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最近亏损多少(海底捞市值腰斩)

今年二月份以来,火锅界的茅台——海底捞股价下跌,相较于四千多亿历史高位,现在只剩两千多亿,市值腰斩。

不仅如此,海底捞的火锅底料供应商——同为港股上市的颐海国际股价也从一百四十多元的高位跌到五十多元,与海底捞有过之无不及。

同样主营火锅底料的A股上市企业——天味食品,逃不过股价下跌的命运,从六十多元的历史高位跌至三十多元。

海底捞最近亏损多少(海底捞市值腰斩)(1)

火锅

不禁要问,火锅底料它还“香”了么?

火锅底料不仅香,而且很挣钱!

在我的记忆里边,第一次在超市里看到块状真空包装的火锅底料大概是在一五一六年的样子。虽然二三十块的价格有点小贵,但是只要一块底料,再准备一些食材,就可以吃到店里边火锅的味道,实现火锅自由,确实挺“香”的。

火锅底料那么“香”,它挣不挣钱呢?

最近在整理调味品的资料,阅读了颐海国际和天味食品2020年度报告,发现火锅底料这玩意不但“香”,还很挣钱。

先简单说一下颐海国际和天味食品这两家企业吧。

颐海国际2016年在港股上市,和海底捞是新兄弟,背后同一个老板。颐海国际是海底捞的独家火锅底料供应商。同样我们在网上、超市买到的海底捞产品都是这家企业的产品。

天味食品2019年在上交所上市,和颐海国际一样是来自四川的企业,主要产品也是火锅底料。

海底捞最近亏损多少(海底捞市值腰斩)(2)

营业收入规模

虽然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是颐海国际和天味食品两家企业的营收规模都有不错的增长,2020年颐海国际的营业收入为53.6亿元,天味食品的营业收入为23.6亿元。其中颐海国际的火锅底料的营收为30.9亿元,占比60%,天味食品火锅底料营收12.2亿元,占比52%。

从营业收入规模上看,颐海国际是天味食品的两倍,颐海国际背靠海底捞这棵大树,2020年关联方(海底捞和蜀海供应链)销售额为14.2亿元,占比26.6%。颐海国际不断“去海底捞化”,关联方的营业收入占比不断下降。扣除掉关联方销售部分,天味食品与颐海国际在营业收入上差距就没那么大了。

2020年颐海国际的综合毛利率是40%,火锅底料的毛利率为43.1%。其中销售给关联方的毛利率为25.9%,而销售给第三方的毛利率为55.7%。这个毛利率水平比海天的毛利率都高。

再看天味食品,2020年综合毛利率为41.5%,其中火锅底料的毛利率为41.3%,和颐海国际有一些差距,但是相较于调味品行业其他企业,已属前列。

单从毛利率数据上看不是很直观。我们看一下火锅底料的售价。

2020年,颐海国际火锅底料销售量为12.1万吨,其中卖给海底捞内部的是6.0万吨,卖给第三方的是6.1万吨。根据营业收入计算下来,卖给海底捞内部的是2.25万/吨,而卖给第三方的则是3.01万/吨。

天味食品2020年火锅底料的销售量为5.4万吨,按照营业收入计算下来,大概是2.3万元/吨,22.6元/公斤。对比颐海国际,天味食品销售相对低一些。

这个售价你们觉得怎么样呢?对比一下酱油、味精、食醋的价格。

根据企业发布的年度报告,海天味业的酱油大约是0.53万元/吨,恒顺醋业的食醋大约是0.76万元/吨,阜丰集团的味精大约是0.62万元/吨。火锅底料的售价大概是酱油食醋、味精等调味品的五倍。

你说火锅底料香不香?还真不是一般的“香”!

火锅底料生产不难,关键在营销!

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到不少火锅底料生产企业。简单说,火锅底料就是将各种调味料,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炒到一起,然后按照一定规格装到袋子就形成最终产品,相较于酱油、味精、食醋等短则一两个月,长则一两年的生产周期和繁琐的生产流程,火锅底料的生产就简单多了。

海底捞最近亏损多少(海底捞市值腰斩)(3)

原料

火锅底料的生产,最基本的设备是搅拌锅、袋装包装机。通过搅拌锅将油、花椒、辣椒、食盐、香菜、大蒜等原料混合搅拌炒制。然后通过袋装机包装机分装,部分产品再次装袋后就可以装箱入库了。

火锅底料的生产门槛不高,不像味精生产那样需要大量的生产设备,也不像食醋那样需要很长的生产周期。火锅底料基本当天生产,当天即可入库。投入个百八十万,雇用几个员工,即可开始生产。

