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熏炉的使用方法(谈谈古代的熏炉)

熏炉,《辞海》解释为“用以熏香或取暖的炉子“,这也是古代香道文化的一种载体,并成为文人墨客的人文追求的寄托。

古代熏炉的使用方法(谈谈古代的熏炉)(1)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将薰草、古兰、郁金、茅香等香草用于香身、熏香、辟秽、祛虫、医疗养生等许多领域,并有佩带、熏烧、熏浴、饮服等多种用法。随着熏香风气的逐渐流行,专门用以熏香的熏炉也应运而生。考古发现证实,至迟在战国时期,一些熏炉的制作已达到了相当精湛的程度。

熏炉在汉代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从上层到平民,用香之风盛行,熏炉种类繁多,造型丰富,工艺成熟。考古发掘显示,两广、两湖地区以及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均出土了数量较多的铜熏炉,其中多数出自墓葬,少数出自窖藏。

汉成帝的第二任皇后赵飞燕曾“杂熏诸香,坐处则余香百日不歇”;婕妤(妃嫔的称号)也曾“沐以九回香,膏发,为薄眉,号远山黛。施小朱,号慵来妆”。宫廷如此,官员们也上行下效,普遍用香。《汉官仪》记载“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

古代熏炉的使用方法(谈谈古代的熏炉)(2)

隋唐时期,随着对外贸易的繁荣和物质文明的发展,用香文化日益成熟和完备,熏炉的造型趋向多元化,制作十分考究,外观更加华美。唐代上层社会多使用金银器和玉器熏炉,平民则多用陶瓷熏炉。

宋代,熏香文化已从皇家贵族、文人士大夫以及佛家、道家扩展到普通百姓,遍及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宋代的熏香器具在继承前朝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多彩,屡有创新。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瓷熏炉,南北方窑系以及为朝廷烧造贡瓷的汝窑、哥窑、官窑等均大量烧造。

古代熏炉的使用方法(谈谈古代的熏炉)(3)

明朝“宣德炉”的出现,是古代熏炉发展史上一个新的转折点。明宣宗皇帝曾亲自督办,差遣技艺高超的工匠,利用真腊进贡的几万斤黄铜制造了一批铜制香炉,成为后世传奇的“宣德炉”,被收藏界所看重。

如今,当我们看向这些或华丽或质朴的熏炉,又何尝不是在追寻着历史岁月的草蛇灰线,蓦然回首间,五千年中华文明依旧光华璀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