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

“蓝天白云祥,

绿荫莺歌亮。

溪水吻柳影,

田园栽种忙。”

2020年5月15日,应仿古体新诗研究会河南分会潘全堂、赵春然二位会长和凤凰新闻平台渑池生活吧主编上官英敏的邀请,我县作家韩青等文学爱好者一行11人,参加了他们联合组织的初夏采风活动。

采风团按既定路线,奔赴渑池县西部,一日之内,先后走进苏秦故里—九龙山庄—周家山村。

苏秦故里

渑池县张村镇苏秦村,2018年被国家住建部等五部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分别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和“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该村是我国战国时代“纵横家”苏秦的故里,具有1000多年的历史。该村文化积蕴厚重,素有“雪泥鸿爪龙耳寺,崤函古道苏秦村”之称。

苏秦书院是代表该村古代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小院內共有四座房舍:文武阁、菩萨堂(这两座建筑建于清代,距今288年)文武阁上下两层,下层为过街楼,上层民国前供奉孔子和关公。故有“文武阁”之称。

菩萨堂,供奉的是观音,则称菩萨堂。面西的大礼堂,和西厦房是民国时盖的,距今也100余年。书院是民国初年开始做学堂的,可以说这里是苏秦村走向文明的摇篮。我们置身其中,不仅为它雕梁画柱的古色古香所叹服,更仿佛沉浸在一代代苏秦学子“锥刺股”的琅琅书声之中。

李氏宗祠和另一处四合院也是按照原来的建筑风格恢复的。房脊上的五脊六兽,栩栩如生;镂花窗户,明柱长廊,气宇轩昂。我们无不为祖国古代建筑艺术水平的高超赞叹!

我们还在这个村子里看到了十几处老宅,透过它们破旧的外表,体味其中历久岁月的沧桑……

然今日苏秦村,屋舍俨然,绿树掩映,红灯高挂,村民安居,欣逢盛世,毫无疑问,这里一天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为下一站,我们只得怀揣着希望和期待离开。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1)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2)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3)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4)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5)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6)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7)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8)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9)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10)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11)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12)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13)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14)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15)

【仿古体新诗】

初夏访苏秦故里

潘全堂

碧水映蓝天

绿树掩古村

巨石笑迎客

喜鹊接友人

过街楼阁话文武

昔日书院谈苏秦

明清老宅

风骨犹存

盛世祥光

户户盈春

莺歌燕舞新时代

跃马扬鞭阔步奔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16)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17)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18)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19)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20)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21)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22)

九龙山庄

渑池县九龙家庭农庄位于张村镇荆村九龙观小山村,占地380亩,随着时间,慢慢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现今人们感受田园生活的自驾游景点。这里800米海拔, 气候温润,土质肥沃, 石头缝里长出来水果,味道纯正,口感极好。桑葚、水蜜桃、白蟠桃、黑桃、秋桃、冬桃、珍珠杏,等等, 一年四季,四季不断,几乎月月有。

在我国,桑葚古已有之。先秦《泮水》:“食我桑葚,怀我好音。”《本草新编》有“紫者为第一,红者次之,青则不可用”的记载。据介绍,桑椹中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如芦丁、花青素、白黎芦醇等,具有良好的防癌、抗衰老、抗溃疡、抗病毒等作用。

“参差红紫熟方好,一缕清甜心底溶。”在九龙山庄,初夏时节的桑葚给我们留下了一串串甜蜜的回忆。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23)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24)

张村九龙桑葚甜

文/韩青

风吻碧树长天蓝

张村九龙桑满园

果实累累枝头弯

入嘴即化比蜜甜

采摘园里亲体验

赛过天堂活神仙

嫦娥若到此处游

留恋人间不思返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25)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26)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27)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28)

