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威远楼在哪 中山北路威远楼

泉州威远楼在哪 中山北路威远楼(1)

泉州古城地势北高南低

中山北路屹立一座雄伟的建筑

为南北走向的中山路

挡住东北风势

数百年守护着中山路的安宁

这座建筑

就是倾注着泉州人情感的威远楼

国际大港的标志

泉州威远楼在哪 中山北路威远楼(2)

1969年前的威远楼。

据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理事杨清江介绍,威远楼旧称谯楼、谯门,起初在唐五代刺史署前(今钟楼稍北大街中),始建未详。有东西两门,中累石如城,盖楼其上,称“两仪楼”,俗称“双门前”。

元代至正九年(1349年)五月,泉州路达鲁花赤偰玉立见谯楼“瓦腐木朽,凛然将压”,于是主持重修,几个月时间便修得“重檐周阿,岳立云飞,壮丽完好,悉复旧观”,还请福州名士吴鉴写了一篇《新修谯楼记》。

据陈泗东先生《幸园笔耕录》介绍,元朝泉州已成为世界著名海上交通大港,在城市规制上需要一座代表性建筑物,如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镇海楼一样。元至正九年(1349年),偰玉在州衙前建的这座高大恢宏的谯楼,命名为“威远楼”, 不仅成为泉州在海交极盛时期作为一个国际大港的城市标志,也留下泉州历史上黄金时代的痕迹。

泉州威远楼在哪 中山北路威远楼(3)

1969年前的威远楼。(廖天生/供图)

据威远楼文物保管所主任吴培植介绍,威远楼在历史上多次毁坏坍塌,又多次重修重建,体现了泉州人对这座黄金时代宏伟建筑的热爱。以下是部分修建记录:

明代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威远楼遭遇火灾,重建时北移九十步于应门(在今福医大附二院住院部大门西侧、镇抚司巷东侧一带)。

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泉州知府沈翘楚以威远楼岁久飘摇,即将倾塌,于是捐资为倡,主持复修。三月开工,八月修竣。乡绅、榜眼、东阁大学士史继偕作《重修谯楼记》。

清代雍正六年(1728年),福建陆路提督石云倬驻节泉州,修葺威远楼,并自作《重修威远楼记》。

清代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泉州飓风,威远楼倒塌。第二年三月福建陆路提督马负书、泉州知府王绶、晋江知县方鼎发动乡绅民众踊跃捐款,重建威远楼,马负书撰书修建碑记。

泉州威远楼在哪 中山北路威远楼(4)

清代乾隆年间,福建陆路提督马负书所作的修建碑记,如今保存在威远楼。

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威远楼又遭火灾,第二年重建。

1961年,威远楼被列为泉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69年被拆毁。

1987年开始重建,从旧址北移100米到如今所在地,也是唐宋泉州州署所在地。

吴培植主任介绍,民国时期,晋江县国民党党部曾设于威远楼。抗战期间,晋江县抗敌后援会一度在此楼办公。1949年,闽中游击队进入泉州后,也驻扎在威远楼。

1949年以后,威远楼二楼中央厅曾设“泉州历史名人纪念馆”,陈列泉州历代名人,如李贽、郑成功等人的历史图片和文字史料,还雕塑了名人雕像,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泉州一处重要的历史教育基地。后来泉州早期的海交史博物馆、共青团泉州机关等也曾设于威远楼。

1958年,泉州市政府接受文化部文物局副总工程师、古建筑专家杜仙洲建议,决定拨款全面修复古泉州城谯楼。

1969年,威远楼被作为“四旧”拆除。

万千心事说谯楼

泉州威远楼在哪 中山北路威远楼(5)

威远楼重建前,这里是通往人民体育场(现中山公园)的南入口。

泉州威远楼在哪 中山北路威远楼(6)

小朋友在1969年以前的威远楼前合影。

在动荡的年代,泉州人没能留住这座深爱的标志性古楼,留下了巨大的遗憾。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春风吹到泉州大地,无数泉州市民和海外华侨共同牵挂一件事:重修威远楼。

