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观如何解读(沉迷于游戏怎么办)

游戏观如何解读(沉迷于游戏怎么办)(1)

前段时间,接到一个电话,让我心神不定,久久不能平静。电话是孩子大学指导员老师打来的,他说孩子因玩游戏挂了几科,需要补考,如果补考不通过可能影响毕业。听到这,我五味杂陈,浮想联翩,回想起孩子中学时代。

孩子上中学因玩游戏给我带来无穷的烦恼。怕耽误他学业,千方百计的阻拦。记得孩子上初中时的一个夜晚,已经深夜两点钟了,我起夜听到他的房间有动静。推门一看,他藏东藏西的,先把电脑的显示器关了。我知道他又在玩游戏,一下子我火冒三丈,随手把电脑的键盘砸烂了。看到他眼泪巴巴,委屈的样子,我什么也没说,因为已经说的太多了。我回到自己的房间,一夜无眠。这是孩子玩游戏伤我最深的一次。

现在,孩子上大学了,成人了,还在用同一种方式伤害我。我思考了很多很久。很多家庭和我这样的情况类似。是孩子问题还是我的问题?是家庭教育还是社会问题?游戏是什么东东,这么让人如痴如醉?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游戏观如何解读(沉迷于游戏怎么办)(2)

1、游戏的是与非

孩子玩游戏可能是中国家长最害怕的事之一,包括我在内,各种声音都有,不乏有反游人士存在。据某媒体报道称游戏危害越来越得到社会共识,用“精神鸦片”、“电子毒品”指之,且这一新型“毒品”突飞猛进、发展壮大成了超千亿的巨大产业链。此话一出,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甚至股票游戏类板块都剧烈震荡。从商业层面来看,游戏是互联网行业最主要的变现模式之一,巨额利润使得游戏的商业化道路越来越广阔。但作为一种易沉迷的娱乐方式,其“原罪”也广受诟病。

马云曾说,玩游戏对未来是有好处,但是也不等于游戏要变成几乎所有的小学生都在玩手机游戏,那是非常可怕的。

德国哲学家席勒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人生最高、最完美的境界是游戏,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关于游戏的说法真是众说纷纭。

游戏观如何解读(沉迷于游戏怎么办)(3)

2、游戏的历史解读

说文解字,“游,旌旗之流也。”,本义一般认为是旗帜的垂饰,转指水流,引申为不固定的、经常移动的。戏的繁体字是“戲”,“戏,三軍之偏也。一曰兵也。从戈䖒聲。香義切。”,本义指中军的侧翼、兵器名、角斗,与军事战争相关,后来渐渐衍生出歌舞、杂技之类的表演的意思,有一定历史渊源。古人骑马、射箭等游戏活动就与军事相关。后来演变到文化领域,不是有戏子误国的说法吗。

有关研究认为,游戏起源于祭祀、戏剧、社会生产等活动,是人类进化史嬉戏性的复演。游戏最早被古人看作为对儿童教育是有益的治学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当成妨碍学业和消磨时间的活动。

古人发明了七巧板、华容道、孔明锁、五子棋、九连环、抖空竹等传统游戏。中国古典游戏对世界也产生过巨大影响。比如登山、攀岩、蹦极、漂流、滑雪、潜水、越野、溯溪等以其挑战性和刺激性的户外竞技活动。中国人早已有自己的户外运动,最显著的要数御术、骑术和射术了。

现今,游戏的商业化发展非常迅速,虚拟世界,产生了元宇宙概念游戏。电竞游戏已成为体育的一个项目,比如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等,非常火爆。但是,古老的休闲方式,像文化娱乐、打麻将、下象棋和围棋依然是人们的主要的或不可或缺的消遣方式之一。

现代游戏应从中国经典游戏中汲取养分,对弘扬中国传统游戏文化,在当前经济一体化、时尚全球化的大潮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游戏观如何解读(沉迷于游戏怎么办)(4)

3、游戏的广义性与狭义性

人们常说人生如戏,游戏人生。国家层面上,有遵守游戏规则、战争游戏等说法。使得游戏广义化。现在人们一旦谈到游戏一般指网络游戏,还有麻将、棋牌类游戏,这是狭义层面。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度,我们应该从广义的角度看待游戏,使得游戏具有应有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游戏观如何解读(沉迷于游戏怎么办)(5)

4、游戏的遐想

网络游戏的受众主要是青少年。沉迷游戏,影响学习,影响健康,毒害青少年,这是对游戏的广泛诟病。

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对待游戏不能一棍子打死,游戏的存在有它的历史原因和价值。人的本性是越打压越好奇,越沉迷。

建议教育部门学校可以考虑开设游戏方面的专业,比如电竞游戏、棋牌类游戏等,在某些学校进行试点,使网络游戏更平淡化。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玩益智方面的游戏,比如围棋、象棋等,坚决杜绝黄色和赌博类游戏。给爱好游戏的受众广泛的发挥空间,让游戏产业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游戏观如何解读(沉迷于游戏怎么办)(6)

游戏的人生态度并非消极的。调节情绪,释放压力,挖掘潜力,笑看人生。

(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