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长期处于上火的状态(你知道古人是怎么来认识)

你知道古人是怎么来认识“上火”这个概念吗?

我们先来看一下古人对火的认识。

火:

《说文解字》:“火,燬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

犹炎而上阳气用事万物变化分散者是火字之范式。

古代长期处于上火的状态(你知道古人是怎么来认识)(1)

火:其性急, 其情恭, 其味苦, 其色赤。象征喷发消散之形态。代表南方。

中国古人把火看成一种物质变化之金木水火土五个宪象之一。火就以自然界木材燃烧之火为典范式样。木材燃烧热量向上向外散发。状态、能量、宪象、构成、导向等等是有内容的。当与这些内容有某种重合时便可以相类比。

比如:发火。发有生发、爆发之义。那么相与比述发火便有生发火与爆发火的意义。

柴灶发火了:因柴灶小且没有火才发火,所以这个发火便是生火。

某工厂发火了:因工厂大,小火根本没有影响。只能是爆发大火。所以这个发火便是爆发大火了。

而某人发火了。人一般不会不会燃烧,那么相对的怒气如燃烧一样。所以这个火不是事物的燃烧,只是相与比述燃烧了。人的怒气会爆发出来。爆发出来的怒气犹如火爆燃般向外喷发扩散。以火爆燃来比喻怒气之充盈。这个发火发的是怒火。

怒火中烧。这个火只是火之宪象之相与比述。言下之意是要爆发出来燃烧毁灭之者。

被某人某事招惹心头上火了:这个上火便是指被惹生气要发怒。

火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中之一。

人的身体是一个阴阳五行均衡的个体。

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脾属土。

五行是相生相克的。

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

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中医认为人的身体阴阳失衡,肝气动而心火旺。内火旺盛,即会上火。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体现出来的具体症状如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牙痛、咽喉痛等。水可灭火,所以多饮水可以缓解症状。

现代医学认为一般中医所谓上火,大多因为有了炎症。多饮水休息冷静一下可以缓解一部分炎症的症状。但多饮水不是万能的,具体情况还需要具体对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