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

提到印度,你本能会想到什么?多数人依旧停留在雍容壮丽的泰姬陵、肮脏浑浊的恒河水;脏乱拥挤的城市街道、无序混乱的交通;奇特而又浓重的四处飘散于街角的咖喱味;富丽堂皇的德里、孟买商业区与周边密集、一贫如洗的贫民窟所组成的奇妙景象。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1)

印度之印象

碎片式的影像与过往古板的印象让我们对印度知之甚少,让人很难与“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产生任何联想。事实上,“印度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理概念”,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印度人泰戈尔的如是表述。所以,这里的“印度”是代表着一种文明,准确地说是印度河文明孕育的古印度。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2)

印度河流域文明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古印度建筑由于历史的繁杂,在保留自身文化特点的同时与多民族文化进行融合,产生了风格迥异的建筑形式,且宗教色彩贯穿始终。讲真,当你置身于古印度建筑尤其是宗教建筑中,视其惊艳而又眼花缭乱的石刻艺术与宏伟的建筑形制,着实能让人震撼得无以复加。而古印度建筑特殊的风格由来,又离不开其纷乱繁杂的历史进程演变。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3)

古印度宗教建筑

01 古印度纷乱的简史

古印度的历史比较纷乱,在两千年前伴随中亚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入侵后,古印度长期处于大大小小王朝政权的割据状态。历史上除了孔雀帝国(公元前324~187年)、笈多帝国(约公元320~540年)和莫卧儿帝国(公元1526 -1857年)鼎盛时期基本勉强统一之外,其它时期犹如中国的五代十国。别看三大王朝存在时间加起来近七百年,实际上真正统一的时间仅有短短两三百年,所以沿用一贯的封建王朝年代顺序表很难对上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格局基本贯穿印度封建发展史。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4)

2000年前雅利安人的入侵使印度河流域原有的城市文化消失,印度历史进入“吠陀”时代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5)

印度三大王朝鼎盛时期版图

自中世纪开启后,随着漠北白匈奴的入侵并融合,佛教逐渐走向衰亡,在婆罗门的影响下印度教复兴。9~13世纪南方的朱罗帝国崛起,开启大航海进程,远征东南亚,盛极一时,这是印度历史上的高光时刻。这一时期印度文化输出极其成功,我们现在所见的吴哥窑、中南半岛的佛教,甚至巴厘岛浓浓的印度风,都是印度文化的产物。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6)

9~13世纪鼎盛时期的朱罗帝国版图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7)

柬埔寨的吴哥窟遗迹,其风格源自古印度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8)

印尼的佛教建筑遗迹,其风格同样源自古印度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9)

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也是参照菩提伽耶山寺形式,并融入了中国建筑特有的传统风格

11世纪后,中亚的突厥人开始对印度进行了大规模的入侵,源自阿富汗的廓尔王朝总督留在印度自立为王,建立德里苏丹国,开启了印度的伊斯兰化进程。其后蒙古人、帖木儿相继入侵印度北方,但始终未能继续深入。最终由蒙古人的后裔巴布尔建立的莫卧儿帝国完成了统一大业,而这莫卧儿帝国实质上就是伊斯兰化和突厥化的蒙古帝国。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10)

中世纪德里苏丹国的建立,开启了印度伊斯兰化进程

然而好景不长,莫卧儿帝国内忧外患迅速衰落。18世纪伴随着波斯的入侵,让印度再次分崩离析群龙无首,大航海时代开启后,让英国人笑到了最后,自此印度进入殖民时期。

纵观其历史,自中世纪以来古印度文明就不断被外族文化所同化和融合,文化断层较为严重;现在的印度人,大部分都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后裔,古印度早已名存实亡。总结来看,整部印度史就是一部多民族战争史与宗教融合史,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更迭与交融。这也就解释了作为历史文化艺术的重要代表形式,印度古建筑遗迹为何风格多样、不同宗教文化的痕迹为何如此浓重。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11)

