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为什么当上宰相(令他从商人质变为秦相)

历史上的吕不韦,对他最大的定义应该是秦相,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政治家,文治武功皆有的一位人物,而不是仅仅把他当作一位“奇货可居”的商人。

他的权谋令人惊叹,更是一位具有胆识和长远目光的政治家形象,绝非一般商人可比。

吕不韦为什么当上宰相(令他从商人质变为秦相)(1)

吕不韦画像

当他看到异人时,当他决定“奇货可居”时,他就已经主动的、本质上的从商人转化为了一个有权谋的政治家,或者也可以直接说,他的骨子里就是一位天生的政治家,而他政治生涯的开端,只是从商人开始的。从事商业只是政治才华的开始,是一次成功的小试牛刀,自然的是他从事商业也非常的成功。

他与商人的最大区别就是有高远的政治理想,那就是能成为秦国的丞相,而当时的商人眼中永远是赚不尽的钱和财富。而他在碰到异人时,就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了,以后的道路就是政治家谋略之路。

异人是谁呢,本名异人,后改名楚 (一作子楚) ,是当时秦国太子安国君的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可不怎么受待见。安国君,不过也只是太子而已,我们都知道历史上太子的地位最不稳固,这是不稳定的一个因素。但最不稳定的因素是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在这些儿子中最不受待见的便是这个异人了。不过也正是因为不受待见,也才能依靠依仗作为商人的吕不韦。

吕不韦为什么当上宰相(令他从商人质变为秦相)(2)

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异人作为在赵国的人质,极尽边缘化

一个破落公子哥赢异人爹不疼,妈不爱,扔在赵国作人质,在诸多王孙中,继承王位他根本排不上名次,吕不韦居然发现了秦国的政治漏洞,认为异人有政治潜力,这样毒辣的眼光,非常人所能比。更令人惊奇的是在他一系列的运作中,最后居然就真得把异人拉到了继承人的身份上来。而这个漏洞在当时没有人看出来,也就吕不韦看出来了,这需要多高的眼光,谋略和执行力。

权谋是什么,在一个概率如此之小,而且充满多变诡谲的政治风波中,能让一个不受待见的小王孙,最终能登上大统秦王宝座,这就是权谋,而不能仅仅理解为投机!投机更大更准的称呼应该是“赌博”,而吕不韦的一系列堪称经典的手腕操作才是权谋,而且最后胜出,着实“稳、准、狠”。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本质上转为政治家的谋略吧。

一、成为秦相之前的谋略,胆识眼光惊人,助边缘化的小王孙成功逆袭,荣登王座。

吕不韦本是阳翟的大商人,靠着自己的聪明在他26岁时很快积累起千金的家产,这个聪明其实正是他谋略才学在商业上的展示而已,是小试牛刀。

吕不韦为什么当上宰相(令他从商人质变为秦相)(3)

吕不韦见到异人后,发现奇货可居

吕不韦有一次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异人后大喜,说:"异人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这也正是成语"奇货可居"的出处。一般人看到这里也仅仅认为吕不韦是一个超有眼光的商人,可在我看来,这只是他作为政治家敏锐眼光独到处的一次自然超前的展现。

他为什么会见到异人后就大喜呢?别人见到异人也只是或鄙夷或轻视或同情,而他如果真从商人角度出发的话,一定也会拂袖而去的,因为异人的处境太艰难了,几乎没有任何投资价值。而吕不韦凭借什么对他产生兴趣,或是异人任什么会引起他的兴趣?

