚。他们知道你把我关了一整天,还巴不得我死掉。”

可以说,《圣经》故事对简·爱幼小的心灵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她的内心在信仰的力量支撑下逐渐强大起来,逐渐克服了自卑心态,人格开始在上帝的指引下走向完善。

2、校园教育的潜移默化

简·爱十岁时被送到慈善学校——罗沃德学校,学校门上的石头牌子上刻着《马太福音》的内容:“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福音主义立足于《圣经》,首先是一种宗教意识形态,但由于其关注点不在教条教义或礼拜形式,而是聚焦于人们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再由世俗生活辐射到各种公共事务和社会事业,因此,它的影响远远超出宗教领域,最终从一种宗教意识形态扩展为社会意识形态,从而控制了维多利亚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灵魂改造及生活革新运动中,英国的新兴中产阶级完全吸纳了福音主义的道德观,他们依据福音主义的道德责任感、社会责任观念和入世精神积极参与社会革新,发动制度改革,从而在精神层面晋升为“体面”阶级。勃朗特在 《简·爱》中刻画的两个主要人物,便隶属于皈依了福音主义的“体面”阶级。

简爱形象多角度分析(超越时代的女孩)(3)

简爱剧照

显然,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坚定学生的宗教信仰,使学生将灵魂交给上帝,在上帝的思想指引下除去人自然本性中的骄傲、嫉妒、懒惰、贪婪、虚荣等不良品行,逐渐形成谦卑、坚韧、善良、以德报怨的高尚品德。该校的教学内容很大一部分是学习《圣经》,把耶稣的品行当作学习榜样,要背诵、研习《圣经》的内容。主人公在这样的宗教信仰氛围中生活、学习了八年,成为具有坚定信仰的宗教教徒。因此,简·爱的性格完善与学校的宗教氛围有极大关系。

3、启蒙人海伦的言传身教

海伦是简·爱在罗沃德学校的好同学、好朋友,她功课优异、学识广博,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反而因为个人卫生不佳受到责罚,简与海伦聊天,本意是表示安慰,不料却是受教的开始。海伦对简说道,恶待自己的人,有的本意善良,有的出于仇恨; 对于公平的惩罚,应该心甘情愿地接受,对于出于恨的虐待,她用《新约》中“爱你的仇敌”的思想来开导心怀仇恨的简·爱。

她认为暴力不是消除仇恨的好办法,报复也绝对医治不了伤害,她说:“无论什么 虐待都不会在我的情感上烙下这样的印记。要是你忘掉她(指里德舅妈)对你的严厉,忘掉由此引起的 愤慨,你不就更愉快吗?”特别是海伦在面对疾病死亡时的超脱精神,震撼了简·爱的灵魂,从海伦这里,简第一次明白了反观自己、省察自身的重要性,懂得了如何从教育,哪怕是简单粗暴的教育中获得进步和教益,而不是被惩罚带来的屈辱所控制。

而关于放弃记仇、用原谅医治创伤的教导,幼小的简虽然没有被海伦说服,但这一劝诫润物细无声地被她所铭记,成年后,曾经虐待她的舅母里德太太至死不愿与她和解,简却反过来宽恕了她。海伦是简的思想启蒙人,是引导她精神成长的灯塔,生前帮助她消化布洛克 尔赫斯特带来的屈辱和压迫,死后仍然是她精神力量的源泉,支撑起她在孤儿院的孤独成长,帮助她建设自己的人生观。

简爱形象多角度分析(超越时代的女孩)(4)

简爱剧照

海伦的言传身教,使简·爱开始以她为目标进行人格的“认同”发展, 即当人格在遭受挫折时,以自己崇拜的角色为榜样,开始学会忍耐和原谅。海伦的言行坚定了简·爱的清教信仰,消解了简·爱心中的仇恨,对简·爱人格的完善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圣约翰的两个妹妹黛安娜和玛丽是简的成长历程的见证人。她俩作为简绝处逢生之后友情的来源,既遥遥回应了简幼年初入孤儿院时的孤独焦虑,证明了海伦的忠告及预言的正确性,又成为简在沼屋的精神支柱,充当了女性角色上的又一示范

二、“新人”超越时代的完美品格

经过宗教书籍的熏陶,海伦的友情与关爱,简· 爱的人格完成了目标认同,精神产生了质飞跃,她在教会学校初步形成了完美的“清教徒”品格:她坚韧不拔,积极进取,正直诚实,以德报怨,具有责任感;她忠于职守,任劳任怨,宽容隐忍,节制不自私,她做到了真正的“问心无愧”。

当饱经生活磨难的男主人公罗切斯特第一次在月光下见到十八岁时的简·爱时,疑为仙女下凡,她的气质里看不到一丝铜臭味、庸俗气,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她从未接触现实的社会,没有受过竞争文化糟粕思想的污染,她纯洁的心灵使她年轻的外表显得超凡脱俗,气质高雅。她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她的行为令人赞叹不已。

简爱形象多角度分析(超越时代的女孩)(5)

1、追求爱情平等

简·爱的爱情观是由“在上帝的面前人人平等”的宗教观念得来。她相信永恒的爱情,不受金钱、地位 和外貌所束缚的真挚平等的爱情。既然上帝的宽恕和救赎能够扩散到每一个人,并不存在某一部分人是 预定得救的、比别人更加优越,那么一切灵魂在上帝面前就都是平等的,而且,这是超越财富、地位、相貌等世俗衡量标准的终极平等。这一平等观对简影响深远,可以说预示了她在桑菲尔德的选择——敢于与权势地位优于自己的罗切斯特 平等对话,也敢于在不平等的现实显露时刻毅然离开。

2、追求善良博爱

简·爱在教会慈善学校经过了精神的洗礼和飞跃,变成了一位道德高尚、心地善良的人。她的善良除了原谅了舅妈对自己童年时代的虐待,还有对阿黛勒的关爱。她的博爱心灵也令人赞叹。

3、高尚的宗教道德观

简对于宗教信条、对待人生的态度深受海伦等朋友的影响,海伦的平静、达观、坚韧背后,对神的信仰和依赖,把神的爱置于一切之上的坚定信念,与强硬、压抑、冷酷的加尔文宗信条拉开了距离。海伦的宗教观念为小说后半部分作为成年女性的简提供了一个不受怀疑、不会崩塌的道德框架,帮助她战胜个人崇拜和人身依附关系带来的一次又一次巨大诱惑。在面对圣约翰这位顽强的基督徒简自觉做出了取舍:抛弃圣约翰身上与她自己的宗教信念不相容的东西,接受两人之间共有的信念

简爱形象多角度分析(超越时代的女孩)(6)

三、结语

简·爱的人格完善是与其宗教信仰和个人经历密切相关的,她是宗教文化孕育出来的高贵女性,善良勇敢,自强自信,独立自主,道德高尚。她不同于传统文化下依附于男性的柔弱女子,更不同于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所影响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庸俗女性,她与那个时代的底层阶级传统女性传统格格不入,她是超越时代的魅力女性代表之一,是“新人”形象的完美体现。

参考文献:

1、《外国文学》

2、《圣经指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