印度建筑中浓厚的伊斯兰风格

有个有趣的问题是,曾经统治印度的苏丹国、莫卧儿帝国所代表的伊斯兰文化,为何未将印度教给同化掉?很重要的原因是源自印度庞大的人口基数,且祭祀万能" 三位一体" 的梵天、毗湿奴和湿婆在民间历史悠久、并先入为主形成了文化传统。更关键的是,外族政权从建立至消亡过程过于短暂,未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文化融合,毕竟伊斯兰的教义没有种姓之分,对底层民众的吸引力显然比印度教要大得多。但伊斯兰文化给印度带来的文化冲击显然巨大而又深远,这从印度现存大量的古建筑中浓厚的伊斯兰风格中可窥探一斑。

02 印度古建筑风格特点

没办法,要阐明印度古建筑的特点绕不开它的历史铺垫。正如前文所述它是多民族、长时期与政治宗教文化交织融合的产物,宗教建筑始终是古印度建筑的主流。先上图,让大家对印度古建筑风格有个大致直观的印象。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12)

风格迥异的印度著名古建筑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13)

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石雕刻艺术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14)

华丽的殿堂式建筑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15)

惊艳的装饰风格

【古印度本土宗教建筑】古印度的宗教建筑主要为佛教、婆罗门教(即衍化后的印度教)、耆那教的建筑风格。

佛教虽流行于公元前5世纪,但大规模兴建佛教建筑则源自于公元前3世纪中叶,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统一印度后大力提倡佛教时期。其主要建筑形制特点分为窣堵波,半球(覆钵)形陵墓象征天宇;石窟僧院,供僧侣隐修之用;支提,用以举行宗教仪式的石窟;佛祖塔,佛祖释迦牟尼悟道的场所。从佛教建筑开始,其最大的特色即为精湛的石刻、石雕艺术大量运用,尤以石窟、佛塔为甚。其视觉效果极为惊艳与震撼,并为婆罗门教建筑所借鉴。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16)

佛教的石窟僧院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17)

石窟寺院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18)

桑奇佛塔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19)

佛祖塔

印度的婆罗门教建筑最为惊艳,婆罗门教是印度的原始宗教,其创造性的“贡献”在于按种姓把人分为高低贵贱四种,后期的婆罗门教吸收了佛教和其它宗教教义而衍变为印度教。它的建筑形制参照农舍集会建筑和佛教的支提,主要特点是石材建造空间小、造型奇特;建筑当做雕塑,雕塑亦为建筑且屋顶墙垣不分;建筑与塔体浑然一体,内外雕塑及石刻装饰极尽精美与奢华,让人傻傻分不清究竟是建筑还是雕刻。另外耆那教与婆罗门教建筑风格较为相似,不再展开。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20)

印度教米纳克什神庙建筑群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21)

印度教坦贾武尔布里哈迪斯瓦拉神庙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22)

印度耆那教建筑

【伊斯兰教建筑】伊斯兰教的统治者在印度建立了政权之后,印度的建筑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固然和伊斯兰教的宗教以及政治统治有关,更和印度传统的建筑特点有关。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23)

印度古建筑的伊斯兰风格,并融入了自身的特色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24)

伊斯兰风格建筑

印度本土的建筑结构较为原始且缺乏舒适的内部使用空间,占据着主导地位的宗教建筑太过雕刻化,也没有多少除宗教建筑以外的世俗建筑形式存在,种种原因致使印度不能适应新的建筑类型和形制的发展。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25)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26)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27)

而伊斯兰建筑作为世界先进的建筑体系的介入无疑给印度封闭的建筑体系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印度伊斯兰时期的城市与建筑让人眼界大开,两个特别钟情装饰、钟情建筑营造的民族结合在一起,擦出了璀璨的建筑文化,使得印度建筑形式朝向多元化的发展迈进。