九龙山农场采风行

文/赵春然

九龙腾飞蓝天高,

树木蓊郁艳阳照。

驱车缓行盘山路,

五月乡村风光好。

桑椹甜,任品尝,

男女老少乐陶陶。

社会主义新农场,

致富喜奔康庄道!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29)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30)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31)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32)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33)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34)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35)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36)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37)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38)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39)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40)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41)

九龙山农庄之歌

文/李树云

九龙山上九龙飞,

霄降五彩鸟成群。

石缝长出摇钱树,

荒坡变成聚宝盆。

云起峰峦虎啸月,

雾笼沟壑凤鸣晨。

穷富二字非天命,

事在人为却是真。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42)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43)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44)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45)

九龙山农庄之歌

文/李树云

石头开花草唱歌,

黄土变金金滿坡。

锦魚嬉水荒山顶,

凤凰起舞蔓沟壑。

熟读春秋月如冰,

勤唸富经日似火。

穷富自古非天命,政策才是真弥陀。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46)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47)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48)

周家山村

初春时节,从各新媒体公众号看到,渑池县城乡接合部环境卫生集中攻坚暨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月活动蓬勃开展 ,各乡镇村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掀起了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潮。

渑池县英豪镇周家山村,走在前列,抓得实,做得好。今天,我们慕名而来,来到神往已久的周家山。

村村通,缩短了村与村之间的距离,水泥大道,平整如砥。一路走过,大路两旁,本乡本土的瓦片、砖块、碎石块或拆除的旧建筑材料,经村民巧妙构图,建成花墙,镂空图案令人耳目一新!土屋民房、山墙上有的镶嵌了一个 “家”字,有的用金黄的玉米穗做底,中间嵌入“丰”字,有的花墙,嵌入“五谷丰登”,有多座民房连接的,设置了一道文化墙《建设新农村 倡导新生活》,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美好愿望。

村子中央,建起了小游园,小桥、水车古朴典雅,陶罐、磨盘、石滚点缀其间,围墙上一溜“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大字,铿锵有声,耐人寻味。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乡村,名声远扬。成了全县瞩目的亮点,也成了周末举家参观的新农村景点。周家山村,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找得到回忆、记得住乡愁”,给人留下无尽的思念与回想。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49)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50)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51)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52)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53)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54)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55)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56)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57)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58)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59)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60)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61)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62)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63)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64)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65)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66)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67)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68)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69)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70)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71)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72)

参观周家山

潘全堂

(一)

龙腾盛世仙境孕

浓荫深处桃花源

鸡犬相闻无喧嚣

汗浇田园乐怡然

(二)

一沟三圪塔

诸姓亲一家

汉回脉相连

同心栽富花

(三)

昔日周家山

乱石沟壑连

崎岖羊肠道

草瘦低炊烟

而今周家山

地覆又翻天

公路盘旋上

美名不虚传

浓荫掩屋舍

农家乐神仙

喜逢政策好

富路走得宽

鸟雀歌嘹亮

繁花逼人眼

游客频频访

留恋不思还

注:渑池县英豪镇周家山行政村,由周家圪塔、崔家圪塔、赵家圪塔和东沟四个自然村组成。东沟自然村为该镇回民聚居区。

美丽乡村我的家歌曲(美丽乡村我的家)(73)

陈旭,河南渑池人。1949年4月生。1969年元月参加教育工作。原渑池高中党支部副书记、河南省特级教师。1983年4月评为部级劳模。笃信“以教为职业,仅是教书;以教为事业,方为教师” 。从教期间,写了100多篇教育随笔、教学论文。其撰写的《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被人教社选入全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参考用书。退休后笔耕不辍,热心公益事业,用脚步、文字、图片记录山川、城市与人,用镜头记录“仰韶圣地,醉美渑池”。在各级自媒体平台和纸质媒体发表文章200余篇,摄影渑池环卫净化车《谁持彩练当空舞》刊发在新华社“寻找中国之美”。

责编:王晓亮

供稿:陈旭

审核:上官英敏

编辑:王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