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你知道是谁吗(关于三皇五帝的简单介绍)

三皇五帝分别有以下各种说法:

天皇、地皇、泰皇;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天皇、地皇、人皇;出自《史记·补三皇本纪》

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仅太古时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 皇 "或" 帝 "。人民则把他们敬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伟大业绩。

历史时期。即"三皇五帝时代",又称" 上古时代 "、" 远古时代 "或" 神话时代 "。也可以简称为"三皇五帝"。三皇 五帝 率领民众开创了中华上古文明,近现代考古发现了大量与这一时期相对应的龙山文化 遗址 ,证明三皇五帝时期确实存在。

天 皇(燧人氏)

燧人氏,生卒年不详,风姓,燧明国(今河南商丘)人。 几十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燧人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钻木取火,成为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被后世奉为"火祖",位列三皇之一,尊称"燧皇"。

地皇(神农氏/炎帝)

神农氏又被尊为医药之祖,曾亲自用口品尝百草,发明药物及教人治病。教民种五谷后,并不单单靠天而收,还教民打井汲水,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地皇时代血缘群婚 ,石器打猎。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后世传说神农氏玲珑玉体,能见其肺肝五脏,因而能化解百毒,又传说他因尝百足虫(一说断肠草),不能解其毒而死。另有传说神农氏即炎帝。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

一是"定三辰":给日、月、星辰取名

二是"分昼夜":把有太阳、月亮、星辰分为白天、黑夜

三是"有岁月":以三十日为周期定为一个小循环,称作"月",又把每个月与十二支相配,构成以十二个月为周期的大循环,称作"岁",两项加起来统称为"有岁月"。

这三大发明揭开了中华远古文明的序幕,为中华远古文明的诞生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皇五帝你知道是谁吗(关于三皇五帝的简单介绍)(1)

人皇(泰皇/伏羲氏 )

第一种说法:史书上说,人皇氏兄弟九人共同出生于仙家圣地刑马山,他们拜仙人为师,后来共同出山治理中国。当时地皇氏已经衰败,天灾人祸横行,地裂山崩,洪水泛滥,人类再次面临灭顶之灾。人皇氏兄弟九人分大地为九区,每人各居一方,带领人类抗灾自救。经过多年奋战,终于战胜自然灾害,使人类得以生存下来。于是他们在各自居住的地区建都立国,共称人皇。山东省昌乐"营丘九头"至今仍有保留,人们称之为"石祖林"。

第二种说法:李斯之后的史书,称泰皇人皇,指的是伏羲氏(又称羲皇、太昊 ,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

《 史记 ·秦始皇本纪》说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26年) 李斯 说古代有三皇,其中泰皇最贵。泰皇,较后的书称为人皇,在位起讫: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

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三皇五帝你知道是谁吗(关于三皇五帝的简单介绍)(2)

女娲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

又称娲皇、女阴,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

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雌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化生万物 ,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 。她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 ,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三皇五帝你知道是谁吗(关于三皇五帝的简单介绍)(3)

五帝:

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一般认为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世本》、《大戴礼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

《礼记·月令》以大皞(伏羲)、炎帝、黄帝、少皞(少昊)、颛顼为五帝。

羲(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个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黄帝(轩辕)、青帝(伏羲)、赤帝又叫炎帝(神农)、白帝(少昊)、黑帝(颛顼),(五方上帝)。

黄帝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 少典 附宝 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 ,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造字,结束了结绳记事。 .

以德治国,“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义,尤其是设立“九德之臣”,教养百姓九行,即担任法官、后土担任狱官,对犯罪重者判处流失,罪大罪极者判处斩首等。

蚩尤与黄帝之战,载籍所见,有三种说法:一说是黄帝胜炎帝之后,再胜蚩尤而巩固帝位,黄帝与蚩尤之战似为黄炎之战争的余波;另一说是蚩尤驱逐赤帝(即炎帝),赤帝求诉于黄帝,二帝联手杀蚩尤于中冀;三说是蚩尤作兵攻黄帝,兵败被杀。

三皇五帝你知道是谁吗(关于三皇五帝的简单介绍)(4)

颛顼

颛顼(zhuān xū)(公元前2342-公元前2245年)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姬姓,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 。其母为蜀山氏之女昌仆,一说曰枢。 妃子: 邹屠氏、胜濆氏,颛顼生子穷蝉是虞舜的天祖。后来的夏、楚都是他的子孙。

颛顼生于若水之野(蜀地) ,实处空桑。 因佐少昊有功,被封于高阳(今河南开封杞县高阳镇) 。少昊死后,共工氏与颛顼争夺帝位 ,颛顼打败共工,继少昊主政 ,号"高阳氏"。颛顼成为天下共主后,始都穷桑,又迁都于商丘(今河南商丘) ,后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 据说他在位七十八年,活到九十八岁逝世 ,葬于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

中国九州的建置区划,创制于颛顼。黄帝时代虽然统一了中原地区,但和蚩尤部族长期形成对立局面。直至颛顼,才形成各民族真正统一。在此基础上,颛顼对中国区域建置进行明确规划,确定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九州的名称和分辖区域。

三皇五帝你知道是谁吗(关于三皇五帝的简单介绍)(5)

帝喾

帝喾(kù)(前2275----前2176年),高辛氏,名俊(一作夋,夔),出生于高辛 (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据说是黄帝的曾孙,中华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是《山海经》里天帝帝俊的原型。

