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林黛玉自述(她是卑贱的戏子)

红楼梦林黛玉自述(她是卑贱的戏子)(1)

红楼十二官里,曹雪芹给予笔墨最多、最偏爱的,是龄官。

龄官两上回目:龄官画蔷痴及局外;识分定情悟梨香院。作为探春口中不过如同猫儿狗儿玩意儿的小戏子,曹雪芹给予龄官高洁的品质和极特殊化的待遇。

龄官的第一次正面出场是《红楼梦》元妃省亲的唱戏环节。龄官极强的个性和专业素养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原文写:

一个个歌欺裂石之音,舞有天魔之态。虽是妆演的形容,却作尽悲欢情状。

这里面的佼佼者是龄官,本来这不过是为贵妃取乐的一个文艺表演,元春对龄官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喜爱。先是专门赏赐了龄官食物,让太监传话:

“龄官极好,再作两出戏,不拘哪两出就是了。”

这证明了龄官的专业水平,至少贵妃娘娘没有看够,觉得意犹未尽。贾蔷就让龄官唱《游园》《惊梦》,龄官觉得这不是自己本角之戏,非要唱《相约》《相骂》。《相约》是皇甫吟与史碧桃私定婚姻的故事;《相骂》说的是丫鬟和老夫人拌嘴相骂的故事。一个在主动追求婚姻自主和婚姻幸福,一个在追求人格平等和被尊重的权力。这与那个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的主流意识形态绝对的格格不入,可以看做是叛逆的异数。元春对龄官的这个举动表现出了“甚喜”,还传谕说道:

“不可难为了这女孩子,好生教习。”

又赏赐了龄官两匹宫缎,两个荷包并金银锞子和食物之类。

红楼梦林黛玉自述(她是卑贱的戏子)(2)

龄官和元春的表现至少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龄官是十二官里专业能力最高的。

二、龄官是一个勇敢的人,是一个主动追求个人幸福的人,也是一个有着个人人格和尊严需要的人,和晴雯一样,龄官是一个没有奴性的人。

三、元春对龄官从专业到品性表现了全方位的欣赏和偏爱,从对龄官的态度,也体现了元春的思想和价值取向。

再次写到龄官已是三十回,贾宝玉在王夫人屋里挑逗金钏惹了祸,忙匆匆进了大观园,走到蔷薇花架下,正碰上龄官画蔷。“龄官画蔷”和“黛玉葬花”“晴雯撕扇”一起,组成《红楼梦》三大行为艺术。

宝玉原本以为这个女孩子蹲在地上抠土,是在“东施效颦”,学林黛玉葬花之举,谁知细看是在写一个“蔷”字,地上已是写了很多个“蔷”,满架花叶茂盛的蔷薇使得龄官触景生情,画蔷到痴,下雨了都没发觉,而宝玉看到这个女孩子的这个情景,心想她一定有什么话说不出来的大心事,才能如此。这是表面,内心还不知道怎么个煎熬呢。如此看着想着,不觉也已痴住。

宝玉看龄官画蔷之痴,和听到林黛玉的《葬花词》“恸哭倒在山坡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黛玉之痴在内化,龄官之痴在外化,这是由两人的文化差异造成的,可是对于痴公子贾宝玉的点化结果是一样的。

龄官之痴和黛玉一样,就连长相情态也神似黛玉,通过贾宝玉的眼睛看龄官是:

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

王熙凤其实早就说过(龄官)扮上活像一个人(黛玉)。曹雪芹不断的向读者提醒龄官像黛玉,就是要读者将二人联系起来。

红楼梦林黛玉自述(她是卑贱的戏子)(3)

龄官的第三次正面出场是三十六回,这一次是宝玉早听说龄官唱得好,算是慕名而来了。宝玉央求龄官为他唱《袅晴丝》,谁知龄官说:

“嗓子哑了,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有唱呢。”

言外之意,你算个什么东西!不光对宝玉言语轻视,而且还抬身躲避,正身相对,这个身体动作摆明了就是嫌弃你的意思。贵公子贾宝玉从来都是被女孩子众星捧月般的围护着的,何时被这等嫌弃过?没办法,宝玉弄个大红脸只好讪讪的自己出来了。龄官将宝玉看作是路人甲,这种事同样在黛玉身上发生过,十六回黛玉葬父归来,宝玉巴巴的将珍藏了许久御赐北静王赠他的鹡鸰香念珠珍重拿出来送黛玉,被黛玉掷而不取,说:

