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飞检发展趋势(房企为什么会引进飞检)

首先解释下什么是飞检?

工程项目飞检是指由房企或者项目投资方聘请的第三方工程质量评估单位,为了加强在建项目的工程质量管理,通过建立和实施第三方检查制度,进一步强化建设工程安全的监督管理。

飞检一般情况下采取突击检查方式,飞检小组的任何信息及检查时间一般不予通知被检项目,使检查结果更加的贴合实际情况。但经过近年的逐渐实施,大部分飞检已经做不到上述方式。

理解了飞检是什么,那我们还需要了解下,地产项目原有的质量管理方式

一般建设项目有五大参与主体: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五大责任主体,同时还有政府监管部门,一般为当地建设局下属的质监站、安监站。

地产飞检发展趋势(房企为什么会引进飞检)(1)

工程现场直接负责施工质量管理的单位主要是: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

一般情况下,项目上的质量管理简单分为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质量管理,施工前的质量管理主要是材料及方案的质量管理,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及施工后的外观质量、成品保护质量管理。其中对工程实体质量影响最大的也就是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包含:施工单位的自检、监理公司的旁站、平行检验和建设单位自身的质量管理控制。也就是施工单位施工后先进行自己检验,检验合格后报监理、甲方验收,验收通过后进行下一步工序。

由于参建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各家的技术力量不一,验收人员的水平不一,还有常常作为抖音段子的工地腐败问题,造成质量管理过程中问题颇多,最终导致项目实体质量达不到项目立项时的要求,达不到销售时对业主所作出的承诺,造成交房时大量的业主投诉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房地产企业一直都在摸索好的管理办法,一开始是加强甲方自身的质量管理,所以前些年房地产企业大量招收工程部管理人员,这种方法初始的效果很好,各个项目的质量均有大的好转,因为这一方法的根本还是项目人员的自身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质量问题又进一步显现,这一方法最后产生的效果只是房企的用人成本进一步增加。房企不得不采取其他方式来管控质量。

最终,由头部房企借鉴招标评标单位的管理模式,创造性地引进了项目飞检,由飞检对项目质量进行彻底的排查、评分,评分结果作为项目管理人员的考核依据,作为施工单位的合同付款依据等。

飞检制度初始创立,确实立竿见影,甲方项目管理人员为了增加绩效考核,施工单位为了减少质量扣款全都下大力气进行质量管理,质量问题似乎一扫而空,房企对质量管理方面终于松了一口气。

但是渐渐地,房企突然发现,这个制度有些不灵了,管理人员和参建单位普遍积极性不高,抵触情绪强烈。具体参照我上篇飞检给项目带来了什么?

当飞检制度的热潮过去,下一个质量管理制度又会是什么?

其实,没有一劳永逸的管理制度,每个制度的产生都是源于新问题的发生。我们只要立足于解决问题的根本上,无谓采用飞检还是其他的质量管理制度,只要最终能导致项目的质量能够达到既定的要求,那这个制度就是良好的制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