姬俊的祖父玄嚣(少昊)是黄帝元妃嫘祖的长子,父亲名叫蟜极。姬俊5岁时受封为辛侯,15岁辅佐叔父颛顼,颛顼死后,时年30岁的姬俊继承帝位,成为天下共主,以亳为都城, 以木德为帝,号高辛氏,深受百姓爱戴。死后葬于故地辛,建有帝喾陵。

春秋战国后,被列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帝喾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周两朝先祖,帝挚、弃、契、帝尧之父。

帝喾迁都于亳:民生上使得人民免于洪水之患,击退外敌游牧民族-- 犬戎。

订立节气:帝喾科学探索天象,物候变化规律,划分四时节令,指导人们按照节令从事农畜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华夏农业出现一次伟大的革命,农耕文明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知人善用:帝喾以仁爱治国,生活俭朴;他平常神色庄重静穆,品德崇高如山。羿的射箭技术天下无双,帝喾选拔他担任射官,赐给他彤弓和蒿矢。羿也不负帝喾深望,当白难反叛时,他一举将其平定。咸黑、柞卜长于音乐和制作乐器,帝喾命他们为乐官,终于创作出《 九招 》之乐和 鼙鼓 、 笭 、管、埙、帘等新乐器。

治国方略:一要博爱于人,二要让民获利,强调以诚信、仁德使天下治,帝喾在人民群众中尤以诚信而著称。帝喾作为一代帝王,不仅能养性自律,大公无私,而且倡导诚信,明察善恶,为历代帝王所推崇,到了现代,仍有积极意义。

帝喾在位70年,死后在故地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建有帝喾陵。

三皇五帝你知道是谁吗(关于三皇五帝的简单介绍)(6)

帝尧

帝尧 (约前2377-前2259年),姓伊祁,号放勋,古唐国人(今山西临汾尧都区,古称河东地区) 。中国上古时期方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尧为帝喾之子,母为陈锋氏。十三岁封于陶(山西襄汾县陶氏村)。十五岁辅佐兄长帝挚,改封于唐地(今山西翼城),号为陶唐氏。二十岁,尧代挚为天子,定都平阳。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葬于谷林(山东省鄄城县)。尧从兄长帝挚那里继承帝位,并禅让于舜。

他命羲和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帝尧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禅位于舜。

治理水患: 尧的时代,又是传说中的洪水时期。"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水势浩大,奔腾呼啸,淹没山丘,冲向高冈,危害天下,民不安居。

三皇五帝你知道是谁吗(关于三皇五帝的简单介绍)(7)

虞舜

舜(shùn,约公元前2277-—约公元前2178),姚姓,妫氏,名重华,字都君,谥曰"舜",中国上古时代 父系氏族 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建立虞国,治都 蒲阪 (今山西永济市) ,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史称帝舜、虞舜、舜帝,故后世以舜称之。另传其称号为有虞氏 因国名" 虞 ",故又称虞舜。

舜家境清贫, 从事各种体力劳动,从小受父亲瞽叟 、后母和后母所生之子象的迫害,屡经磨难,仍和善相对,孝敬父母,爱护异母弟弟象,故深得百姓赞誉。他在五帝时的历山耕耘种植,在雷泽打渔,在黄河之滨制作陶器,而在这些工作的过程中,由于舜的德行不断感染他周围的人,于是凡是舜工作的地方都会很快发展起来成为一个富庶且人民风气很好的地方。

尧将两个女儿 娥皇 、 女英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有诗云:“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尧 把帝位禅让给舜,二十八年后去世。舜选贤任能,举用"八恺 "、"八元"等治理民事,放逐"四凶 ",任命 禹 治水,完成了尧未完成的盛业。

舜执政后,传说有一系列的重大政治行动,一派励精图治的气象。他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上天、祭祀天地四时,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诸侯的信圭收集起来,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君长,举行隆重的典礼,重新颁发信圭。

舜与尧一样,同是先秦时期儒墨两家推崇的古昔圣王。而舜对于儒家,又有特别的意义。儒家的学说重视孝道,舜的传说也是以孝著称,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为儒家伦理学说的典范, 《二十四孝》中第一孝就是舜的故事。

接位疑云:

经过多方考验,舜终于得到尧的认可。选择吉日,举行大典,尧立舜为继承人,《 尚书 》中称为舜"受终于文祖"。由于尧帝年老,故而德虽为天子,但是已经开始慢慢过渡放权,将权力逐步过渡于舜。也即舜摄政此指部落联盟 首领 )之政的事情。经过多年的权利过渡舜帝 ,以及政治磨练,舜渐渐获得实权,篡夺了尧的天子之位。

三皇五帝你知道是谁吗(关于三皇五帝的简单介绍)(8)

少昊

少昊(约公元前2422年-约公元前2322年),己姓,名摰。三皇五帝之一,中国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又称白帝,又作少皞、少皓、少颢、玄嚣,史称青阳氏、金天氏、穷桑、云阳氏或朱宣,一说其为玄嚣,是黄帝长子。少昊是远古时代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同时也是早期东夷族的首领,定都穷桑(今山东省曲阜市)。

他被后人尊为五帝之一,也是华夏共祖之一,在神话中被尊为西方上帝。据记载其部族以鸟为图腾,在他的部落里诞生了原始的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

三皇五帝你知道是谁吗(关于三皇五帝的简单介绍)(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