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儒家思想的主干(孔子儒家学派的形成)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远的根源是尧舜禹,近的根源是夏商周三代,尤其是西周礼乐文化传统,现实的动因就是他那个时代的“儒”这一文化人或知识分子群体。

孔子及其后儒都以尧舜之道为最高理想,因为尧舜实行禅让,禅天子之位于贤能之人而不传其子,体现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由大禹以后,即由五帝到三王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其根本就是由公天下到家天下,禹、汤、文、武、周公治国平天下主要就是依靠礼仪法度。

根据《礼记·礼运篇》描述的大同、小康两种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以尧舜为代表的五帝属于大同社会,以禹、汤、文、武、成王、周公为代表的圣王属于小康社会。这两个时代治理模式不同,前者以道德之治为主,后者以礼乐之治为主。这两种模式的理想程度不同,前者是最高理想,后者是一般理想。

《礼记·中庸》说:“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朱熹注:“祖述者,远宗其道;宪章者,近守其法。”这就是说孔子远则推崇尧舜时期的大同理想,近则遵守西周初期文王、武王时的礼仪法度。文王、武王时的礼仪法度其实也就是周公之道。

孔子儒家思想的主干(孔子儒家学派的形成)(1)

孔子学说有两大支柱:“仁”和“礼”,而把二者结合为一体的是中庸—中和之道。这样,以“仁”为支柱的修己之学与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被以“中庸”为基本原理的“中和论”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其中修己是治人的前提和条件,治人是修己的目标和归宿;而修己和治人两大部分思想内容的构建又是以“中庸”为基本原理的,“和”是完成整体构建的方法论原则和标准。“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价值之核心,是从周公的敬天保民、明德慎罚、孝友伦理等思想发展而来的。

孔子的“礼”主要传承自西周礼乐而来,《礼记·中庸》载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孔子对周有特别的感情,就是因为西周离孔子最近,周的礼乐文明文献资料保存的要比夏商为多。

在他看来,周礼是在夏殷基础上的集大成,“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是说,西周的礼乐制度,是在综合吸取夏商二代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所以我愿意推行西周礼制。

他还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如果有谁用他治国,他就要在东方推行西周的政治制度,重建西周那样的国家。

孔子继承发展了周公的礼乐文化,他与周公精神息息相通,经常梦见周公。在他晚年,迭经坎坷,身心俱疲,伤感地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孔子毕生把实行尧舜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恢复西周礼乐文明盛世作为他的终生追求。他承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业绩而来,对上古历史进行反思和总结,把历史的经验加以理论化、体系化,这样就形成了儒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