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妃子有几个是蒙古人(康熙称她为额娘)

如果说康熙一生有哪些女人对他影响最大、心中地位也最高?掐指一算不会超过三人,孝庄、生母孝康章皇后和苏麻喇姑。前二人自不必多说,而苏麻喇姑作为孝庄的侍女受到如此礼遇,在中国历史上则极为罕见。

康熙的妃子有几个是蒙古人(康熙称她为额娘)(1)

和《康熙王朝》中的那位苏麻喇姑不同,历史上的这个女人出生于蒙古族一个贫穷的牧民之家,最初的名字叫苏茉儿(也称苏墨尔),顺治晚年改称满语苏麻喇,康熙四十四年去世后,宫中人才尊称她为“苏麻喇姑”。

苏麻喇虽出生贫寒,但自天命十年(1625年)跟随孝庄皇后之后,文化修养得到提高,她不仅蒙语讲得好,满语、汉语的水平也非常之高,特别是她那一手漂亮的满文,赢得了宫中上下的交口称赞。康熙称帝后,苏麻喇在孝庄的授命下,成为了康熙帝的第一位满文老师,由此可见,苏麻喇与康熙是一对师生。

康熙的妃子有几个是蒙古人(康熙称她为额娘)(2)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病逝,康熙帝沉浸在悲痛之中,而苏麻喇更是受到了巨大的精神打击,为了排解她的悲伤和孤独,康熙帝将定妃所生的皇十二子允祹交给苏麻喇抚养。按清朝惯例,宫中只有嫔以上的才能抚育皇子。

苏麻喇对康熙的这个安排心领神会且非常感激,在之后的20多年时间内,苏麻喇把全部的精力倾注到了允祹身上,在之后的九子夺嫡中,允祹基本保持了中立,雍正即位后,允祹被封为郡王。应该说,这与苏麻喇的精心培养不无关系。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八月,苏麻喇病重,那时的康熙帝正在塞外巡视,他特意让御医为苏麻喇送去草药,并谕令让允祹好生照料。九月初七日,苏麻喇病逝。

康熙的妃子有几个是蒙古人(康熙称她为额娘)(3)

为此,康熙对众皇子做了重要指示:“祖母事出,留七日再净身入殓”。康熙此举就是为了赶回宫中在看额娘最后一面,向她的遗体作告别,但是随从人员告诉康熙帝,即便当日启程以最快的速度,也要十五日之后才能回宫。

随后,康熙帝又降旨众皇子,让皇子将苏麻喇的遗体再留七天,等他回宫后再做决定。从这两道谕旨中我们不难发现,康熙帝对苏麻喇的难舍之情至深至切。

康熙的妃子有几个是蒙古人(康熙称她为额娘)(4)

苏麻喇死后,康熙帝为了报答她生前作出的贡献,报答她抚育自己和抚养皇子的恩情,康熙决定按嫔礼为苏麻喇办理丧事。对于一个几十年只有侍女名分的苏麻喇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旷世恩典。不仅如此,雍正皇帝后来还将苏麻喇姑安葬在了清东陵的风水墙之外,其目的便是让她长伴孝庄和康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