那么这里面谈的“什么”就大有文章了,无论是异人的“什么”还是吕不韦的“什么”,现在来看,其实都展示出了吕不韦的眼光和灵敏的嗅觉。他到底嗅到了什么呢?他凭借什么嗅到的呢?可以肯定的说,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能在26岁之前,成为顶级富豪,就展示了他非凡的嗅觉。

我们要明白,二千多年前,是什么样的通讯和交通条件呀,而吕不韦能在那个时代,把异人和秦国王族的关系梳理的如此清晰明了,尤其是在关键点上把握地如此准确狠辣,不是政治家的权谋真是做不到呀。

吕不韦为什么当上宰相(令他从商人质变为秦相)(4)

异人后改名子楚,在吕不韦辅助之下成为秦庄襄王

他对这个处于困境中的异人说“我能光大你的门庭”,异人则苦笑着回说“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门庭,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吕不韦谦逊又带着点谄媚地说“你是不知道的我的门庭是要等到你的门庭光大之后才能光大。”吕不韦的智商和情商都是一流的。吕不韦拿出五百金给异人,作为异人在赵国日常生活和交结宾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买珍奇玩物,西去秦国游说,先说服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

他的这个决定从下往上,各个击破的方法,真是精准。紧接着他用自己的谋略和自信以及带来的珍宝,来拜见时任太子的安国君的妻子弟弟阳泉君,把自己花钱买来的一些奇珍异宝献给华阳夫人,得到了与华阳夫人见面的机会。

华阳夫人与安国君之间虽没有子嗣,但是独得宠爱,吕不韦西赴秦国,通过华阳夫人的姐姐,“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打着异人的名义“动之以情,晓之以利”,而后,便极力吹捧子楚的贤德,说子楚“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说得华阳夫人心花怒放。

吕不韦又因势利导,说“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的话来劝谏华阳夫人,劝华阳夫人将子楚收为养子,华阳夫人深以为然。

吕不韦为什么当上宰相(令他从商人质变为秦相)(5)

华阳夫人认异人为养子,最终说服安国君,让异人成为继承人

吕不韦就是在这种步步为营的权谋方略下,一步一步按照计划走向了成功,后边的华阳夫人更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安国君终是答应了立异人为继承人,并刻玉符以为凭信。从此,子楚便在安国君的二十多个儿子中脱颖而出,声誉鹊起。

吕不韦作为政治家,区别于商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不顾惜眼前的切身利益。哪怕是自己最宠爱的女人赵姬。当异人看中她的时候,吕不韦哪怕心里有千万个不愿意,最后竟然说服自己转嫁给了异人。后人据此说是在转给异人的时候,已经怀有吕不韦的孩子,这自是野史,在这里不作讨论。

当然赵姬的家庭也不是一般人家,她的娘家是赵国颇有声望影响力的家族,这就不得不让人感叹吕不韦竟然冒着得罪这样的家族去长远布局,是怎样的权谋魄力了。

二、上台后的吕不韦,权谋施展,纵横天下。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即公元前251年,秦昭王去世,太子安国君即位,是为秦孝文王,可惜秦孝文王仅当了三天的秦王,也追随先王而去。这样吕不韦的权谋大计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子楚正式登基为秦王,史称秦庄襄王,封吕不韦为相邦,封文信侯。自此,吕不韦在身份上正式完成了由商人到政治家的转变。

吕不韦为什么当上宰相(令他从商人质变为秦相)(6)

当了秦相的吕不韦,权谋大展,纵横天下

吕不韦上台后,立即展示出了政治家的成熟和权谋,他并没有陷入奢靡和荒淫之中,而是根据秦国形势地位的变化改变一些重要的国策。首先废除用头颅记录战功授予爵位的形式,减少统一的阻力。推行

入于敌之境, 则民知所庇矣, 黔首知不死矣, 至于国邑之交, 不虐五谷, 不掘坟墓, 不伐树木, 不烧积聚, 不焚 室屋, 不取六畜, 得民虏奉而题归之, 以彰好恶, 信与民期, 以夺敌资。

这样秦国士兵在攻克一地的时候,就不再屠杀平民,然后用他们的头颅、耳朵充当战功了,也不会造成被占领地区的激烈抵抗,为后来的大一统创造出更多的机会。

吕不韦辅佐上位的秦庄襄王也只在王座上坐了三年,然后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嬴政登基,而他吕不韦也摇身一变成为了“仲父”。

吕不韦为什么当上宰相(令他从商人质变为秦相)(7)