据泉州市政协原委员陈笃恒介绍,为了使威远楼这一古迹重现,父亲陈泗东可谓竭尽全力。早在1984年6月2日,陈泗东发出《从速重建泉州谯楼(威远楼)的建议》,开始倡议重建威远楼。此后于1986年2月5日,在《泉州晚报》发表《万千心事说谯楼》,积极推动重建威远楼。紧接着,1986年4月4日,再次在《泉州晚报》发表《威远楼是何面貌》,介绍威远楼的原来样子,并提出重建威远楼应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

泉州威远楼在哪 中山北路威远楼(7)

在1986年召开的泉州市政协六届的一次会议上,陈泗东先生提交了《从速重建泉州谯楼的建议》 ,在两会层面上进一步呼吁威远楼的重建工作,而提案的答复也说明政府有关部门对重建威远楼的重视。(陈笃恒/供图)

陈笃恒回忆,父亲陈泗东重建威远楼的呼吁深得民心,不仅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同,也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同。1986年3月8日,在重建威远楼筹划工作座谈会上,泉州市文化局牵头组织的威远楼重建委员会,推举王今生老市长为主任委员,廖博厚、吕敦村、陈泗东为副主任委员,委员包括各界知名人士、社会贤达和华侨、港澳同胞。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威远楼重建工程正式启动,并于1986年9月18日(即农历中秋节)举行隆重的奠基仪式。1989年初,威远楼建成。

泉州威远楼在哪 中山北路威远楼(8)

上世纪80年代重建威远楼的呼吁深得人心,可以看到泉州市影剧院、泉州市民间乐团等纷纷义演支持重建,并打出了“爱我名城,修我谯楼”的口号。(陈笃恒/供图)

泉州威远楼在哪 中山北路威远楼(9)

这是陈泗东先生1989年元宵节威远楼落成典礼邀请函、为威远楼拟写的楹联三幅。(陈笃恒/供图)

泉州威远楼在哪 中山北路威远楼(10)

陈泗东先生(右)与友人在正在重修的威远楼前合影。(陈笃恒/供图)

泉州威远楼在哪 中山北路威远楼(11)

1986年,泉州市领导在奠基仪式上培土。(杨湘贤/摄)

泉州威远楼在哪 中山北路威远楼(12)

1986年9月18日(中秋节)奠基。(杨湘贤/摄)

泉州威远楼在哪 中山北路威远楼(13)

泉州市民围观威远楼奠基典礼。(杨湘贤/摄)

威远楼重建委员会先后举行多次会议,听取委员们的意见。陈泗东在会上提出《关于重建谯楼的计划要点》,深得大家的认同,并得到了采纳实施。在重建工程行将完成时,陈泗东为威远楼撰写“威以济宽武以辅文经财裕世兴南国;远而及近山而连海育智开先建北楼”“苍山碧水,白石红砖,尽佛国泉南佳景;晋俗唐音,宋桥元港,称海滨邹鲁名城”等多对楹联,供公众采择,并撰写《重建威远楼记》。

泉州威远楼在哪 中山北路威远楼(14)

重修后的威远楼,悬匾上的“威远楼”三个大字由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题写。

记忆中的威远楼

泉州威远楼在哪 中山北路威远楼(15)

上世纪60年代初的威远楼。(杨湘贤/摄)

泉州威远楼在哪 中山北路威远楼(16)

威远楼的门洞曾是通往中山公园的通道。

据在中山路长大的丘鹰扬回忆,1969年拆除时的威远楼,比如今重建的要小许多,共两层,前后有南北方向的门洞。记得最早的时候,威远楼一层中间的门洞是中山路通往中山公园的通道,行人车辆均由此通道经过。至1958年-1959年间,可能出于对威远楼的保护,或为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在威远楼东西两侧开通马路,从此车辆不可以经门洞进出。

