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二本法学院排名(30所头部新建学院)

高等教育作为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是地方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积极筹办新大学,已成为各地发展的新趋势。

近两年来,国内又一次掀起了筹建大学的热潮,一批被寄予厚望的新大学,如雨后春笋般在各省市扎根。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已有超30所筹建中的新大学纷纷传出重要进展。

云南二本法学院排名(30所头部新建学院)(1)

由于政策的推进,除了新建设的院校之外,独立院校大批量进行转设,也形成了很多“新大学”。新大学由于没有往年的录取情况作为参考,填报难度大大增加。那么,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家长和考生面对这些“新大学”,因为没有历年数据作为参考,应该怎么选择呢?面对我们不太熟悉的新改名高校,应该如何判断是否适合自己?院校的报考热度如何评估呢?以下三个方面大家可以进行参考。

01、了解“新大学”的历史沿革

首先,要想“透过现象看本质”,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了解“新大学”的“前世今生”,了解它是由原先哪所院校改名而来或合并而来。如:重庆财经学院的前身是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广州理工学院的前身是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

云南二本法学院排名(30所头部新建学院)(2)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多所高校合并后,设立的“新大学”。部分原先的独立学院会以和省内高职院校“联姻”的方式,完成自身的转设工作。如:燕山大学里仁学院与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秦皇岛职业技术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与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两所高校合并转设为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等。

报考建议

第一,对于直接改名转设的独立学院:家长和考生可以直接参照原学校的历年分数进行报考,当然,名称的更换会给今年的投档线带来一点点影响,从整体来看的话变化不会太大。

第二:对于合并转设的独立学院:这种情况稍微有些复杂,不仅要考虑合并前每所学校“各自”在考生所在省份的历年录取分数,还要考虑合并之后的其他变化,如是否转成公办院校、主要的办学地点是原先哪所学校的校区、新的招生计划数是否是原先两所院校招生计划的简单相加等,对于一些官网没有说清楚的信息,可能要和招办老师做进一步沟通,了解上述的招生细节。

02、要确定“新大学”的身份属性

所谓的身份属性,就是这所院校是属于“公办”还是“民办”。从前的独立学院,在建立之初是“公办民助”的性质,即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因为通常是合资,因此校名常以“XX大学 XX学院”的形式出现。

在转设之后,学校的新“身份属性”将格外重要,大部分独立学院会脱离原先“母体大学”的光环,转设为民办本科。但仍有少部分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水平较高或合并因素,借转设的机会变为名正言顺的公办院校。

云南二本法学院排名(30所头部新建学院)(3)

如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转设之后成为省属公办院校山东石油化工学院;而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则是与山东省内近年报考热度非常高的一所专科院校——山东职业学院合并,转设为山东职业技术大学,既从民办转为公办,又从“学院”升格为“大学”,可谓是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层次和招生竞争力。

报考建议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考生本科第一学历是“公办院校”还是“民办院校”,对未来的发展还是有不小的影响的。对于本科线附近的考生,可以重点关注今年转设为“公办”的独立学院,在未来的几年中,这类学校的录取分数将呈现明显的上涨趋势,2021年作为一个不太为大众所知的新机会,报考的“性价比”是很高的。

另外,对于转设为民办院校的独立学院,考生和家长也不要轻易被学校的新名字所“迷惑”,了解院校的身份属性,是确定志愿方案前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03、关注“新大学”校区所在地

在独立学院转设的过程中,很多高校不但脱离了母体高校的“管控”,也可能会调整原有的校区设置,对于以合并为转设方式的独立学院更是如此,考生可能出现报考了“印象中”在“大城市”的学校,但录取通知书上却让你前往“偏远校区”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的转设为例,今年2月,浙江省公布消息: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将与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浙江药学院(暂定名),性质为公办。

云南二本法学院排名(30所头部新建学院)(4)

转设之后,这所“新大学”将同时拥有三个校区,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的原校区位于浙江省舟山市,而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则有奉化和鄞州两个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的校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合并转设之后,三个校区以往的专业设置将会做出调整,进行共同招生,所以报考的时候,家长和考生一定要明确,自己所填报的专业究竟是位于哪个校区,不同校区的管理方式、师资水平是不是有明显的差别,该校区转设前招收的学生和新招生的学生在培养模式上的差异化体现在何处,这些都可能和学生未来的生涯发展息息相关。

报考建议

独立学院的改名或合并,从逻辑和程序上并不难理解,但很多的细节都需要一个“过渡时期”,而这些细节又往往和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密不可分,如师资质量、校园硬件设施、本科阶段的比赛与活动、未来实习就业的机会等,其中校区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前研究这些“新大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解转设之后学校的教学重心(或管理重心)是否会发生校区间的迁移,新校区附近是否有和学生学习就业配套的相关设施,不要等录取之后才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人人都喜欢“确定性”带来的安全感,害怕“不确定”背后的风险。但“不确定”的风险背后,可能会蕴藏着更多不为人知的报考机会。对于这些“新大学”,考生和家长应做到目标明确、客观分析,不贪图“捷径”,才能寻找到既优质又适合自己的新机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