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还有河童吗(聊一聊日本河童传说)

河童起源日本的民间传说,在日本河童传说分布很广,且象征性都有所不同。

因此,河童在日本不同地方的谓称也有所不同,不过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居住在河里的孩子”,所以统称为河童。

日本还有河童吗(聊一聊日本河童传说)(1)

河童身材矮小,大约在60公分到1米之间,身上有很强烈的臭味,并且还附着着黏液。

河童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头顶中央的凹陷部位,像一个碟,而且这个碟是他最重要的生命特征,里面有水,河童就会充满活力,一旦缺水,河童便立刻虚弱起来。

河童头发呈红色,眼睛圆圆的且眼神十分犀利,尖牙和利爪都是河童的特征,而且它还有再生能力,如果在打斗中手臂被切断,河童也能自己再生出来。

看到河童的长相,是不是脑海中浮现出了这样一段话:“一头红艳发蓬松,两只眼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大衣),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是西游记中对于沙和尚的描写,西游记里的沙僧与日本民间传说中的河童的形象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日本不同的时期河童的形象也有所不同。

日本还有河童吗(聊一聊日本河童传说)(2)

有时河童是水中的精灵,备受民众膜拜,有时是水中的使者,是由水神降下来的霜幻化。

反之在有些时候河童是吃人的怪物,它偷偷的将行走在河边的人拖入水中,再残忍的吃掉内脏。

它也会附身于在河边玩耍的小孩,被附身的小孩会每天呆呆地望着河流,最后无意识地走进河里淹死。

在日本民众口口相传之下,河童的形象越来越丰富,一直到现在,河童已成为日本妖怪文化中的重要象征,那么河童是否真实存在,为何他的模样一变再变?

1.日本文人笔下的河童

最早出现了河童一词的是《节用集》,其河童的形象类似于“猿猴”。

日本还有河童吗(聊一聊日本河童传说)(3)

然后在小野兰山的《本草纲目启蒙》中对河童有了更形象的描述:“其形状如人,两目圆而黄,鼻子突出如猴。”

“嘴大如犬,齿如龟,上下共四颗尖牙。头顶短发,赤色。额上有一孔,深约一寸。上有盖,如蛤。”

“面青黑色,背色如龟,坚硬亦如龟甲。腹如龟板,黄色。左右胳肢下各有一道竖条,白色柔软。手足形似人,青黑色带微黄。”

“四指短而爪长,指间有蹼,手足皆可缩入龟板中,与龟无异。”

在这之后,河童的长相渐渐地趋近于人类小孩。

其实河童的形象变化与日本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天皇的统治时期,河童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形象。

日本还有河童吗(聊一聊日本河童传说)(4)

从像猿猴,之后慢慢地龟化,最后变成人类孩童的模样,有着河童从伤害人类到两者相互对抗,最后河童归顺人类的象征意义。

2.河童逐渐萌化

在日本的妖怪文化中,每一个妖怪都有自己独特的萌点,河童也不例外。

在日本文人的笔下,对于河童的形象的描述越来越丰富,同时在日本民间,人们对于河童的想象也越来越丰富。

对于这种龟化且有着人类小孩模样的妖怪,人们有着独特的喜爱,之后,民间便对河童的形象进行了更加可爱化的描述。

与此同时,人们口中的河童也不再是凶神恶煞,丑陋且散发着臭味的怪物,而是有着圆圆的眼睛,性格乖巧,喜好帮助人类,虽然喜欢恶作剧,但目的是亲近人类等充满正义的形象。

日本还有河童吗(聊一聊日本河童传说)(5)

从18世纪中期开始,日本进行了工业化的变革,对于“妖怪”一词日本民众不再像以前那样充满畏惧。

同样人们也不需要用妖怪来表达对于自然无知的那种不安和恐惧,而是用这种萌化的妖怪形象去总结一个时代的变迁。

同样凶神恶煞的河童偶有出现,也仅仅只是在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为了不让孩子在水边玩耍时出现危险,给他们讲河童吃人的故事。

3.现代河童的形象

在日本的传闻中,河童非常喜欢吃黄瓜,也喜欢玩相扑,有时还会偷偷地跟在别人后面摸屁股。

所以发展到现代,河童的形象更多的是一个爱好恶作剧的奇怪生物。

日本还有河童吗(聊一聊日本河童传说)(6)

江户时代,日本妖怪文化发展到了顶峰,有许多画师将原本只有文字描写的河童落于纸上,使其更加形象化。

而后在不断地修改完善之后,其河童形象也更加贴合人们的喜好,在不同的情境下,河童的形象也更加地多元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在互联网的发展之下,河童的形象渐渐走上了荧幕,越来越多的动漫中都有河童形象的出现。

这时候的人们早已不把河童当作令人可怕的怪物,反而是把它当作一个吉祥物。

例如在《夏目友人账》中的河童形象,剧中的河童有着与他外表不符的敏感内心,也常常会因为自己敏感的内心感到委屈,默默流泪。

同时,剧中将河童头顶凹陷下去的那部分十分明显地突出出来,但是并不显得突兀,反而配合河童温柔,可爱,迷糊的性格,显得有些反差萌。

日本还有河童吗(聊一聊日本河童传说)(7)

除了《夏目友人帐》之外,河童也是很多动漫中的常客,例如《河童之夏》,《滑头鬼之孙》等,这些动漫里的河童形象虽各有不同。

有的温柔,迷糊,有的活泼可爱,有的战斗力十足。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便是十分亲近人类,同时妖怪也能在表达亲近时感受到人类的关怀,这也旨在表达跨越种族的友情。

其实河童是每个时代人们对于水中妖怪的主观表达,特别是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对水的态度更加地重视,所以河童作为“居住在水里的孩子”会一直出现在日本民众的传说中。

在和平年代,特别是科技发展到现在,人们对于大自然已经不再是无知的状态。

依照如今人们对于萌物的喜好,河童以丑萌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相信在下一个时代,河童的形象依然会继续改变。

日本还有河童吗(聊一聊日本河童传说)(8)

如同中国民间流传的妖怪传说一样,日本的河童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出现在日本民众的视野里。

我们无从得知他是否真实存在,因为有很多未知的领域值得我们前去探索和挖掘。

但也正是因为它的神秘,人们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和对于时代的美好期盼融入到妖怪的形象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