如何一个行当里,特别是制造业,如果产品的生产需要大量的设备,这样反映在企业的财报上就是固定资产的比例很高。比如味精生产企业,固定资产占比高达50%。

如果企业固定资产占比相对少,无形资产占比也比较稳定的话,一定程度说明企业的产品技术门槛比较低,生产环节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这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多是供应链能力或渠道、营销等环节。

海底捞最近亏损多少(海底捞市值腰斩)(4)

天味食品资产结构

我们看天味食品资产结构,流动资产、货币现金两个科目呈“U”字型,近几年占比快速增长。相反固定资产占比则呈倒“U”字型,2020年固定资产占比只有10%。存货与无形资产占比都在10%以下。

火锅底料的生产环节不是关键,这东西即使自己在家里也能够做出来,味道还不一定比买回来的差,只是购买材料和炒制比较麻烦。

火锅底料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多是在营销。毕竟生产环节的进入门槛不高,那么多厂家生产,凭啥买你家的呀?那么多企业,凭啥你家规模能做大呢?当然因为品牌了。

海底捞最近亏损多少(海底捞市值腰斩)(5)

营销费用率

我们看天味食品和颐海国际的销售费用率这两年都在增长,其中天味食品的销售费用率2020年增长到20%,销售费用达到了4.74亿元,而广告费用高达1.16亿元,占比25.95%。

颐海国际的销售费用率2020年也超过10%的水平。营销支出5.63亿元,其中广告及其他营销支出为1.39亿元,占比24.69%。相较于调味品行业企业,这个销售费用率水平已经很高了,毕竟不少企业的毛利率都不到30%。

火锅底料企业为什么在销售环节投入重金呢?侧面说明营销环节才是火锅底料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火锅底料未来还“香”不?

海底捞最近亏损多少(海底捞市值腰斩)(6)

火锅底料

火锅这种饮食方式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但是现代火锅大概进入新世纪才兴起。火锅底料作为单独的调味品出现的时间就更晚了。为什么会产生火锅底料这种产品呢?

在没有火锅底料前,在家里要吃顿火锅就是一个“浩大工程”,需要各种香料、调料炒香制成底料。各种调料的配比、炒制的火候那都是一个“技术活”,业余选手根本炒不出那味道来。火锅底料的出现就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于火锅企业,根据餐饮工业化的路子,自然需要将产品标准化。标准的产品才能更好地组织生产和销售,才能更短的时间生产更多的产品,企业的规模才能做上去。

火锅汤底是火锅的核心,其他菜品基本只是简单清洗、腌制即可。火锅餐饮标准化,最重要就是将火锅汤底标准化。将火锅汤底从火锅的服务流程中分离出来,做成标准产品,缩短火锅消费等待时间,简化了服务流程。

今年2月份以来,海底捞、呷哺呷哺等火锅餐饮企业,股价下跌,顺带连累天味食品、颐海国际两家企业,股价下跌。未来火锅底料还“香”么?

先从生产端上看哈!前面也说过,火锅底料的生产门槛并不高,固定资产投资低,也基本没有什么技术门槛。所以火锅底料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很低。

从天味食品和颐海国际的毛利率水平和生产量数据来看,火锅底料市场正处在扩张期,相信在未来几年还会有更多企业进入,头部企业也会继续扩张,巩固品牌优势。

从消费端上看,火锅底料的销售主要是走火锅店的餐饮渠道家庭消费渠道。火锅底料是从火锅餐饮中分化演变出来。

海底捞最近亏损多少(海底捞市值腰斩)(7)

火锅店

颐海国际背靠海底捞,火锅底料业务快速扩张。如果火锅餐饮这条路子还能保持高速增长,火锅底料企业也必然能够快速扩张。但是二月份以来,海底捞股价腰斩,正向我们说明火锅餐饮的天花板已经出现,不会这样高速增长下去。

在家庭消费端,因为疫情的原因,餐饮渠道的消费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从而也增加了家庭端的消费。从天味食品和颐海国际年报中,来自第三方的营业收入增长率维持在高位,相信家庭消费渠道还有不错的增长空间。

虽然在家庭渠道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但是家庭渠道对产品的个性化要求更高。我们在火锅店选火锅汤底,只能根据商家提供的品类进行选择。

但是对于个体消费者,就更会根据自己喜好购买,这样头部企业想要凭借一两个大单品占领市场就不太可能了。

火锅底料未来还很“香”,整体产能还会增长,但是头部企业具体能够做到多大规模,这个就不好说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