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爱梵高中梵高真正的死因(至爱梵高还原梵高斑驳一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小编有话说

这个寒冷的冬天,如果你曾被皮克斯的年度动画《寻梦环游记》感动落泪,那么这部《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以下简称《至爱梵高》) 或许能够再次带给你相似的感受。电影将65000副手绘油画一帧帧呈现,把一个孤独又炽热的灵魂一笔一画临摹在你面前,屏幕仿佛一座桥梁,带你慢慢走进一个世纪前这个悲惨人物的内心世界。

至爱梵高中梵高真正的死因(至爱梵高还原梵高斑驳一生)(1)

落魄画家的自我拯救

这部95 分钟动画长片取材于梵高的120副原作和800封信件,由125位画师历时7年用手工绘制的油画组成。情节还原了梵高死后六周发生的事情,通过当事人的描述和回忆,在涓涓画卷中呈现这位天才的斑驳一生。

至爱梵高中梵高真正的死因(至爱梵高还原梵高斑驳一生)(2)

比起影片以寻找梵高死亡真相为主线,我更想追溯一下梵高这短暂而又潦倒的生平,就像片中医生的女儿所说的,“人们总想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可你了解他是怎么活得么?”

梵高于1853年在荷兰南部的准德尔特村出生,是新教牧师提奥多勒斯·梵高与其妻柯妮丽亚第一个养活的孩子。他曾有一个叫文森特的哥哥,出生后不久即死亡。父母便把他那夭折的小哥哥文森特的名字,连同对这个哥哥的哀悼与忧郁,一起给了他。

影片中小梵高曾主动拉妈妈的手,换来的却是迅速挣脱和一张冷漠的侧脸,像极了《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那个为讨爸爸开心故意做出鬼脸的松子。

至爱梵高中梵高真正的死因(至爱梵高还原梵高斑驳一生)(3)

家庭的冷漠让梵高从小就有些自闭,这导致他长大后的工作总是做得一塌糊涂。

16岁的梵高经叔父介绍到当时欧洲最有名的艺术品商店当店员,却在一次与顾客争吵后失去工作,接着无奈之下继承父亲牧师职位,再次草草收场。

成为了哥哥影子的梵高,不断想获得认可,又不断的进行自我否认,在27岁前,他和松子一样在这个世间找不到一席之地。

至爱梵高中梵高真正的死因(至爱梵高还原梵高斑驳一生)(4)

不过他比松子唯一幸运的是,他会画画。

囿于人生泥潭暗淡无光的梵高,好在弟弟提奥给了他一丝温暖——鼓励他学习画画。于是作画成了梵高生活的转机,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在他写给提奥的最后一封书信里,有着这样一句话:“只有画画才能表达我心中之所念。”

至爱梵高中梵高真正的死因(至爱梵高还原梵高斑驳一生)(5)

梵高书信手稿

画画终于让这个失败者找到了救赎的可能,于是他开始不停的画,疯狂的画。

他从优雅的巴黎画到了风情的阿尔勒南部小镇,就如同旅馆老板的女儿所言,“他就画画的时候挺奇怪的,就算在雨中也不曾停下手中的画笔。”

至爱梵高中梵高真正的死因(至爱梵高还原梵高斑驳一生)(6)

旅馆的女孩

然而悲剧不会因为你找到方向而迎来转机,他几年的坚持创作换来的却是众人的嘲弄和讥讽,妓女觉得他落魄;小孩子朝他扔石头;街头混混将他捉弄;就连唯一引以为豪的画作也无人问津。一面是对艺术的极致追求,一面又是现实的咄咄相逼。他因画画入不敷出,费用几乎都靠弟弟提奥接济,而常年对哥哥进行供养也差点拖垮提奥自己的家庭。

至爱梵高中梵高真正的死因(至爱梵高还原梵高斑驳一生)(7)

《罗纳河上的星夜》

残酷的现实再次敲打着梵高本就脆弱敏感的神经,面对与加歇医生的争吵,他喃喃道,“我要是能像其他人一样就好了”,在生活与艺术面前,他内心的矛盾与孤独无法窥探。

强烈的负疚感和长期不被认同,让他终日诚惶诚恐。最后这个一生凄苦的男人还是选择不再连累他人,自动放弃生命。影片结尾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腹部中枪后的梵高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他的好友加歇医生就在旁边,但梵高拒绝接受救治,让子弹留在自己体内。

弥留之际的梵高说,“或许这样对谁都好。”

一个炙热又孤独的灵魂

“文森特·梵高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欧文·斯通在梵高传记小说《渴望生活》的前言里这样写道。

或许成为天才就必须忍受孤独,这位来自荷兰的后印象派天才,百年来作品曾被无数人欣赏临摹,面对画框中那些炙热的色彩,相信很多人都会想象——如果梵高的画流动起来会怎么样?你很幸运,这部《至爱梵高》给出了答案。

影片从第13分钟起,梵高的画作就一副接一副,缓缓浮现。从《星夜》开始,再到《罗纳河上的星夜》结束,中间穿插着《夜间咖啡馆》《风车小镇》《蒙特马的小坡路》等传世佳作,对于忠实梵高迷来说,几分钟一个作品的呈现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彩蛋。

