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害怕熬夜吗(白天不值得所以)

在夜晚,这个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吃个夜宵喝喝小酒,然后盯着屏幕打游戏到手酸,或者追剧十级再补补漫画……哪怕明明困得厉害,也还得听两段郭德纲,刷会儿抖音,熬到凌晨两三点睡觉,才真正拥有了生活。

你是不是也这样?

深陷报复性熬夜而不自知?

你还在害怕熬夜吗(白天不值得所以)(1)

熬,并快乐着!

白天上班如打仗,下班到家“感觉被掏空”,如果11点半上床后,还不找找存在感,刷刷抖音、追追剧、玩玩游戏,人间不值得!

这是一天中最后一道仪式感。不完成,怎么睡得安稳?

当一个又一个白天被工作完全占领,时间都成为别人的,到晚上就不想睡觉了。这,就是报复性熬夜。

报复性熬夜的特点,就在于潜意识里的“报复”二字。剖析起来,这一心态似乎有两种内涵:

①对白天忙于工作,疏于照顾自己感受和需要的“自己”进行报复——“忙了一天,我总得好好高兴一下吧”。

②对使得自己忙于工作,无法照顾自己需要的外部环境进行报复——“瞧,就算你们这样对我,我也是可以让自己感觉嗨的”。

越来越多的我们就是这样,喝着枸杞,却叫着油腻的外卖;敷着面膜,却继续熬着最深的夜。

《2019年中国人睡眠白皮书》显示,每天熬夜的人群中,43%是90后,27%是00后。90后人群熬夜最严重,平均在零点之后入眠。

一时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爽!熬夜的快乐,不熬的人不懂!

你还在害怕熬夜吗(白天不值得所以)(2)

积极还是消极?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如此多的年轻人深陷报复性熬夜而无法自拔呢?

首先,是一种名为“过度补偿”的心理防御机制在起作用。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这样解释补偿机制:当人们因生理或心理问题感到受挫时,便会不自觉用其他方式(或在其他领域)来弥补这种缺憾,缓解焦虑,减轻内心的不安。

有些补偿是积极的,比如一个痴迷篮球,但受身高限制,无法从事职业篮球的少年,转而学习篮球裁判专业,成为著名裁判。这是一个典型的积极补偿的例子。

但对报复性熬夜的人来说,这个补偿是“痛并快乐着”。整个白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只有晚上睡前的时间才是属于自己的。生活已经这么苦了,为什么不抓紧补偿自己一些?正是这种想法导致疯狂的熬夜。这是对自我的补偿,也是对现实的无声反抗。

因此,报复性熬夜是一种“消极的过度补偿”。

另外一个导致报复性熬夜的原因是电子产品成瘾,包括网络成瘾、游戏成瘾等。对绝大多数报复性熬夜的人来说,其熬夜形态都是“一机在手,万事不愁”。手机平板的便捷性、网络的便捷性、网上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使得人们很容易陷入到虚拟世界里,体验着“虚拟的快感”而无法自拔。

可见,报复性熬夜的另一个实质是成瘾。

你还在害怕熬夜吗(白天不值得所以)(3)

睡眠剥夺八宗罪?

偶尔任性一下影响不大,但长期的报复性熬夜对个人来说,真是得不偿失。睡前几个小时熬得的愉悦体验,带来的更多是身心受损,以及隔天工作效率低下的恶劣后果。

从健康角度,我们一起数数熬夜的“八宗罪”吧。

一是影响大脑。经常熬夜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抑郁、焦虑等神经精神疾病。

二是影响免疫力。据调查,成年人只要3个晚上不能保证7小时~8小时的睡眠,免疫系统可降低60%的功效。

三是诱发心血管疾病。有研究对没有冠心病的中年人进行10年监测,发现每天睡眠5个小时以下者,10年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高了45%。

四是影响视力。在屏幕前苦战一夜,容易使眼肌疲劳,长此以往会导致视力下降。一些熬夜的人还易出现眼睛疼痛、干涩、发胀等。

五是影响胃肠道功能。熬夜时很多人会吃夜宵,久之易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胃痛、便秘等问题随之而来。

六是影响皮肤。晚上11点至第二天凌晨3点是皮肤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间,如果安睡,皮肤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处理代谢废物。

七是影响内分泌及生育。长期熬夜会改变身体原有的生物钟,导致内分泌功能失调,甚至造成不孕不育。

八是增加癌症风险。国际癌症机构认为,与朝九晚五的人群相比,熬夜一族晚期肿瘤风险增加24%,早期肿瘤风险增加49%。

长时间的慢性睡眠剥夺,还有一个风险,就是很可能导致习惯性失眠。就算你想睡,恐怕都难以睡着了。

你还在害怕熬夜吗(白天不值得所以)(4)

找找缝隙,爱自己!

熬着熬着,于是得了一种病:特别爱反省!“我今晚一定要早点睡” “下次再熬夜就剁手”“我能怎么办,我也很想睡啊”……Flag没少立,可“毁人不倦”的报复性熬夜仍在继续。

多数人会同意这句话:熬的不是夜,是自由。黑夜给了我自由,我终于可以选择每天都看看“凌晨三四点的城市”。

补偿自己有错吗?

熬夜终归是消极补偿,但改起来不容易啊!要是能找到完美替代熬夜的积极活动就好了。想想周围总是元气满满、精力十足、工作效率超高的同事?对比一下身边气质好、皮肤佳、发量密的朋友跟那个秃顶、爆痘、没精神的自己?

运动、健身、音乐、话剧、社交、阅读等,选择一个,并且坚持下去。又一个Flag轻松立起来,但立多久是个问题。

好好爱自己也没错!

但白天能为自己而活吗?呼吁当前的社会环境,是不是可以多一些提醒自我关爱的文化氛围?公司、单位在管理过程中,能不能从管理文化、管理风格、工作设计、工作环境等方面给员工多一些关爱,而不是一味要求“996”“007”“黑加白”?

个人提高自我关爱的意识,增加白天的自我关照行为和愉悦体验,也是减少睡前“报复心理”的好办法。所以,找找缝隙吧!工作再忙,也要提醒自己小憩几分钟,活动一下,做个一分钟的冥想,来一段办公室的健身操。

很多时候,是我们忘记了照顾自己,而不是挤不出时间来爱自己。

熬夜虽美,也不能贪杯!余生太贵,务必好好爱自己。

最后一点,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带手机上床!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