03 印度代表性古建筑赏析

【阿旃陀石窟群】这处位于孟买的石窟群是印度最重要的佛教石窟,建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6世纪。其内保存许多雕像和壁画,其中壁画大多作于五六世纪的笈多王朝时期,是印度古代最优秀的绘画。阿旃陀石窟集印度宗教建筑、雕刻与绘画之大成,融三者于一体,对当时的中国和东南亚的佛教石窟有很大影响。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28)

阿旃陀石窟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29)

阿旃陀石窟群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30)

阿旃陀石窟群

【摩诃菩提佛寺】这处位于印度比哈尔南部伽耶市近郊菩提伽耶佛寺(建于公元2世纪中叶),它可不是一般意义的佛教圣地,而是佛陀成正觉之地。据记载,佛陀经历六年苦行后,行至此地,于毕钵罗树下之金刚座上结跏趺坐,证悟十二因缘、四谛法等,而得正觉。所以菩提迦耶(Bodhgaya)这座寺庙是佛教的诞生之地,其历史地位和影响力非同小可。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31)

菩提伽耶摩诃菩提佛寺

【科纳拉克太阳神庙】婆罗门教的寺庙,位于印度东部的奥里萨邦的科纳拉克村,濒临孟加拉湾。神庙建于13世纪,外形是别致的太阳神苏利耶的战车,有12对巨大的石雕车轮和7匹拉着战车的石马。寺庙内的雕饰精美细腻,造型生动。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32)

科纳拉克太阳神庙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33)

科纳拉克太阳神庙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34)

科纳拉克太阳神庙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35)

科纳拉克太阳神庙

【克久拉霍神庙】这是婆罗门教建筑中最独特的建筑群,也是最惊世骇俗的一处。克拉久霍价值高超的神庙建筑艺术使它极具魅力,这里呈现的人体雕塑和展现的性文化世间少有。动人的传说和庞大的神庙群、精美的雕刻艺术使克拉久霍成为印度最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被誉为一部“石头中的爱经”,是公元10-11世纪印度雕刻艺术的杰作。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36)

克久拉霍神庙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37)

克久拉霍神庙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38)

克久拉霍神庙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39)

克久拉霍神庙雕塑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40)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41)

克久拉霍神庙雕塑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42)

克久拉霍神庙雕塑

【千柱神庙】这座拥有500多年历史的耆那教神庙,为纪念耆那教第一位祖师而建。它的惊艳之处在于千余根石柱,无一而同,石雕技艺之精湛繁复,惊世骇俗。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43)

千柱神庙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44)

千柱神庙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45)

千柱神庙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46)

千柱神庙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47)

千柱神庙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48)

千柱神庙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49)

千柱神庙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50)

千柱神庙

【埃洛拉石窟】这座位于印度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石窟建筑群,建于公元7~11世纪。令人惊讶的是,它并不是某一宗教的庙宇,而是集佛教、婆罗门教和耆那教于一体的圣殿。埃洛拉以雕刻著称,形式上呈现大乘佛教末期的特征,其中第16窟凯拉萨神庙,呈现出天人合一的完美景致,堪称建筑艺术史上的绝色,令人叹为观止。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51)

埃洛拉石窟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52)

埃洛拉石窟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53)

埃洛拉石窟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54)

埃洛拉石窟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55)

埃洛拉石窟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56)

埃洛拉石窟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57)

埃洛拉石窟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58)

埃洛拉石窟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59)

埃洛拉石窟

【阿姆利则金庙】这是印度锡克教(锡克教源自于印度教,其融合印度教与伊斯兰教后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宗教派系)的代表性建筑,始建于公元15世纪,位于位于印度边境城市阿姆利则市中心。它的风格特点是通体鎏金,壮丽豪奢金光璀璨靓瞎眼,整座金庙建造共耗费750公斤黄金,被誉为“锡克教圣冠上的宝石”。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60)

阿姆利则金庙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61)