“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

什么“臭”男人?皇帝、北静王呗,所有女子趋之若鹜的男人,在黛玉这里成了臭的。

黛玉之于皇帝或是北静王,龄官之于宝玉,同样的身份悬殊,同样的以卑鄙尊,她们心已所属,再高贵的男子也不入眼了,她们纯粹而真诚,是曹雪芹真正钟爱的女子。

红楼梦林黛玉自述(她是卑贱的戏子)(4)

龄官在性格上如同林黛玉的翻版,她与贾蔷相恋,贾蔷为了她能开开心,花了一两八钱银子买了个会走戏台的雀儿,谁知龄官看了,赌气说道:

“你们家把好好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劳什子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也偏生干这个。你分明是弄了他来打趣形容我们,还问我好不好。”

一句话就把贾蔷说慌了,不但赌咒发誓,还自责自己是香油脂蒙了心,怪自己没想到,立马就将雀儿放生了。一边说着放了生,免免你的灾病。

于是龄官哭着说自己今天咳出了两口血,大夫瞧了,你不细问问,自己这里也没人管每人理的,偏又病了。贾蔷又慌了,立马起身就要去请大夫,龄官就说:

“站住,这会子大毒日头底下,你赌气自去请了来我也不瞧。”

贾蔷一听立马就站住了。

这一段描写里,龄官无论是性格、说话还是得的病,基本上就是黛玉的翻版,而龄官和贾蔷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和恋爱中怼你又心疼你的小儿女态,也完全是宝黛的翻版。

之后,小说里再也没有出现龄官的身影,《红楼梦》五十八回,因为国丧,贾府遣散小戏子们,因为她们最初都是被父母家人卖掉的,一大半都愿意留在贾府为奴,于是,文官归了贾母,芳官给了宝玉,藕官给了黛玉,蕊官给了宝钗,艾官给了探春,荳官送了宝琴,葵官送了史湘云,李纨讨了茄官。还有三人,龄官、宝官、玉官应该是离开贾府,或返了乡或去讨生活了。

红楼梦林黛玉自述(她是卑贱的戏子)(5)

值得注意的是,自三十六回识定分情悟梨香院后,小说里再也不见贾蔷。在《红楼梦》的前半部分,贾蔷的戏份也还算蛮多的,他是宁国府正派玄孙,虽然是父母双亡,但身份高贵,又有贾珍宠爱,贾蓉匡助,发生在贾蔷身上的故事也不少:他是众顽童大闹学堂的拨火者;也是帮助凤姐惩治贾瑞的主力;筹备元妃省亲,贾蔷担当重任到江南采买;后来家班也是由他管理的;他和龄官的爱情,论真挚情深不输宝黛。

《红楼梦》在三十六回后到八十回,出现全族子弟的场合共有两次,一次是五十三回贾府除夕祭宗祠,这是全族男女老幼参加的家族重大活动,从来不回家的贾敬也回家祭祖,连贾芹、芸、菱、菖,甚至从来都看不见的贾荇、贾芷等人都列上了,宁府嫡派子孙的贾蔷却不见其人其名。随后的荣府夜宴同样不见贾蔷,难道会是遗漏或意外?这时,小戏子们还没有遣散,不禁令人怀疑,难道贾蔷早就把龄官接走了?

还有一次是贾敬的丧礼,因为是国丧,贾府的爷们儿都去了皇陵,尤氏独艳理亲丧,同样是将贾族里的爷们儿能扒拉用上的全用上了,例如贾㻞贾珖等人,仍然全程不见宁国府的重要主子贾蔷。

于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贾蔷或许早于戏班解散,就接出了龄官,两人远远的离开宗族,离开京城,双宿双飞了。

贾宝玉和林黛玉是没有办法离开贾府的,可是他们向往和做不到的事,有人替他们做到了,这就是贾蔷和龄官。贾蔷和龄官,也许就是作者要写的一条暗线,《相约》,贾蔷做到了,《相骂》龄官做到了。父母俱亡的贾蔷找到了自己的幸福而且实现了,双亲具在的贾宝玉却逃不出桎梏,等待他的是爱情和婚姻的悲剧。

红楼梦林黛玉自述(她是卑贱的戏子)(6)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关注。为您研读《红楼梦》里的真故事。

参考原著: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20回通行本《红楼梦》(庚辰底本前80回)

图片来源:清 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