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一个砍300个脑袋的人(清朝最后一位侩子手)

斩首是我国最常用的刑罚之一,指的是把犯了死刑的罪犯押送到菜市口进行斩首。此刑罚最早在秦朝被列入法典,当时的死刑方式众多如,凌迟,绞刑,炮烙......,发展到清朝因那些刑罚都太过残忍而废除,斩首就成为了死刑的主要执行方式。

清朝最后一个砍300个脑袋的人(清朝最后一位侩子手)(1)

而执行斩首的就是侩子手,因此侩子手也变成了一个相当抢手的职业。侩子手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锻炼才能上任,不要以为砍头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有记载一位功夫不到家的侩子手,在第一次执刑的时候连砍17刀才把犯人的头砍下来。

因为古人比较迷信,认为侩子手杀气太重经常取人性命。日后必回遭到报应,很多人对这个行业都敬而远之。但侩子手的收入不菲,砍一颗头官府补助2两银子,这是一个长工一年的收入,因此有不少贪财只能对此趋之若鹜。

不过,相当侩子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找一位老师傅进行学习,侩子手的刀法十分重要,在拜师期间需要用冬瓜进行联系。在冬瓜上画一条线,顺着直线劈开,不能有丝毫差错。

斩首的大刀必须经常保养,保证时刻都处于最锋利的状态。要不然在执行过程中刀断了,或者卡到别人脖子上,这不是丢朝廷的脸面嘛,以后谁还敢用你。侩子手有个行规就是杀到九十九,必须得收手。

清朝最后一个砍300个脑袋的人(清朝最后一位侩子手)(2)

而中国最后一个侩子手邓海山,为了金钱把师傅的话忘了个干干净净,一直干到了1932斩首惩罚被废弃停止,前前后后手上一共有三百个人头,虽然挣了不少钱,但这几年也都挥霍的差不多了。

清朝最后一个砍300个脑袋的人(清朝最后一位侩子手)(3)

之后斩首被废除,但是他除了砍人不会别的工作。于是一直赋闲在家,由于别人对他的职业相当几乎,没有一个媒婆愿意为他说媒,几十岁的人了依旧单身。到了晚年病死在家中,三天三夜直到尸体丑了才被人发现。

这就是侩子手的报应,犯了行规就要断子绝孙,孤独终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