至爱梵高中梵高真正的死因(至爱梵高还原梵高斑驳一生)(8)

《星夜》

至爱梵高中梵高真正的死因(至爱梵高还原梵高斑驳一生)(9)

电影截图

影片试图通过那些曾经出现在梵高笔下的人物带领观众去体会梵高孤独的精神世界。

至爱梵高中梵高真正的死因(至爱梵高还原梵高斑驳一生)(10)

《夜间咖啡馆》

至爱梵高中梵高真正的死因(至爱梵高还原梵高斑驳一生)(11)

电影截图

他的确是太孤独了,为了驱散孤独,他不惜与街头混混结交,只为有人说话;他构建“画家之屋”,邀请高更共筑乌托邦,却弄巧成拙不欢而散;在麦田作画时,就连一只偷食他午饭的乌鸦也能点亮他的一天。

我们都能感受到梵高对沟通交流的渴望,那种试探的敏感的渴望。

他一生被贫穷所困,生前作画无数却仅卖出过一幅叫《在亚尔的红葡萄园》的作品。除了供养他一生的弟弟提奥,没人真的懂得他的价值,他做到了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却做不到“我笑他人看不穿”。

至爱梵高中梵高真正的死因(至爱梵高还原梵高斑驳一生)(12)

《在亚尔的红葡萄园》

悲情的是,在孤独的梵高去世后不到半年,他一辈子最忠实的朋友,他的弟弟提奥也去世了。

英剧《神秘博士》第五季里有这样一个情节,梵高穿越到了现代博物馆,听着馆长对自己画作的评价,哽咽不已。

至爱梵高中梵高真正的死因(至爱梵高还原梵高斑驳一生)(13)

他一生都在渴望得到众人肯定,与自己和解。

“爱梵高,只是爱心中的英雄”

其实参考《梵高传》,这部电影和欧文·斯通的《渴望生活》对梵高都有着一些艺术化处理,观众会像片中邮差的儿子一样,随着“寻找梵高”的旅途,梵高的身影便会慢慢变得伟岸。

至爱梵高中梵高真正的死因(至爱梵高还原梵高斑驳一生)(14)

而《梵高传》中为读者所展示出的真实文森特,其实是一个自私自大的刻薄形象。客观来看,古今中外其实很多传奇人物都是这么被大众创造出来的,真实的世界总是那么平凡,后人需要传奇,需要树立偶像,如果不存在那就创造一个,电影或多或少也放大了梵高的神话。

梵高死后11年才真正成名,蜚声世界。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弟弟提奥的妻子约翰娜·邦格的努力。邦格完成了丈夫未尽的事业,她整理了梵高的全部画作和书信,并一生为梵高的名誉奔走,给打造梵高神话奠定了牢固基石。

至爱梵高中梵高真正的死因(至爱梵高还原梵高斑驳一生)(15)

就像歌手周云蓬曾说的:“爱上梵高,其实是爱上了虚妄中的悲剧英雄。”艺术所创造的全部都是虚妄的幻象,就是那种“似龙而非龙”的幻象。

当我们对这个世界心怀不满,难免会找个他人的悲剧人生为参照物,以此对比一番、侥幸一番、安慰一番。消费他人的苦难,来掩盖或舔舐自己的伤口。

至爱梵高中梵高真正的死因(至爱梵高还原梵高斑驳一生)(16)

梵高的这些遭遇被我们读着,他的苦难也被我们感受着。临终的时候,他留下脍炙人口的名言:“The sadness will last forever”。于是全世界的人都同情他。

我们阅读梵高的苦难,我们将自己的生活与之比照,我们把自己内心的痛苦投射在他的身上,于是两个本来毫不相干的人,就这么风马牛地似乎产生了联系。

在我们心中,梵高不仅是一个艺术家,更是一个能够缓解我们自身痛苦的虚幻图腾。

至爱梵高中梵高真正的死因(至爱梵高还原梵高斑驳一生)(17)

幻象守护着艺术的真实,也守护着现实中的真实。

而当我们更接近真实的梵高,当流行文化中的偶像符号崩塌过后,却能发现神话背后另一重更深刻的寂寞和悲伤。洗去时光的滤镜,一切都变回真实和冷漠,忽然发现19世纪末和现今也没有什么不同。127年前真的曾经生活过那样一个神经病,他出生,他梦想,他绘画,他失落,他死亡。麦田里一片金黄,乌鸦惊叫着飞过天空,可是那片麦田里没有梵高。

至爱梵高中梵高真正的死因(至爱梵高还原梵高斑驳一生)(18)

《麦田里的乌鸦》

谁都知道他天性悲观消极,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他是怎样用浓烈亢奋的色彩来释放被压抑的灵魂。他一生都在被精神疾病困扰,你可以说他脆弱、幼稚、偏激、情绪化,但你不能否认他比任何人都努力地去热爱生活。

梵高和他那盆东倒西歪的向日葵一样,丑陋却艳丽。

至爱梵高中梵高真正的死因(至爱梵高还原梵高斑驳一生)(19)

作者:江涌

编辑:四季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