阿姆利则金庙

【顾特卜塔】顾特卜塔为纪念当时伊斯兰教在德里的广泛传播而建,始建于1193年,距今已800余年历史。整座塔高72.5米、基座直径14.32米,由下往上越来越细,最窄处的直径仅为2.75米,为当今世界现存最高的砖砌高塔。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62)

顾特卜塔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63)

顾特卜塔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64)

顾特卜塔

【泰姬陵】世人太过熟悉的为爱而生的建筑,美就一个字。从1632年至1653年,2万名工匠耗时22年才完成这一美伦美央、奇迹般的建筑。莫卧儿皇帝沙·贾汗后期在被囚禁时对儿子说:“王位你拿去,只要为我留一扇窗,能够看见你母亲的陵墓。”让人唏嘘动容。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65)

泰姬陵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66)

泰姬陵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67)

泰姬陵

【风之宫殿】这座1799年建于斋浦尔中心的“宫殿”,其实为一堵山丘状的墙,墙上密密麻麻如蜜蜂巢般布满953扇窗,让人过目难忘。这些窗户皆用红砂石镂空而成,从镶嵌有雕刻的窗户中,皇宫内众多王妃可以俯瞰街景和庆典,又可以不被丈夫之外的男子看见自己的面容。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68)

风之宫殿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69)

风之宫殿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70)

风之宫殿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71)

风之宫殿

【阶梯井】印度阶梯井应该是古代印度文明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物,它提供了蓄水,纳凉等多种用途。阶梯井的设计目的是蓄水的同时,可以让民众较为容易的接近水源。让人震撼的是,主要是公共取水的结构,硬是被印度人建成了惊艳的宫殿样式。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72)

阿格拉森阶井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73)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74)

同样是水井,印度人却把它修成了宫殿

【阿格拉红堡】这座1573年建成的红堡,是印度--伊斯兰艺术巅峰时期的代表作。它具有宫殿和城堡的双重功能,城墙高20米,因全部用红砂岩砌成,在阳光照耀之下呈现耀眼的红色因而得名“红堡”。这座方圆1.5平方公里的宫堡,外形雄伟壮观,城内的宫殿虽经历漫长的岁月多已失修,但画梁和墙壁上精巧的雕刻与设计,仍隐约保存着昔日富丽堂皇的风貌。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75)

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76)

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77)

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78)

阿格拉红堡

【琥珀堡】琥珀堡位于斋普尔北部城郊的一座山丘之上,始建于1592年,是斋普尔的旧都。由于城堡由奶白、浅黄、玫瑰红和纯白石料建成,远看犹如琥珀,故而被称之为琥珀堡。其建筑亦受莫卧儿时期伊斯兰风格影响,典型的印度伊斯兰风格融合的产物。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79)

琥珀堡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80)

琥珀堡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81)

琥珀堡内景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82)

琥珀堡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83)

琥珀堡内神奇的镜面装饰

【水之宫殿】这座1746年建成的水上宫殿,位于斋普尔群山环绕的曼萨加湖中央,宫殿主要为当年王室成员避暑之用。此处景色宜人,四面环水,湖边远眺,整座宫殿犹如漂浮于水面上的城堡。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84)

水之宫殿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85)

水之宫殿

【迈索尔皇宫】曾经是印度最大的皇宫之一,始建于1897年,但在一场大火中毁于一旦,后来又于1912年邀请了英国设计予以重建。如今整座建筑结合伊斯兰式及印度建筑特色,恢弘肃穆,熠熠生辉。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86)

迈索尔皇宫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87)

迈索尔皇宫

【乌代布尔城市宫殿】位于“白色之城”的印度拉贾斯坦邦乌代普尔,创建于16世纪,其灵魂便是这罕见的沙漠之邦皮丘拉湖。而湖边规模宏大的城市宫殿,依山傍水,煞是风景宜人。

印度古建筑全景图(印度古建筑之艺术成就)(88)

乌代布尔城市宫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