在威远楼一层东北角有一小门,门敞开时有石阶可直上二楼。二楼先是一圈环廊,立于环廊向四方眺看,可以实现“谯楼”的功能,其中尤以向南和向北眺看的效果最佳。环廊中间有多个房间,分别是李贽、蔡襄、郑成功、俞大猷、苏颂、林俊、邱二娘等泉州历史人物的展馆,每个展馆内都有该房主人的雕像和事迹介绍,墙上挂着介绍人物的文字、图片,还有一些人物用过的器物,如郑成功、俞大猷用过的兵器,邱二娘使用的农具、武器等。

泉州威远楼在哪 中山北路威远楼(17)

当年在泉州影剧院楼顶的葡萄架下,可以看到还未重修后移的威远楼。(泉州影剧院/供图)

泉州市区地方志学会成员许月才回忆,记得少年时,在历史人物展馆里面,有一块硕大的藤牌盾令他大开眼界。其实这个历史人物展馆,是在原郑成功展览馆(设在开元寺檀越祠)的基础上迁移过来,并扩充李贽等历史人物,于1959年10月开馆。开馆前一天夜里,浮桥退休教师杨仲儒与同是泉州市政协委员的泉州市文管会吴堃登楼检巡一番。后来有一段时间,威远楼上悬挂巨型的伟人图像,小伙伴们就用“小天安门”来代称威远楼。此外,当年威远楼的悬匾是泉州清末举人曾遒题写。

泉州威远楼在哪 中山北路威远楼(18)

民国时期的生韩古庙,如今已不存在。(资料图)

威远楼东侧有生韩古庙,是北宋宰相韩琦诞生地。据传宋代景德年间(1004年-1008年),泉州知州韩国华(河南人)娶妻多年,尚无生育。一日署中攀枝花盛开,夫人命婢女连理折花送给丈夫。韩国华认为此兆应在连理身上,遂将她纳为妾,不就有了身孕,引起了夫人嫉妒。夫人趁韩国华不在,将连理赶出署门。连理来到署前城隍庙口,在一块石头上睡去,醒来在石头上生下了韩琦。为纪念韩琦母子,后人于明代万历年间建韩魏公祠(即生韩古庙),把古庙旁的巷称为连理巷。

泉州威远楼在哪 中山北路威远楼(19)

威远楼西南侧有一座体育馆,据曾任泉州六中校长的蔡永华介绍,这是泉州六中菲友体育馆,建于上世纪80年代(1986年奠基),为六中(泉中)菲律宾校友全款捐建,成为当时泉州市区首个有座位的室内体育馆,也是全国少有的普通中学拥有的室内体育馆。建馆后不久,就有一场全国中学生篮球比赛在这里举行。泉州六中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有优良的体育传统,通过菲友体育馆更是培养出不少体育人才。(蔡永华/供图)

泉州威远楼在哪 中山北路威远楼(20)

威远楼广场中的石狮,是民国初期原泉州提督军门前的遗物。

泉州威远楼在哪 中山北路威远楼(21)

威远楼位于泉州历代官署所在地。

泉州威远楼在哪 中山北路威远楼(22)

威远楼如今成为一个文化交流的窗口和纽带,每年都有很多海内外艺术家在威远楼举办各种艺术作品展。比如从重建之初一直延续至今的 “威远楼之夏” 戏剧节惠民演出,已成为泉州惠民文化的一个老品牌。还有2013年揭牌的“正金门”展馆、2018年的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展、2019年第四届海丝泉州古城徒步启动仪式举办地等等。2013年,台南市文化协会创会理事长郑道聪先生和现任理事长高国英女士一行对威远楼进行参访和交流,泉州威远楼和台南赤嵌楼结缘为“海峡两岸历史名楼”。

泉州威远楼在哪 中山北路威远楼(23)

威远楼所在地

千百年来一直是泉州府衙的范围

这里地理位置优越,商贸往来频繁

与历代泉州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厚重的历史氛围中

充满浓郁的生活味道

至今令人回味

【注: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吴培植、陈日升、杨清江、陈笃恒、丘鹰扬、许月才、蔡永怀、蔡永华、杨茂盛、杨湘贤、廖天生、廖福伟等人的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文/图:王了摄影:王柏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