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讲解及小故事(嵩山成语故事系列之五)

成语讲解及小故事(嵩山成语故事系列之五)(1)

不三不四: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易经思想,易经的每个卦都分6个爻,俗称6爻卦。六爻每两爻一组配三才,即初爻与二爻为地,三爻四爻为人,五爻与上爻为天。那么“不三不四”,三四爻不正位,不正时,就是指人不正直,不规矩的意思。不三不四:谓不伦不类,不像样子的。也指行为不端,不正派。不伦不类和“不三不四”;都有“不规范、不像样”的意思;有时可通用。但不伦不类一般用于事物;指不能相比的东西相提并论;“不三不四”偏重于人的品行不端正或来路不正当。

成语讲解及小故事(嵩山成语故事系列之五)(2)

古代文化中的“三”与“四”集中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古代文化的结晶,“三”与“四”的用法托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或赞誉,可见形容行为不端之人为“不三不四”就是这个缘由。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

来自:中文化论坛----三品松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