做了秦相的吕不韦,实现了奇货可居的长远规划

公元前244年,秦王政三年,秦国遭遇大饥荒,连年干旱,再加上蝗虫漫天,死去的百姓、动物导致瘟疫横行,极大影响了秦国内部的稳定。吕不韦为了稳定国内局势,很快拿出应对方案。于是下令:令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

吕不韦深谙富商、地主、世袭小贵族平日里享福惯了,缺乏去战场建功立业的勇气,又渴望拥有爵位。但秦法规定以军功才能升爵,他们再有财富,社会地位也不高,爵位肯定是他们最渴望的东西。吕不韦真是拿捏住了这群人的弱点,其治理国政的权谋手段可见犀利非常。

吕不韦广招人才用重金招揽,门下食客多达3000余人。这些人才在吕不韦执政期间提出了许多颇有建树的谋划,如编撰专门的文章规范农业生产、拨出资金规划全国水利工程建设、用杂家思想综合法家思想治国等,都对秦国的政治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吕不韦招揽门客是真为秦国储备人才的,他的门客中出了一位顶级人才叫李斯。李斯为秦国统一战争和后来统一文化的过程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对秦国及至后世影响力都是巨大而深远的。

吕不韦为什么当上宰相(令他从商人质变为秦相)(8)

《吕氏春秋》流传于世,影响深远

吕不韦集结门客编纂《吕氏春秋》,当你读到《报任安书》这一段: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你会发现,司马迁是把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孙膑、韩非和吕不韦一起并列作为古之圣贤,并以此来激励自己完成《史记》的。他也成为对后世文化思想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传奇人物之一。

三、危险临近时的果断取舍,当为后世权臣的权谋警醒。

秦王政越来越大,但赵太后与吕不韦死灰复燃,暴露是迟早的事,作为政治家的吕不韦,自是惴惴不安,唯恐事情败露,灾祸降临在自己头上,果断取舍。于是暗地寻求叫嫪毐的人作为门客,并通一系列手法来引诱赵太后。最终,成功的把赵太后这把火引向了嫪毐。

公元前238年即秦王政九年,有人告发嫪毐不是宦官,常常和赵太后私通,并生下两个儿子,于是秦王政命法官严查此事。这年九月,把嫪毐家三族灭掉,又杀太后与嫪毐所生的两个儿子。而吕不韦不仅转移了秦王的视线,还与秦王一同灭掉了嫪毐,再次立功。

吕不韦为什么当上宰相(令他从商人质变为秦相)(9)

嫪毐入宫和被杀,都离不开吕不韦的权谋操控

但当秦王政越来越年长之时,就是吕不韦的相权和王权发生矛盾冲突之时,哪怕没有嫪毐事件,秦王政还是会对他开刀,吕不韦终于遇上了最强大的对手。这个后来称为千古一帝的秦王,最终令吕不韦感到了恐惧。

可是后面的吕不韦所做的,更是值得后世的权臣要学习的了。秦王终究是对吕不韦动了杀机,一个有权势的相臣,怎么也不会入王的法眼。哪怕被罢免,迁出咸阳,吕不韦的个人声望和魅力依然很强,前往封地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仍然络绎不绝的前来问候,这种现象更是令秦王难忍。

秦王于是给吕不韦写了一封信,信里充满了指责,而吕不韦一想到自己已经逐渐被逼迫,于是喝下鸩酒自杀而死。而历史上后世诸多的权臣贪恋权势,挣扎反叛者不在少数,而最终族灭者更是不计其数。吕不韦以个人的自戕,消弭掉了秦王的忧虑,没有祸及子孙还能埋到风水宝地乃是他果断取舍的权谋使然,这比起商鞅和李斯要聪明得多了。

吕不韦为什么当上宰相(令他从商人质变为秦相)(10)

吕不韦自杀,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权谋之力带来的相权威胁到了嬴政的王权

在位时期没有罪大恶极的劣迹相反贡献颇多,对得起仲父的辅政责任。最为可贵的是他能坚持自己的政治观点 ,从来不肯依附秦王政。他的自杀,更是佐证了他能力的突出,政治手腕的高超,个人魅力和政治声望的突显,权谋的威力!

权谋带给了吕不韦荣耀,也带给了他夕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