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公最疯癫的一代(妇孺皆知的罗汉)

近日,动画电影《济公之降龙降世》在全国影院上映,片中打斗场景炫酷,值得一看。但今天,本文主要介绍佛教中的济公形象。

济公最疯癫的一代(妇孺皆知的罗汉)(1)

佛门中的罗汉名目多,如十六罗汉、十人罗汉、五百罗汉等。这些“高级和尚”,数量众多,又是洋名字,人们很难记得他们。但也有例外,其中一位中国的罗汉,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就是人们喜爱的济公。

济公最疯癫的一代(妇孺皆知的罗汉)(2)

济公在历史上实有其人。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卒于嘉定二年(1209年),活了六十一岁。济公是台州(今浙江临海)人,原名李心远,出家后法号“道济”。最初是在浙江杭州灵隐寺出家,后移住净慈寺,于此寺亡故。其为人“狂而疏,介而洁”。由于他不守戒律,嗜好酒肉,举止如疯如狂,又被称为“济癫僧”。在有关他的大量民间传说中,济公是个见义勇为、专管人间不平、又神通广大的传奇人物。他智斗秦丞相(秦桧及其后人),惩治嘲弄贪官污吏;他路见不平定要拔刀相助,而他的行动又多以含笑幽默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位济困扶危而不修边幅的奇特高僧。百姓们并不称他道济师父、而尊称他为“济公”,“济公活佛”、“活菩萨”。佛教徒们则把他神化,说是“降龙罗汉”转世。济公与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佛、菩萨不同,在不合理,不公平的时代,他是受苦受难者的朋友和救星。

济公最疯癫的一代(妇孺皆知的罗汉)(3)

杭州有个著名风景区一虎跑。虎跑泉被誉为“天下第三泉”,与西湖龙井茶叶,合为“西湖双绝”。风景幽美秀丽的虎跑,有不少佛教建筑,其中的济公殿、济祖塔院最为著名。济公殿是供奉济公的,济祖塔院有二层棱高,是济公和尚的葬骨处。在灵隐寺对面,为著名的飞来峰,此山玲珑剔透,怪石林立,其中洞穴很多。有名的青林洞(又名金光洞)中,洞穴曲折,山石多变,这里至今留有“济公床”、“济公桌”等。相传当年济公在灵隐寺出家时,常偷躲到这里烧狗肉吃,喝醉了酒就在石床上呼呼睡去。有趣的传说,引得无数游人在这里遐想连篇,流连忘返。

济公最疯癫的一代(妇孺皆知的罗汉)(4)

济公的经历不寻常,他的塑像也很奇特。在罗汉堂中,济公不大要守“纪律”,他并不排列在罗汉们的队伍中。如北京碧云寺中的罗汉堂,你不注意是找不到济公的,因为他在了房梁上。照民间的说法,这是因为他去罗汉堂“报到”去晚了,只好“屈尊”在此。在江南一些大庙里,济公常常站在过道里。他的塑像都是身穿破僧衣,手拿一把破扇子,面部表情塑造得极为生动。眼睛十分传神,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像在盯着你看。从三面观察,竟有三种不同表情。由左面看,他愁容满面,所谓“愁眉苦脸”;从右面看,他笑容满面,所谓“春风满面”,再看正面,他半边脸哭、半边脸笑,所谓“半嗔半喜”、“哭笑不得”、“啼笑皆非”。高超的塑像,正是济公幽默性格的真实写照。济公造像以四川新都宝光寺、苏州西园戒幢律寺等处最为著名。

济公最疯癫的一代(妇孺皆知的罗汉)(5)

有关济公的小说,最早为明代的《红倩难济颠》,但传本已佚。明隆庆年间,沈孟样撰有《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一卷。明清之际,无名氏(“天花主人”)编撰了《醉菩提全传》,又名《济颠大师玩世奇迹》,二十回。清初王梦吉撮有《鞠头陀新本济公全传》三十六则。后清代郭小亭作《济公传》(全称《评演济公传》)二百四十回,是济公传说故事的集大成之作。演济公的戏剧也很多,清代有《醉菩提》传奇。京剧中亦有《济公活佛》,又名《济公传》,全套共十八本,连台演出。济公的单本戏也有很多,大都取材于长篇小说《济公传》。

济公最疯癫的一代(妇孺皆知的罗汉)(6)

解放后,动画片《济公斗蟋蟀》和电视连续剧《济公》的播放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尤其少年的欢迎、在国外也产生一定影响。这时的济公已失去了不少宗教的味道,又多了游侠色彩。

台湾同胞对济公也很欢迎。除了济公庙外,还有一些慈生济世堂,奉祀济公、1988年7月、台湾丰原县的慈生济世堂信徒,万里迢迢、专程到杭州净慈寺进香弄济公。来大陆前,他们特用檀香木雕了一尊济公像,奉回大陆“接香”。在后院济公大殿、海峡两岸的济公神像,齐供于同一香案,两岸信徒合掌通经、同颂济公。

济公最疯癫的一代(妇孺皆知的罗汉)(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