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小鲜肉演员和老演员对比 小鲜肉演领袖引争议

现在的小鲜肉演员和老演员对比 小鲜肉演领袖引争议(1)

图说:唐国强和卢奇扮演的毛泽东和邓小平 网络图

现在的小鲜肉演员和老演员对比 小鲜肉演领袖引争议(2)

图说:王铁成在电影《周恩来》中的扮相 网络图

电视剧《热血军旗》正在央视热播,电影《建军大业》也在热映之中,无论在荧屏上还是在银幕上,人们看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蒋介石等历史人物,已不再是由一批在外貌上非常相似的特型演员扮演了。可以说,特型演员作为中国观众的集体记忆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集体消失不见影

如果仅论外形,无论是《热血军旗》中的黄海冰、郭广平、周惠林,还是《建军大业》中的刘烨、朱亚文、黄志忠,他们虽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几分相像,但与特型演员古月、王铁城、王伍福等相比,相似度还是有明显差距。分别在这两部影视片中扮演蒋介石的曹磊和霍建华,就更无法与孙飞虎的酷似本人相提并论了。而扮演叶挺、林彪、邓颖超的欧豪、马天宇、关晓彤等,更说不上有任何一点相似度。

图说:《建国大业》中唐国强(右)饰演的毛泽东和张国立饰演的蒋介石 网络图

如果说,前些年,《建国大业》还需由唐国强、刘劲等特型演员来饰演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保驾护航”,而其他角色已开始“去特型演员化”的话;那么到了今年八一期间的银幕和荧屏上,特型演员集体消失,不见踪影。这与特型演员们过去曾创造的辉煌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如古月、唐国强、王铁城、卢奇、孙飞虎等一批特型演员都是数十次扮演领袖人物,他们不仅成了革命历史题材影视片的“顶梁柱”,并在这二三十年间,横扫了金鸡、百花、华表、飞天、金鹰等各个影视奖项,可谓盛极一时,风光无限。

现在的小鲜肉演员和老演员对比 小鲜肉演领袖引争议(3)

图说:《建国大业》中刘劲饰演的周恩来 网络图

日渐式微有原因

上世纪70年代,随着几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去世,如何塑造领袖人物变得越来越迫切。1977年,文化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发出《关于挑选特型演员的通知》。由此,一批特型演员生逢其时,应运而生。他们接连拍摄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作品,如由古月、孙飞虎、黄凯、卢奇、刘怀正、郭法曾等一批特型演员主演的《开国大典》以及《大决战》《西安事变》《周恩来》《长征》等。那时,特型演员们均操着一口乡音,毛泽东说湖南话,蒋介石说宁波话,周恩来有淮安口音,邓小平有四川口音……10多年前,从《开国领袖毛泽东》开始,“领袖们”乡音消失了,都改说标准普通话。虽语言有变,但主角仍是唐国强、刘劲、王伍福等一批特型演员。

现在的小鲜肉演员和老演员对比 小鲜肉演领袖引争议(4)

图说:电影《开国大典》中的演员大多都是特型演员 网络图

但随着这批成名特型演员年龄渐大,古月、孙飞虎等又相继病逝,特型演员日渐式微。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所表现的那个年代,这些历史人物当年大多只有二三十岁,如毛泽东只有33岁,周恩来只有29岁,步入花甲、古稀之年的大多特型演员已找不到适合自己年龄的角色。因此,电视剧《热血军旗》、电影《建军大业》把目光转向一批更具青春气息的年轻演员。化妆技术的进步、商业因素的影响,也使年轻的“小鲜肉”有机会走进了这些革命历史题材影视片。中国影迷平均年龄只有21.8岁,他们与上一代观众相比,一是对历史人物并不熟悉;二是他们对像与不像历史人物没有感觉,没有所谓“隔阂感”。由此,有些不那么像历史人物的年轻演员就走上了镜头。遗憾的是,有的还引发了很大争议,如《建党伟业》中邓小平由根本不像伟人、1米8的高个偶像明星韩庚扮演。

现在的小鲜肉演员和老演员对比 小鲜肉演领袖引争议(5)

图说:电影《建军大业》的选角引起很多争议 网络图

差距不仅在外形

对观众而言,演员如何演好历史人物,最好的艺术享受应该是形神兼备,不仅形似,更要神似。从这个意义上说,唐国强的毛泽东、王铁城的周恩来、卢奇的邓小平、孙飞虎的蒋介石等都是有口皆碑的,众多影视奖项也证明了他们的表演实力。他们所达到的艺术高度,他们在表演上的出神入化、细致入微,是今天有些年轻演员所难以企及的。迄今为止,年轻明星似乎还没有饰演出众望所归、人人点赞的历史人物。他们集体拥抱革命历史剧的热情虽然可嘉,但更多地是让人们感到了一种在银幕、荧屏上“数星星”的热闹和快乐,而在艺术形象塑造上还乏善可陈,与那一辈敬业的特型演员相比仍有明显差距,而且,差距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外形上。 (记者 俞亮鑫)

现在的小鲜肉演员和老演员对比 小鲜肉演领袖引争议(6)

图说:马少骅饰演的孙中山 网络图

现在的小鲜肉演员和老演员对比 小鲜肉演领袖引争议(7)

图说:马少骅饰演的邓小平 网络图

【马上评】特型有艺术高度

领袖人物扮演者大多不愿被人称为特型演员。原因是,一容易使戏路越变越窄;二容易给外界造成靠外形不靠演技的错觉。如《建军大业》是刘烨第二度饰演毛泽东,听到有记者说他是特型演员,他惊呼:“谁特型呀?我是演技好。”

实际上,特型演员并不是贬义词,而只是人们对一种特殊演员的称呼,他们要成功演好足智多谋、风度翩翩、运筹帷幄的领袖人物,其实并不轻松容易,没有一定演技还真拿不下来。再说,特型演员真有才华也不会由此束缚。如当年唐国强作为毛泽东的特型演员,他既可演好伟人,也能演活诸葛亮、雍正皇帝。马少骅曾在《走向共和》《辛亥革命》等多部影视片演孙中山,一度也有特型演员标签,但他不仅成功地主演《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而且还饰演了众多小人物。

面对如今影视片有些历史人物相似度不如过去的现象,人们更留恋像唐国强、马少骅等优秀特型演员。毕竟,既有形似,更有神似,对成功饰演历史名人来说是一件幸事!(俞亮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